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换位思考:当个好领导

摘要:有句职场玩笑话“找个好老板比找个好老婆(老公)还难。”虽是玩笑,却道出了职场人的心声,毕竟员工与老板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有句职场玩笑话“找个好老板比找个好老婆(老公)还难。”虽是玩笑,却道出了职场人的心声,毕竟员工与老板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能否解决好这一矛盾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与生产效率,因而如何处理好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门艺术。东方时空与智联招聘联合就职场人对领导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1.5万名被调查者中,只有 1/4的职场人明确表示不喜欢自己的领导,大部分和领导相处还好。

  领导也分为很多类型,那么在员工心中到底更喜欢哪个类型的领导呢?调查显示,亲切、温和、亲民的绵羊型领导最受欢迎,其次是睿智、博学的海豚型领导。而事必躬亲的蜜蜂型领导却成了受欢迎程度最低的领导,所以领导千万别以为自己什么都亲力亲为就是好领导,该放权时就得放权,否则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

  温和、博学领导最受欢迎

  职场人中大部分人跟老板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关系也是“不冷不热”的,所以大部分职场人与老板的关系都一般。除了两成比较喜欢自己的领导之外,剩下的1/4就是明确表示不喜欢自己领导的了。

  在不同的企业性质中,可以看到在三资企业中喜欢领导的职场人高于其他性质的单位,而在“不喜欢”的选项里,国有企业与政府及其他事业单位的被调查者高于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可见,在管理方式方面,三资企业的确有很多值得国内单位借鉴的东西。

  在这不喜欢领导的1/4职场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因为老板的品性修养而厌恶自己的领导。可见,做领导同样先需要做人,如果不能做一个受欢迎的人,那么也根本不可能做一个受欢迎的老板。其次,主要是因为管理能力。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会比不具备业务能力更不容易“服众”。一个缺乏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必将因为在下属中没有“人缘”,而导致整个团队凝聚力不强、工作效率下降,甚至更多时间与精力被无味地浪费在“内耗”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那么作为领导哪些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会成为影响他们和员工关系的致命缺点呢?什么样的领导是员工避而远之的呢?

  1.独断专行的领导

  事实证明,独断专行的老板最不受人欢迎。能否听取员工的正确意见,体现了领导对于员工是否尊重。

  做领导首先要做人,因而千万别小看了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往往一些个人行为却影响了领导在员工心中的形象。老板只有尊重员工,员工才可能尊重老板。

  2.认为公司离不开自己的老板

  3.不会授权的老板

  4.拒绝倾听意见的老板

  5.在下属之间挑拨离间的老板

  6.说一套做一套的老板

  7.不懂得关心员工生活的老板
  8.经常说脏话的老板

  9.对下属的不信任的老板

  怎样当个好领导?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领导工作、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人呢?

  领导的管理对象是人。由于社会的进步,一个人从事工作后基本的物质需求一般均能得到满足。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人在基本的生存、安全需求满足之后,则会逐渐从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作为领导,要做好管理工作,就要以人为本,研究人的心理、行为、需求,了解人的特性,把人性研究透,并以此为基本出发点,实施对人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对有些问题认识不清不好把握时,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置身于被管理者的角度感受自己的所思、所欲、所需,从自己的心理感受出发去体验被管理人员的心理感受,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管理办法及政策,就有可能在管理工作中剔除不合理因素,使各项管理办法更妥当。也就是说,在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把人的根本需求与特性作为出发点,使各项管理工作合于人性,在此基础上实施管理工作就容易获得成功。

  领导本身具有权威性,权威由领导的合法权力、对资源的支配权力、强制权力、专家权力、关系权力等构成。在实践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人性因素,生硬地靠领导权威实施管理,领导意图或许能够得到较好贯彻,也能在一定的效率保证下促使目标达成,但从另一方面讲,团队可能会因此缺少一种亲和力,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甚至会处于压抑状态进而缺少主动性,创造性。威信由一个领导优良的个人品质、卓越的专业技能、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出色的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等因素构成。靠威信领导,威信产生的魅力会使团队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团队成员会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积极主动完成各项任务,会为目标的达成而甘愿倾尽全力,甘愿分享领导成功的喜悦和分担失败的痛苦,更有利于工作目标的实现。领导艺术是人性化的行为艺术,寓情于理、以情感人、尊重人性,是发挥领导艺术的最有效手段,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使领导行为人性化。

