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诸多艰难,在众人的期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终于在今年1月,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发放了3G牌。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丰富多彩的3G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从中国大陆信息产业部的预测来看,自2009~2011年,取得中国3G牌照的运营商,其资本支出(CAPEX)将超过4千亿人民币。这为厂商们带来了极大商机,许多设备供货商、制造商、组件开发商均密切关注着3G的发展。
运营商积极布网 形成强劲动力
现在三家运营商正积极布网。中国电信今年4月发布了全国性的EV-DO Service;中国联通5月发布WCDMA服务。自1月取得牌照到激活服务,时间表非常紧凑,这意味着需要整个产业链在短时间内提供充足支持。在3G牌照发放的带动下,2009年我国光通信市场需求继续呈迅猛增长态势。3G建设使电信运营商对光通信的需求大增,3G网络建设、基站光纤拉远技术的应用、运营商光进铜退战略的实施,以及光纤到户应用的发展,都成为光通信市场增长的强劲动力。
3G建设初期所面临的压力
在3G建设初期,为了提高带宽利用率,并保证语音业务的高QoS,采用语音、数据分路传送的方式,这符合网络发展情况。但目前,既要保证现有基站的传输接入需求,又要考虑网络发展及新业务的需要,从而对基站的传输接入提出了新的思考。我们必须考虑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管理性、兼容性和安全性。可扩展性要求网络规划具有前瞻性,使传输网快速而经济地扩容和升级;可维护性要求实现有效的分层管理,便于快速定位故障;可管理性指网络应有丰富的网络管理功能,能完成业务实时调配、告警故障定位、性能在线测试等操作;兼容性指3G系统应兼容于已部署的大量GSM、GPRS的2G和2.5G设备,使网络漫游互通和平滑演进;安全性要求传输网对个人移动业务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在2G时代,SDH对TDM业务的适配是非常成功的。而在3G时代,由于各Iu接口采用了ATM协议,意味着我们的光网络必须支持ATM技术。
3G对光网络的带宽需求究竟有多大?
3G可提供话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业务,数据速率高达144kbit/s~2Mbit/s,终端多种多样,实现全球无缝连接。在目前已经商用化的WCDMA系统中,已经实现了384kbit/s的用户速率,这相对目前GPRS提供的用户速率而言(30~40kbit/s),速率提高了10倍左右。相应地,若按照相同比例考虑,传送带宽则要增大10倍左右。若从接口方面而言,基站到基站控制器之间提供的接口为可选的2Mbit/s和155Mbit/s,而传统的2G提供的都是2Mbit/s的接口。另外,对于3G网络应用而言,除了2Mbit/s之外,还可提供N×2Mbit/s的业务连接接口。因此,3G的引入对于传送网的带宽需求相对2G或2.5G系统而言增加很多。
3G下什么样的产品或厂商能够更好的生存?
很多厂家的3G无线设备上集成了STM-1光口,有的甚至推出1+1备份的光口做MSP,而且,AAL2交换技术作为ATM业务汇聚的一种新技术,本身已经超过了MSTP提供的基于VPI/VCI的交换,这样意味着Node B有可能比MSTP更具竞争力。如果基站设备厂家可以突破这种技术,那么会少很多MSTP设备,这取决于传输设备厂家和基站设备厂家的竞争。
至于其他厂家,基于ATM的测试市场将是一个刺激,还有就是如果实现光口NODE B,那么光测试方面会有一个新兴市场,不过等待的时间应该是很长,另外本来光纤都已经到基站内了,再进一步到基站设备上,这个物理距离3-5米没有什么大改变,光测试不会有大量的增加。
运营商在3G下采取的光网络策略
对于电信/网通而言,光网络一直遵从本地固定电话汇接网的结构,不仅网络结构上不符合3G的业务形式,而且目前网络中富余资源太少很难利用。这就意味着,至少在C3层面上,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传输B平面”,也就是说,需要重新建立一个符合3G业务特征,为3G预留容量的光网络。而对于联通/移动而言,由于它们已经在CDMA和GSM上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而且它们的光网络和无线网络紧密挂钩,因此应该考虑以利旧和扩容为主要思路。尤其它们的光网络建立较晚,MSTP产品占大多数,在升级的条件下可以更好地支持ATM业务。
今年以来,有关3G的新闻铺天盖地,3G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常用词汇,其未来的发展必将牵动每个人的心。随着3G产业的蓬勃发展,光通信行业必将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3G时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3G时代也改变着每个企业的命运,相信只要紧跟市场潮流,从容而冷静地应对一切契机和压力,总会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