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爱立信:2009电信业大趋势分析(三)

摘要:2008年的电信业大事不断,每一件事都对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正式启动运营商重组, 3G建网热潮也由此拉开帷幕;北京奥运会带来诸多全新的电信业务和应用,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对未来信息通信生活的信心;自然灾害考验了电信基础设施的应急能力,电信的社会职能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最后,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让电信业危机四伏,同时也促使整个行业加快了重新洗牌的进程。

    2008年的电信业大事不断,每一件事都对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正式启动运营商重组, 3G建网热潮也由此拉开帷幕;北京奥运会带来诸多全新的电信业务和应用,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对未来信息通信生活的信心;自然灾害考验了电信基础设施的应急能力,电信的社会职能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最后,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让电信业危机四伏,同时也促使整个行业加快了重新洗牌的进程。

  论是喜是忧,不平静的2008年都已经成为过去,人们现在更关心2009年电信业会呈现出哪些新特点。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分析,在新的一年中,中国电信业将沿着三个方向深入发展下去。

  电信业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历了2008年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中国各界都对电信产业赋予了更多支持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责任。电信业一方面加强电信网络的容灾、应急能力,另一方面,在国家的支持下,以加大电信固定资产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环境,承担起支持社会发展的责任。为此,电信业将在2009年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

  1、电信投资活跃,带动宏观经济增长

  2009年中国电信运营商将积极完善电信覆盖,降低用户进入门槛,不断提高电信业务和产品的渗透率。有研究表明,移动渗透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就能够推动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约1.2个百分点。未来4年,由于中国将持续加大电信投资以完善网络,移动用户将新增约3.2亿户,只此一项就能推动GDP增长约3个百分点。

  2、创新业务帮助完善公共事业

  目前传统业务的增长空间非常有限,必须依靠业务创新才能实现和保证未来的增长,其中用户参与内容创造和P2P可能是重要发展方向。最近中国移动在其DSN架构中采用了P2P通信模式是进行业务创新的积极举动。全业务宽带和IMS同样是很好的业务创新平台,可以充分满足用户对个性、共享和互动的需求。借助这些新业务,可以建立覆盖偏远地区的远程医疗系统、远程教学系统等,创造极大的社会效益。

  3、节能减排持续进行,创新应用促进低碳经济

  2008年疑是通信产业的“绿色年”,各大媒体和行业活动中充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的讨论。运营商对节能减排的空前重视,与设备厂商经过共同的努力,利用各种创新的软、硬件使网络能效获得了显著提高。

  但鉴于通信产业本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其对GDP做出的贡献相比,已达到极低的水平,2009年在断续深化自身减排的同时,创新的通信应用对整个社会节能降耗的积极影响将引起更高的重视。固定宽带进一步普及和移动宽带的飞快发展,将为诸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虚拟化社会沟通手段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更加有效地减少人们出行次数的增长。

  4、超级互联排解城市发展难题

  北京在举办奥运会之后,并没有完全取消车辆的限行办法,引起了国内对城市化发展的忧虑。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最伟大的进程之一,每年有将近2000万的城市化新增人口,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城市化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交通堵塞和城市贫困等等。如果建立起所不在的互联网络,形成一个超级互联城市,让信息流像水、电一样通过高速通道传递到每一个人身边,人们不用再聚集在一起处理事务,那么许多交通、旅行费用和资源都可以节省下来,大大的缓解城市快速发展之后的诸多难题。

  超级互联城市不会一蹴而就,但是运营商会遵循这个思路逐步完善网络和业务体系,从中挖掘商机,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2009年对于中国电信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电信业可以借助国家拉动内需之机加快网络建设,尽快实现3G网络商用,甚至及早尝试全业务运营、发展创新业务,为未来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重组之后的资源整合费时费力,一些运营商还面临着严重的客户流失,经济危机对国内的影响可能会陆续在用户增长、利润等方面体现出来,对电信企业的管理和应对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2009年中去认真面对。

 

内容来自:通信产业网讯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9/01/09/20090109084625630133.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文章标题:爱立信:2009电信业大趋势分析(三)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