  提高影响力就要求领导做到以下几点:坚持原则、不偏不倚,一视同仁、一心为大家、积极奉献。这是使用好权利所需要的,同样也是对建立团队影响力的要求。具体工作中要求我们注重威信的树立,以威信实施管理,应成为每个领导追求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领导者个人品质的塑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有责任感

  领导的作用,在于运用自己调动资源的权力,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工作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多次发生如下情况:一是被领导人员在承担工作任务、完成工作目标时,会不断地有希望组织达成个人意愿的要求,这些要求往往限于条件不能达成;二是被领导人员的个人意愿会因组织对其实施精神或物质激励而得到充分满足;三是被领导人员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差错或失误;四是被领导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目标的实现。对以上四种情况,作为领导所采取的态度,则能反映出领导的责任感。作为领导就是要约束自己的个人行为,在被领导人员意愿不能达成时,要以自己的意见去说服被领导者,并且告知被领导者其意见是有利于整体团队工作而做出的决定。切不可将其推卸为是由于某些领导个人的意愿使然,这样会把被领导人员未达成意愿的不满转驾于个别领导身上,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对于经上级领导批准满足被领导人员意愿达成的行为,要有勇气说出是上级领导的决定,而非或不完全是个人决定;对于被领导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及差错,要有勇气承认与自己的领导过错有关,而不是把错误完全推卸给别人;对于被领导人员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要能够给予充分认可,并能推及团队知道,而不是将成绩全部记在自己名下。每个领导如能以上面所谈的方式对待拒绝员工、激励员工、员工的过错及员工的成绩,作为领导者的责任感就得到了较好体现。
  2、 不轻信、不偏信

  在工作中,常常因为领导人员对某些人员熟悉,沟通较多,而多数情况下对这些人员提供的信息不加分析,不作调查研究,轻易相信和接受。很多情况下提供信息者是从个人的角度和喜好反映问题,带有较多的感情色彩,有时与事实出入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对事情真实性的认识就会产生较大的偏差,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既不能对症,也易挫伤相关人员积极性。因此作为领导,要坚持多听取各方意见,多做调查研究,分析意见及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必要时要与信息中的当事人交换意见,搞清真实情况,使每项决定尽可能客观、公正、体现人本化。

  3、 不轻易承诺

  伊索寓言说,诺言就是债务。承诺于别人,就等于自己对别人负债,一旦不能兑现,不仅个人会有负疚感,而且被承诺人易滋生消积因素,影响工作。一般情况下承诺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做出的,由于工作中的情况经常会因某些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各种变化,导致承诺不容易兑现,因此不宜轻易承诺于人。

  其次,我认为作为领导应该树立自己的领导风格,在我眼中领导应该有这样的风格:

  (1)领导要常换位思考

  领导要置自己于被领导者的位置,作为被领导者的身份感受对领导的希望,就能感受到自己作为领导该如何做好下属的工作,开发下属的潜能,为下属的工作提供便利。

  a、领导通过调动他人实现工作目标

  目标的实现需要多环节,多渠道,多部门的相互衔接和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领导起指挥、协调作用,并不是自己身体力行去做每一项具体工作。《企业管理》杂志在介绍原TCL王牌副总裁吴士宏的成长经历时,提到吴士宏起初在微软公司担任中国地区总经理时,意图不仅得不到下属的理解和认可,还受到下属的排斥,业务做得不好。吴士宏经过冷静思考,仔细查找原因,发现问题出在角色错位。自己应是一个协调者、组织者,而不应是一个自认为比谁都强的实践者。不应把自己的能力同下属相比。人的能力有差异,固然自己的能力比下属强,对下属取得的工作进展也要及时认可,肯定下属的成绩,要会赞美别人。如此才能调动下属的潜能,下属也才能因受到鼓舞而越战越勇。经过调整角色、改变工作方法,吴士宏逐渐被认可,业务逐渐好转。这个小故事不仅很好地映证了威信与威权的区别,同时也更进一步地说明作为领导者要懂得尊重下属。

