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先泽
在移动通信飞速发展的2003年,中国联通大力发展推广CDMA业务,中国联通的用户规模、业务收入和整体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并为将来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003年中国联通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402万户,累计达到9219万户。全年发展CDMA用户1189万户,用户累计达到1906万户;发展GSM用户1213万户,用户累计达到73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市场占有率接近35%,而CDMA新增用户数已与GSM相当。
CDMA:投资的重中之重
2004年,中国联通将继续以移动为主,全面建设精品网络。中国联通2004年投资规模500亿元,投资重点是移动通信业务。中国联通两网并存,协调发展,但中国联通最终的发展目标是依靠CDMA来进行业务的拓展,因此CDMA是中国联通投资的重中之重。2004年中国联通将对CDMA网络扩容1780万户,并进一步增强CDMA的信号覆盖。
中国联通CDMA网络第一期建网投资额约192亿元人民币,网络容量为1585万线;第二期投资约274亿元,网络容量为2069万线数;第三期工程2003年启动,预期三期工程首期完成后,网络容量将扩大至5200万线;2004年下半年,当第二阶段目标网建成后,CDMA网络容量将达到7000万线。经过三期工程,中国联通直接向CDMA网络投资超过600亿元后,中国联通2004年仍将向CDMA投入巨资,以彻底使C网取代传统的G网建立自己的主要利润增长点。
中国联通在CDMA网络建设的初期采取了“大覆盖,小容量”策略,通过对全国主要地区的全面覆盖,使得CDMA网络在运营的初期就可以在全国展开。经过三年的建设,CDMA网络在覆盖的广度上基本完成,开始进入了深度建设。2004年,中国联通将进入CDMA网络的深度建设时期。CDMA网络的深度建设对中国联通CDMA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①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②为未来CDMA移动数据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③中国联通最终的发展目标是依靠CDMA来进行业务的拓展,因此CDMA网络的深度覆盖是满足未来联通的战略发展目标的需要。
GSM:寻求新的立足点
在CDMA业务成功开拓的同时,中国联通GSM业务仍然稳步向前发展。中国联通2003年收入676.4 亿元,其中GSM业务收入411.7亿元,CDMA收入185.8亿元,比重达到27.5%。虽然CDMA业务收入较2002年增长4倍,但GSM网络在收入和利润中的地位仍是其他业务无法替代的。因此尽管2004年中国联通将尽可能减少GSM的投资,但是GSM网的维护和扩容依然需要相应的投资。
两网并存,两网协调发展,但一直以来中国联通两网之间竞争也非常明显。2003年G&C移动双模系统的试验成功和“世界风”双模手机样机的研制成功,是两网协调发展的重大突破。双模手机的商用化,不仅使GSM用户能够享受CDMA1 X的无线数据服务,实现CDMA用户在只有GSM网络的国家和地区漫游,还能合理弥补G网和C网的覆盖不足。中国联通将在北京、上海、广州建成“G&C双模系统”商用试验网,并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开通。随着目标网的开通和运营,2004年中国联通必将全力推广双模手机,来真正达到两网的融合。
数据业务:重拳出击
2003年3月,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平滑地升级到1X网络,凭借着平均传输速率在80 kbps 以上,最高速率可达153.6 kbps的强大数据业务承载能力,中国联通推出了以“联通无限”为总品牌的“彩e”、“互动视界”、“掌中宽带”、“定位之星”、“神奇宝典”等数据业务。2003年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绿色飓风行动”和“联通无限炫风暴”,数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中国联通CDMA1 X 数据业务的用户数已经超过200万。
正是中国联通数据业务的大力推广,2003年CDMA业务平均每户每月收入(A RPU ) 为128.4元,而GSM业务ARPU为56.7元;CDMA业务每户通话分钟(M OU ) 为337.5 分钟,而GSM业务MOU为173.7分钟。中国联通应尽快推出JAVA、 WAP2.0和移动IP业务,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数据业务,实现业务的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联通将重拳出击数据业务,以真正实现技术和业务“双超越”的目标。
UNINET:未来的利润增长点
2003年4月,中国联通的统一网络平台(U NIN ET ) 建成, UNIN ET 采取 ATM + IP的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互联网、视频会议、可视电话甚至移动数据等综合业务。 UNIN ET已经覆盖全国330多个城市,全网开通的业务有VoIP语音业务:卡、直拨、IP话机,现话音每月已超过9亿分钟;互联网业务:现有800万用户,仅拨号上网时长每月已超过10亿分钟;FR、电路仿真业务:互联网专线约3万用户,基于IP可自我控制、操作的视频会议、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系统,基于IP的可视电话系统,各种虚拟专用网VPN、IP VPN 、VPDN以及 CDMAIX 无线数据业务。
目前,该平台已经向用户提供特色鲜明的“一网联通业务(U NIO NE ) ”即在一个网上用1条用户线提供用户所有想要的业务,它包括语音、数据、互联网、视频业务以及公用、个人的可视电话业务。新华社、中国银行、证券公司等4000多个单位使用中国联通统一网络平台,UNIN ET 上的业务量每月已经超过50亿分钟。中国联通正在利用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瞄准电信业务新的应用领域,即方便、快捷的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业务。基于该平台的“宝视通”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在“非典”期间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并得到较好的市场推广。目前,“宝视通”已经被应用在远程教育、商务、交通建设等诸多领域。因此,2004年中国联通将继续完善承载长途、数据和互联网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加快相关业务的市场开拓,为中国联通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网维和支撑:强有力的后台支撑
目前,中国联通两网总容量已超过1.3亿户,无线基站已超过12万个,网络维护任务十分繁重,2004年中国联通将大力进行网络的运行维护、深度优化,确保CDMA网络成为精品网络。其次,中国联通是国内惟一一家对所有电信业务拥有经营权的电信运营商。为了发挥综合业务的优势,实现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中国联通提出以“一个体系,多个子系统”的思路,建设综合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因此,网络的优化和支撑系统的完善才能为业务的迅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台支撑。
3G:优势转化为强势
在技术和业务日新月异的通信市场,加强对新技术的跟踪、研究和新业务开发对中国联通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3G发展将是中国移动通信的必然之路。在将来,由于中国的移动牌照必然会发放给有关的基础电信运营商,3G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多家运营商进入3G市场,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增加许多变数。
根据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中国联通必然会采取 CDMA2000 作为其未来3G发展的标准制式,当前中国联通建设的 CDMA1 X就是向未来3G发展的必由之路。 CDMAIX已经为中国联通取得市场和业务的领先优势,因此加快3G的外场测试和相关业务的试验才能确保中国联通未来的市场地位。只有加强新技术研发和新业务推广的投入,中国联通在未来的竞争中才能真正将优势转化为强势,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