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70后"存在职业危机感 保持终身学习应对职场竞争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职场人,尤其是70后开始感慨:手中引以为豪的青春资本已经所剩无几,却仍然看不到未来的模样。面对这个节奏超快而竞争惨烈的时代,以及不可抗拒的时光流逝,职场人该如何应对呢?
        案例:70后存在职业危机感 

        在南宁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工作的韦先生告诉记者,他是1978年出生的,现已在职场上混了10多年,从“菜鸟”成长为“老油条”。虽然现在坐在中层管理者的位置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自己的经验正快速折旧。作为软件项目经理,他的开发能力甚至比一些刚进入公司两三年的员工都差,每次开会和布置工作时,他都备感压力。 

        韦先生称,现在公司业务不景气,正在缩减人员,真怕哪天醒来发现自己失去了饭碗,被扔到求职市场上。 

        同样对职业有危机感的赵先生说,他目前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且没有任何晋升可能的“鸡肋”工作,但由于薪酬还不错,工作也较轻松,所以一直没有更换工作的勇气。但前些天同学聚会他发现,有同学已做到500强公司品牌总监,而自己却一天天变老,一事无成,不由变得更沮丧起来。 

        点评:职场素有“人才折旧”说法 

        就业指导专家周文皓说,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此为标志的知识经济也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作为知识承载体的我们也成为产品生产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而这种资产与固定资产一样存在着折旧问题,即人才折旧。现如今已是网络、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市场需求千变万化,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国内统计数据表明:2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人均为1年零4个月,35周岁以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率更高达43%。 

        职场向来有“人才折旧”的说法。在现代社会,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有人称,大学毕业4年后知识便会落伍。还有人认为,特别在技术、医药、经济管理等领域,知识的折旧率每年都在80%左右,并且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但不管怎样,无不说明人类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 

        非常道:终身学习防止人才折旧 

        职场中流行着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非洲草原的夜幕下,一头狮子在沉思: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我要拼命地奔跑,追上跑得最快的那只羚羊;与此同时,一只羚羊也在琢磨: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我要拼命地奔跑,才能逃脱跑得最快的那只狮子的追赶。 

        周文皓说,面对这个节奏超快而竞争惨烈的时代,以及不可抗拒的时光流逝,我们必须有羚羊的思考——从来就没什么永远的能人,职场也没有,再优秀的人才也会“折旧”。而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70后”们能吃的“经验老本”正在消耗殆尽,但由于提前“占位”,因而,他们也拥有了更多资源,综合能力亦日益提升,比如管理能力、对职场规则的认知、人脉积累、公司核心信息的了解等等,不仅不会折旧,反而会产生“红利”。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要充分认清自己的优势,不妄自菲薄,同时注意知识更新,做一名“终身学习型”员工,不断强化自己的竞争力,就一定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