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固话用户流失,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意见颇大,认为中国移动一家独大,阻碍了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希望获得移动牌照,以此对抗中国移动。电信重组传闻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电信究竟为何要重组?重组意义有多大?是为了产业的和谐发展,还是为了平衡固网的心理失衡?
支持电信重组的专家认为电信重组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市场的均衡。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移动已经拥有了4亿用户,每个月增长数在600万以上,时间拖得越长,中国移动越强大,这是不可避免,中国移动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高端用户,网络又是精品网,而网络建设的成本已经大部分推销,现在运营的成本很低。这些决定了中国移动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无论是管理、网络、价格、服务上都有自己强大优势。在未来,如果不是拆分中国移动,拖得时间越长,中国移动的市场地位越不可动摇。
如果三年前,给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发放了移动牌照,中国移动面对了更多的竞争对手,今天的市场格局可能不会出现。电信重组如果一天不实施,现在的市场格局延续一天,所谓积重难返,以后电信重组的任何方案都不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在已经非常强大的中国移动面前,就是中国电信想在移动通信领域有所建树,起到和中国移动抗衡的效果,也是非常难。最后有一天,中国移动不好好做,也不好,好好做也不好。要解决市场格局不均衡的问题,只能拆分中国移动,这种情况对于国家和企业都是不利的。
2.重复建设。电信重组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重复建设,但是我们在看重复建设时,只看是不是又建设了一张新网,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调整,原来的网络体系的修修补补要花的成本一样的大,一样的复杂。如果早几年给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发放了移动牌照,不会出现今天两张小灵通的网络近亿用户的现象,这两个网络为电信和网通一定时间段里带来了用户,带来了一定的增长,但是这个网络的效益肯定是不好的,如果重组后,电信拿到移动照片,网通和联通合并,哪里还会再发展小灵通,这其中的投资远比现在TD-SCDMA投资大出不知多少,不是说完全浪费了,但是从远效益是不好的。因为没有确定未来的格局,所有的运营商都要进行原来的网络的优化、改造,这其中的投入是惊人的,以后重组后,家一分,原来做的许多东西没法再用,这也是重复建设。
各个运营商不同的内部管理体系、收费体系、运营商平台都要进行调整,网络上拖得时间越长,投入越多,最后的损失越大。
3.恶性竞争。市场格局不平衡,运营商实力相差越大,强势运营商可以利用各种力量打压竞争对手,而弱势运营商如果要从强势运营商手里抢过用户,只能采取非常规手段,恶性竞争是必然的。
行业内也有不少专家对电信重组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中国电信业的弊病在于体制,只要改革不触及这一层面,终究不会发生实际意义上的化学反应。中国电信业本来就竞争不充分,盲目地拆分以求平衡,反而会进一步促成垄断。
通信业知名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提到:重组方案的出发点和目标有待明确。
阚凯力说,“国内国企日子不好过的行业多了,某个企业日子不好过就重组?重组的必要性在哪里?电信重组吵吵五年了,重组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仅因为个别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就进行重组,以前日子难过的企业和行业多了。现在因为固网日子难过就大动干戈?重组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不说清楚,再讨论与重组相关的其他问题纯属痴人说梦。”
阚凯力教授认为:中国通信业要革命而不是重组。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保护老百姓利益,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不痛不痒的重组还不如不重组。目前我国应加快发展网络电话。网络电话是互联网业务,是开放的,各个网站都可以做。政府应加大无线宽带建设投资,
电信重组是利是弊可谓各有各的说法,但是目前业内大都认为电信业重组势在必行,只是时间问题。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哪家运营商的名字并不重要,他们更加看重的是能否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服务,以及更为优惠的资费。希望经过这样的重组能够刺激原有的“鲶鱼”更有活力,或者干脆放出更多的“鲶鱼”,而不是贸然将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鲶鱼”一刀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