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陈家琳
年初以来,电信业上下游各厂商之间合作热情高涨,产业链“亲密接触”现象引人关注。而在这一进程中,作为产业链龙头老大的
运营商担当“导演”重任,责无旁贷。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已有
运营商秘密向终端厂家采购内置有数码摄像头的高端小灵通终端。此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就提升小灵通终端技术水平方面向制造商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频频催促厂商采取实质性生产和销售行动。
而这不过是近年来,电信
运营商融合电信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厂商,提升产业链整体价值的努力之一。
运营商此种苦心,既是时势的驱使,也是谋求自身战略利益的需要。
电信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性,已被业内广泛认同。
在刚刚结束的“2004年中国电信业发展与政策通报会”上,娄勤俭副部长就在致辞中指出,只有产业链紧密合作,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促进电信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电信强国的目标才可能得到实现。
产业链资源整合,也是电信行业发展规律的潜在要求。
窄带向宽带转移,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及多媒体业务的演进是电信业不可逆转的趋势,电信网络正从传输信息的载体变成信息应用的平台。越来越多的集成商、软件商和制造商正踊跃地进入电信业这一生态系统。如在中国电信互联星空旗舰上,早已聚集了影视、音乐、教育、体育等13类200多家的SP内容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电信业产业链整合大潮已渐渐蓄积起风雷之势。而在这一进程中,具有主导潜质的
运营商在产业链亲密接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营商“挺身而出”,凭恃的是其手中的物理网络、业务渠道和消费者这三大利器。
首先,
运营商掌握着电信产业链中最基本的价值实现环节——物理网络资源。
其次,多年的快速发展,
运营商在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上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渠道网点规模优势。它们的维修点、运营站等基层单位遍布城市乡村,在渠道网络介入上无人可以望其项背。
最重要的一点是,
运营商牢牢把握住了消费者这一资源。电信产业是一个崇尚以人为本的产业,一切的运营、提供和接入都面向消费者,必须直接考虑到用户因素。甚至可以说,在电信产业中,谁把握住最终消费者,谁就能主宰整条产业链。
多年以来,
运营商一据产业前沿的环节便利,二靠业务提供和服务营造的人力投入,在对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培育了深厚广阔、可供不断开发的消费潜资源。
正如电信专家陈金桥所分析,在产业链中,
运营商其实已成了电信设备的重要采购者、数据业务平台的主要提供者和各类电信服务的主要实现者,集产业链价值“实现者”和“分配者”的风范于一身,从而在与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的协调合作中占据主动。
而服务商和设备商围绕
运营商“跳舞”,配合
运营商的市场判断和行动来研发、开创新业务、新产品,则不仅利于产品服务贴近市场,尽早实现价值,更可以避免在应用开发上走入盲点误区而浪费资源。
2004年,在组织协调产业链方面初尝甜头的
运营商们的脚步明显加快:
首先是战略观念的转换,四大
运营商都提出了“开放、合作、共赢”的口号。
其次是联动机制的构造。产业链组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价值。
运营商组织协调各方面各环节的能力将决定产业链的未来竞争能力。
第三是增值服务的创新。提升产业链的源泉是为产业不断附加新的价值。
纵观大势,
运营商已自觉地承担起了产业链整合者、协调者和领导者的重任。由电信产业链紧密合作形成的力量颇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