  b、要换位思考

  老子说认识别人是有智慧,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聪明。换位思考是认识他人、认清自己的最有效办法。经常换位思考,就不会出现总是抱怨别人的情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此心态对待别人也更为理性。对于别人给予的关爱要给予理解,要懂得感恩。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领导安排了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就提供了自己机会,取得的任何成绩都要有感恩心理。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经常检查、反省自己的不足,持续性地改进与完善自我;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能够不断发现别人的长处并给予肯定,这样就便于相互间的理解,建立信任关系,便于工作的有效开展。
  每个领导能树立诚信、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宽厚、谦和的美德,讲究领导艺术,就易获得威信,就能以威信的影响力去实施领导工作,做好领导工作。不以权威影响别人,而要以威信影响别人。这样即使自己脱离领导岗位,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2)重视对诚信的修炼

  a、诚信的提高。“人无信而不立!”作为领导者则更应守信。守信就是要信守承诺,事无大小,只要是承诺别人的事就是大事。百事可乐公司对这一点尤为重视,在业务培训中,每一次都会反复强调:“不要轻易承诺你的客户,只要承诺了客户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到。”领导者有信誉,对外,客户才能相信,愿意长期合作。对内,使得下属信服,此时方能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b、威信的强化。但是要注意的是,人们常将威与信联系在一起,却将信与威的位置倒置,认为威信之间的关系是先有威后有信,但实际应该是先有信而后有威。领导者若是将威置于信的前面,那么他将永远怀疑自己的威信是否受到侵犯,而实际上他永远也得不到威信,因为他自己的多疑,而不断践踏着自己的威严。因此,领导者注重自己的信誉,信守自己的承诺,才能使下属信服,才能在下属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最后,作为领导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事业的成功不可能源于我们个人的付出和努力,而是靠团队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求我们做好教练员。首先我们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下属的因素

  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和层次的下属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和层次需要有不同的领导风格与之相适应。

  ●上司的因素

  任何一个领导者都有多种领导风格可以选择,虽然看起来不同的领导者可能具备某种特定的领导风格,但是实际上,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可以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用与下属相适应的领导方式带领下属完成企业的目标。

  我想可以从鼓励员工做起。

  第一,鼓励员工可以培养员工,提高员工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长、成功,离不开鼓励,鼓励就是给员工机会锻炼及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员工每天的工作、生活中,一个温暖的言行,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评语会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可能会改变一个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在鼓励的作用下,员工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鼓励还可以唤起员工乐于工作的激情。管理者的鼓励就像一缕春风,滋润着员工的心田,又像一架桥梁,拉近了管理者与员工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岂有不爱工作、不愿工作之理?

  第二,鼓励员工可以促进工作顺利完成,保证工作质量。“哀莫大(博客,微博)于心死”,管理者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员工,表面上员工是在听你的,按你说的去做,但实际上员工只是在敷衍了事,因为他根本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工作质量肯定不高。同时,因为奚落、讽刺、挖苦更多的是伤害员工的心灵,长期以往,员工的自尊被摧毁,自信被打击,智慧被扼杀,工作可能干得更不好,最后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对员工、对管理者、对企业的都不利。

  第三,鼓励员工可以体现管理者的个人修养。管理的艺术不在于作指示、下命令,而在于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员工为你的工作目标去奋斗。我个人以为,一个只会下命令的领导不是好领导,特别是对执行层的领导来说。

  第四,鼓励员工可以树立管理者的个人威信。鼓励员工,无疑会树立管理者在员工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形象,觉得管理者是值得信赖的人,这对于促进员工与管理者的沟通,促进工作很有好处。员工也愿意为这样的管理者努力工作。

  第五,鼓励员工可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文化。管理者鼓励员工,可以在公司形成非常好的互助互励的氛围,这无疑是创造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同时也能体现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

  鼓励员工并不是说对员工的错误视而不见,譬如员工做某事方法欠妥,那么就不要侧重批评他所犯的错误,而应该在肯定他工作的同时,明确指出他的不足。在肯定的基础上对员工提出批评,员工往往更容易接受。【
内容来自:牛津管理评论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1/08/24/2011082402425928887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换位思考 好领导<
文章标题:换位思考:当个好领导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