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PON和GPON的市场争夺中,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产业专家分列为两大阵营。两大技术究竟谁能胜出,专家给出了不同意见。事实上,从观点中不难看出,这是一场关于现在和未来的争辩。因此,混搭成为这季主打,关键是使用者和生产者必须能够按照要求推出应季产品,同时做好长远规划,否则很容易被潮流抛弃。
EPON阵营: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成良:基于EPON的FTTB最适合中国
在光进铜退进程中,中国运营商明显将杠杆倾向了EPON一边。对此,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成良表示,在商用进程中,用EPON实现FTTB的方式已经得到了验证。
对于GPON,张成良提出了几点疑虑。首先,GPON设备的互通问题仍没有解决。作为一项技术标准,GPON并没把规则定死,众厂商GPON设备虽然按照技术要求设计,但是由于对GPON理解存在差异,所以组网互通时就会凸显一些问题。其次,GPON对于FTTB的应用方式并不多,主要还是支持FTTH,而中国电信认为FTTB才是目前国内光进铜退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GPONFTTH应用约为GPONFTTB的五倍。再其次,GPON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最后,与EPON相比,GPON过于复杂,网管协议没有定义清楚。GPON考虑了对ATM和TDM业务的支持,而从目前国内的应用场景来看,需要支持TDM的情况并不多,所以这些复杂的设置也就成了GPON的致命伤。
“目前很多电信运营商都宣布关注或测试GPON设备,但是真正应用的却很少。”张成良表示,“目前中国电信也在探讨如何使GPON/EPON协调发展,等待GPON的成熟。”(伊佳)
PMC光纤到户产品部产品总监Steven Haas:GPON成本仍偏高
PMC-Sierra光纤到户产品部产品总监StevenHaas认为,目前GPON设备成本较高首先是标准制定进程较慢。其次,光器件成本居高不下。StevenHaas表示,除非GPON产量大规模上升,否则没有太好的降低成本的办法。而在过去一年,虽然GPON跟EPON都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GPON用户还是比较少。
至于整体网络建设成本,StevenHaas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建网模式。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部署光纤到户的方式不同,有些地方是直接到家,而中国,则到楼或小区再接铜线到家,不同的情况会导致成本分配的不同。对运营商来说,开始部署FTTH时比较大的投资是先把OLT建起来,因此,初期这部分成本占比会更高。
对于10GEPON价格何时能够接近1G EPON,StevenHaas认为,目前部署10GEPON有两种模式,其一是10G下行、1G上行,其二是10G上行、10G下行。在第一种模式下,两者能够很快实现价格接近。(传涛)
UT斯达康高级副总裁,宽带事业部总经理盛艳亚:EPON始于业务需求更具生命力
2004年,UT斯达康EPON解决方案在日本SBB的大规模应用拉开了全球光进铜退的序幕。UT斯达康高级副总裁,宽带事业部总经理盛艳亚认为,目前EPON已经进入一个规模部署阶段,无论是技术成熟度,还是产业链完整度、设备成本和价格,各个方面都已比较成熟。
除了互通性好、成本低等优势外,盛艳亚认为:“EPON是电信运营商在业务推广过程中,遇到接入带宽问题后应运而生的技术;而GPON是先由设备厂商提出概念,所有标准、方案制定完善后,才推向商用的技术。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EPON互联互通比GPON做得好的原因。”这也就表示,始于应用需求的技术才能有生命力。2008年年初,中国电信南方18省和北方10省分别开始采购EPON设备。作为EPON技术的主要推动着,UT斯达康中标了浙江、江苏、福建、陕西等省份的集采。此外,UT斯达康在印度、巴西、葡萄牙等国家的EPON商用中也收获颇丰,目前总销量已达到500万线。(伊佳)
GPON阵营:
华为接入网产品线副总裁蒋作谦:全业务支持能力是GPON优势
蒋作谦认为GPON和EPON的技术差别很小。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接口,其交换、网元管理、用户管理都是类似、甚至相同的。比较而言,GPON在多业务承载、全业务运营上更有优势,这主要是由于GPON标准是FSAN组织制定的,而FSAN是运营商主导的。
蒋作谦认为,不能简单地说GPON比EPON成本高。如果以单个光口计,GPON比EPON贵。但是,从整体建网成本计,GPON要便宜。这是因为从带宽、业务的支持能力看,每GPON端口能够接入64个、甚至128个用户,而每EPON端口只能接入32个用户。此外,在实际网络建设中,局端设备的成本占比小于10%,OLT则占到50%。而运营商看重的主要是建网成本,而不是设备成本。
蒋作谦认为,不同的运营商依托不同,差别不同,所做出的技术选择也肯定不同,因此,华为不会在技术上做赌博式的选择。比如,国内固网运营商两年前出于成熟技术的考虑选择了EPON,但是后续出于全业务运营的目的,可能会慢慢转向GPON。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由于没有宽带业务,从更高起点进行FTTH部署也是有可能的。(传涛)
爱立信市场与战略规划部主管常刚:GPON保证电信级质量
抛开技术指标优势不谈,爱立信市场与战略规划部主管常刚认为GPON主要优势在于能够提供电信级的业务质量保证。
“GPON全面支持全业务宽带,将引领FTTx的发展。”常刚表示。
实际上爱立信对GPON准备也是从电信级业务质量保证开始的。据常刚介绍,爱立信GPON平台和其“吹光纤”技术将全面支持全业务宽带的网络部署,其中GPON主备倒换无任何业务中断,可以满足FTTx部署时高可靠性的要求;灵活扩展支持1:N到1:1任意收敛比,也能满足业务增长的需求。常刚还强调,爱立信目前已拥有超过350万线的GPON合同,这些全球经验将有利于运营商建立一个可以实现全业务宽带的网络。
不过,常刚也表示,GPON的发展仍取决于运营商的态度,特别是与宽带业务应用的推广紧密相关。
此外,爱立信也通过与国内研究机构的合作来保证GPON的发展,在与浙江大学签署联合开展光子技术的仪式上,爱立信副总裁兼研究院主管JanFarjh就表示,本次合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进一步确保GPON及其演进方案在技术上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