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兴侯为贵:用5~10年与国际巨头平起平坐

摘要:   侯为贵没有想到,1985年从西安南下创业的他如今已经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兴”)董事长,当年的来料加工企业也已经成为中国通信制造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今天的中兴足以让全世界
 
  侯为贵没有想到,1985年从西安南下创业的他如今已经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兴”)董事长,当年的来料加工企业也已经成为中国通信制造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今天的中兴足以让全世界侧目。

  日前,中兴董事长侯为贵接受了《第一财经》频道和《第一财经日报》的联合专访。中兴也是第一财经“创新·中国路”系列报道的第五站。

  国际市场“二八定律”

  1985年,当中兴刚刚创立的时候,国内通信市场正是外国通信企业一统天下。从2000年开始,国际电信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衰退,许多公司业务下滑,研发受到削弱。“正是利用了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就赶上来了。”侯为贵说。

  对中兴来说,国内市场远远不是它的目标,在侯为贵看来,国际化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发展的主要增长点。2005年,中兴国外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5.1%。

  不过在对国外市场的选择上,中兴并没有平均发力。据侯为贵介绍,中兴在国外市场的资源投入和战略部署基本上满足“二八定律”,也就是说,80%的投入是在发展中国家,20%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目前还处于投入多收入少的阶段,随着发达国家订单的增多,对发达国家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多。

  目前,中兴海外市场的重点仍然是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则是今年的重点突破点。

  侯为贵介绍说,由于欧美市场中兴还是刚刚进入,传统供应商与运营商的关系比较牢固,即使拿出比较低的价格,也还是难以马上进入这一市场;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对成本更为关注,中兴的成本优势就比较明显。

  侯为贵指出,从整体上来说,中兴在国际市场上的订单平均报价比欧美大企业低10%左右,由于竞争的状况变化很快,有些订单即使利润低,出于市场战略的考虑也一定要做。

  研发瞄准3G

  虽然中兴目前已经拥有了4000多项专利,不过侯为贵坦承,中兴在应用产品方面与国外企业已经没有差距了,但在核心专利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在侯为贵看来:“我们可能还需要5~10年的时间努力去积累,抓住机会,就有可能在一些核心专利方面与国外企业做到平起平坐。”

  “爱立信等国外企业占据了2G时代超过90%的市场,我们往里挤就比较困难。但是3G不一样,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点,特别是国内标准,像TD-SCDMA这个标准,所以3G我们肯定比2G时代的市场份额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

  据侯为贵介绍,中兴已经在3G的三种标准制式上做了长时间的投入和准备,多则七八年,最短也有三年。

  不过中兴仍然对即将到来的3G商机保持了足够的冷静。侯为贵认为,由于发牌时间、先后以及牌照数量等因素的影响,3G能否带来人们所想象的几千亿、上万亿元的投资还很难说。虽然3G能带来市场的明显增长,但这个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不会像五六年前想象的那么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马晓芳
内容来自:本站原创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6/06/08/2006060809482476562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中兴 侯为贵
文章标题:中兴侯为贵:用5~10年与国际巨头平起平坐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