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年的努力,
中兴通讯可以提供涵盖3.5GHz、5.8GHz和26GHz频段的宽带无线接入产品,并拥有一支专业研发队伍,具备满足运营商进一步需求的产品持续研发能力。
中兴通讯离宽带无线接入市场领跑者的目标越来越近……
近期,ITU RA2000和WRC2000制定一系列了有利于宽带无线服务发展的政策。各国针对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划出专门频段用以开展电信运营,多数欧美国家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这方面工作。亚洲的中国、南美的巴西、非洲的尼日利亚等国家随后几年也制定了相关规定,划出宽带无线接入频率资源。目前,2.4GHz、2.5GHz、3.5GHz、5.8GHz、10.5GHz、26GHz、28GHz、38GHz等频段是主要的选择范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电信运营商一直希望利用高频段的微波无线技术作为宽带接入手段,这主要是宽带无线系统具有建设速度快、无需线缆资源、线性投资等特点。针对运营商的市场需求特征,
中兴通讯很早就将目标瞄准成为宽带无线接入全系列产品供应商。
秉承一惯稳键务实的作风,
中兴通讯积极推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在市场的应用。
作为中国3.5GHz、26GHz等宽带无线国际标准主要起草者之一,
中兴通讯秉承一惯稳键务实的作风,积极推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在市场的应用,致力成为宽带无线接入全系列产品供应商。
2002年3月,
中兴通讯ZXBWA 3.5GHz产品承建中华通信厦门宽带无线城域网,成为国内首批投入商用的自主研发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2003年4月,
中兴通讯3.5GHz产品在第二批3.5GHz开放频段城市连续获得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的订单,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2003年6月,
中兴通讯ZXBWA宽带无线全系列产品参加莫斯科通讯展,进军欧洲市场;
2003年8月,
中兴通讯26GHz产品在中国移动获得应用,成功实现WLAN 热点接入;
2003年9月,
中兴通讯3.5GHz产品通过巴西入网测试,进入拉美市场;
2003年11月,
中兴通讯加入WiMAX技术论坛,成为首个加入该论坛的国内厂家,取得国际宽带无线标准话语权;
……
目前,
中兴通讯可以提供涵盖3.5GHz、5.8GHz和26GHz频段的宽带无线接入产品,并拥有一支专业研发队伍,具备满足运营商进一步需求的产品持续研发能力。
切实解决市场需求,
中兴通讯志在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中兴通讯宽带无线接入产品在市场获得广泛应用,拥有丰富的产品应用和工程维护经验。针对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在中国应用的现状,
中兴通讯认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切实解决运营商的需求,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其一,综合业务传输技术。由于宽带无线接入需要全面适应不同地区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因此要求固定无线接入同时支持IP和TDM两种方式,满足客户对于E1传输承载和IP综合业务的需求。技术关键点在于空中协议的实现和高性能QoS处理平台。
其二,高系统容量技术。解决固定无线接入容量方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调制技术和组网技术。调制技术就是提高系统单载波的频率利用率,往往采用高阶QAM的调制方式;组网技术就是利用抗干扰指标高的收发信机和高性能的定向极化天线组成多扇区的蜂窝网,并充分利用频率规划软件的预规划方案和频率仪的实测数据。
其三,系统覆盖技术。由于2GHz以上无线电波的绕射能力随着载波频率增大而急剧下降,因此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往往需要视距才能接入用户,这对于运营商开展业务的负面影响较大。宽带无线业内正在研究在2-6GHz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上提供非视距传输,如不同调制技术。此外,系统覆盖能力也可以用蜂窝组网方式进行解决。
其四,集中网管技术。由于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在网络建设初期,属于分布位置比较分散且单点规模不大,因此采用分散式的网管结构必然造成网络维护成本较高。从提高系统维护质量,降低网络运营成本的目标出发,集中网管结构是网络建设的必由之路。
中兴通讯宽带无线接入产品下一步发展思路主要着眼于解决上述几方面需求。目前,
中兴通讯正在积极推动宽带无线领域空中统一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寻求与其他宽带无线接入设备供应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接入手段,业务接入容量和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成为运营商开展电信业务接入的首选手段。无论是传统电信运营商,还是新兴的运营商都可以借助宽带无线接入开展各具特色的业务。目前,宽带无线接入商业价值关键在于接入高利润的商业用户,而不断下滑的设备成本又将全面增加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统一标准进一步形成,宽带无线接入行业必然迎来一个全面兴盛的时期,成为运营商进入接入市场的新机会。
中兴通讯的目标正是成为这个行业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