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2001年的喧嚣一时、2002年的几近沉寂,2003年中国
宽带市场爆发出空前的活力。
宽带用户激增,既出乎业内人士预料,也让运营商始料未及。2004年,价格底线在哪里?运营商的服务能否让人放心?
宽带产业到底将何去何从?运营商制胜的关键何在?
经过了2001年的喧嚣一时、2002年的几近沉寂,2003年中国
宽带市场爆发出空前的活力,
宽带的用户数量从年初就开始急速攀升,这种势头一直持续到了年底。据CNNIC的数据显示,中国的
宽带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如此井喷式的用户增长既出乎很多业内人士的预料,也让很多
宽带运营商始料未及。一时间,
宽带运营商面对迅速膨胀的
宽带市场,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打响了一场场市场战役。“免收初装费”、“包月降价”、“上
宽带送电脑”等一系列促销方式,让大多数用户看得眼花缭乱,以至于有些无所适从。价格底线在哪里?运营商的服务能否让人放心?都成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而
宽带领域内的行业专家则开始深刻地思考:
宽带产业到底将何去何从?2004年的
宽带市场还能否保持如此高速的发展势头呢?
2003年
宽带风起云涌
不久前召开的互联网大会公布,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800万,名列世界第二。以此对比去年7月份CNNIC的数字,4个月网民净增1000万。同时,互联网大会也公布了另外一个消息,中国的
宽带用户数量在2003年年底达到并超过1000万。
与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势头相一致的是网站数量的快速增长。从中国互联网协会得到的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年底,国内网站总数超过50万,较去年初增加35%。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的报告,中国中小企业IT应用市场规模2005年将达2151亿元,未来巨大的网络应用需求更加显示出互联网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
互联网的全面繁荣也使得许多
宽带运营商迎来了新的机遇。用户数量“雪崩式”增长,产业力量迅速向少数实力强劲的运营商聚集,短短几个月内,中国
宽带市场的格局骤然从迷茫变得清晰。传统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利用
宽带市场的整体膨胀迅速扩充,成为
宽带市场的两大巨头。而在2003年让人瞩目的还要算上中国联通与长城
宽带结盟,使得
宽带市场鼎足而立,三分天下。
2003年9月24日,中国联通和长城
宽带公司在北京宣布结成战略联盟。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外界备感兴趣的“抗衡电信、网通”的提问,长城
宽带总经理孙子强表示:“长城
宽带与中国联通的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但任何联盟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企业为了业务的开拓,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切实需求,而不是为了给行业施加压力。”
虽然联通、长宽对合作本身较为低调,但业界人士却是普遍投来一片赞誉之声。有业内专家分析,联通和长宽双方公布的合作规划包括整合网络资源、共建服务平台、广泛联合内容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共同打造成熟的
宽带产业链等。这既为实现长宽“增值以及其它服务的收入要达到40%”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与中国联通结成联盟也奠定了
宽带市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长城
宽带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多元化的竞争势必会给
宽带产业带来一片生机,而真正能够从中获利的应该是普通的
宽带用户。据一位内部人员透露,目前联通与长宽的合作进程非常顺利,在某些领域里的合作深度甚至超出了双方最初的设想,合作状况令人鼓舞。
有人说,任何一个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总是通过优胜劣汰从众多参与者的自由竞争过渡到少数几个市场巨头的竞争。虽然2003年
宽带市场大浪淘沙的现象尚未出现,但由于
宽带市场整体的急剧膨胀却使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长城
宽带三大巨头凸显出来。同时,这也标志着
宽带市场第二轮竞争——电信运营商角力——的开始。
产业链条全面整合
有人说,
宽带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命中注定其发展取决于
宽带市场的全面成熟和整个
宽带产业链的繁荣,也注定了
宽带运营商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发展自身运营水平的同时潜心整合产业链中每个环节。
2003年
宽带市场迎来用户数量的雪崩式激增,
宽带运营商也对这个市场充满美好的预期。在一片空前的喝彩声中,三大
宽带运营商正由“圈地”转向“种地”,构建一个有众多合作伙伴加盟的闭合产业链,由单一
宽带接入向全程全网服务体系过渡。业界人士表示,虽然用户数量节节上升,但
宽带眼下带来的主要利润还是接入费用。据长宽介绍,目前其95%的收入来自
宽带接入费,只有5%的收入来自内容等增值服务。而其设想的理想模式是,“60%的收入来自接入费,40%的收入来自内容等增值服务”。
从目前来看,
宽带的应用还远未发展起来。现在
宽带的各项服务功能,除在线游戏,其它收发邮件、下载资料、浏览网络、聊天交友等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窄带都可以很好地实现。而
宽带的特色应用,如远程教育、智能社区服务、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等功能,还没有发展起来。
宽带关键性的应用依然没有形成,现在
宽带的商业模式根本还是基于窄带的价值之上,作为窄带接入的简单替代产品,而不是实现创新。
在增值服务领域,中国网通的“
宽带中国”、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和长城
宽带的“长宽梦网”无不打着内容的卖点。长宽、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在2003年的
宽带市场集中发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构建产业链的市场行为令人应接不暇。在这一年中,运营商也开始了新的尝试,比如,一些运营商联合IBM等合作开发的新一代视频点播系统,利用
宽带的速度优势,提供超过VCD的高清晰画面质量,这项技术一直处在研发试验阶段,一旦成型,就很有可能成为
宽带网络游戏之后增值应用方面的新亮点。此外,基于
宽带的视频、音频业务也在火热地发展,扮演运营商、代理商等不同角色的
宽带企业纷纷开始大力发展这项业务。
随着
宽带产业的发展,以
宽带接入为核心的其它业务也开始逐渐成为热点。2003年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连锁网吧行业的形成,从上半年的牌照发放到下半年的概念炒作,包括联通、长宽等运营商及其它领域企业的10家连锁网吧经营主体开始了“明争暗斗”。2003年年底直营店的建设情况将直接影响到10家企业能否拿到正式经营牌照,而全国牌照在各地区的落地也将直接影响到全国连锁网吧企业的运营状况。“我们已经完成了文化部对直营店建设数量的要求,正在积极申请正式牌照,2004年将开始大规模发展。”一家连锁网吧事业部负责人说。据悉,2004年初一些运营商还将加大力度,成立专门企业专门经营连锁网吧等业务,开展一些围绕网络的增值业务,将连锁网吧同时作为一种渠道,这是各家企业共同的想法。
一种观点认为,
宽带产业不只是一个技术性行业,而且是一个横跨电信、计算机、媒体、娱乐等领域的综合性行业。
宽带产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运营商一家的事情,它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链——一条上至运营商、软件提供商、互联网内容服务商,下至计算机生产商、设备制造商的完整
宽带产业链。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长城
宽带一系列的结盟运动和市场举措,正是为了构建一个有众多合作伙伴加盟的闭合产业链,并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实现自身结构的完善和实力的提升。
增长隐患不容忽视
2003年年初的SARS,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增长,在SARS过后,
宽带用户的数量激增,三大运营商均不断提高2003年的新用户目标。借着CNNIC对中国
宽带用户数1000万的乐观估计,业界人士甚至断言,
宽带所引发的市场规模不亚于3G。
从表面上看,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带来的是一种产业繁荣的利好消息,但是据记者调查,随之而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重视。用户量的激增给目前的
宽带网络基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网速慢、服务跟不上的抱怨,越来越多地从用户群中显现出来,一时间“
宽带不宽”成了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如何加快自身的发展,使技术、服务能力足以支撑
宽带行业的快速增长,将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面对用户量的强势增长,不作好网络基础的优化,不作好自身的服务,不作好企业的管理,那么带给运营商的,将会是灾难性的后果。”长城
宽带总经理孙子强在接受采访时说。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长城
宽带等运营商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据悉,北京电信已经在北京地区中止了包括ADSL包月服务在内的一些服务项目,并在2003年终又重新建起初装费的门槛,解决因用户的增长过快而导致的网络速度下降问题。而长宽2003年则在技术维护上投入了7000万人民币,另外还投入了约1亿元购置新型交换机用于设备的更新,以保证整体网络环境的稳定。内部人士表示:“网络和容量的升级是一个有步骤的持续的过程,目前大多数运营商都在根据市场用户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升级战略。”
技术的更新及升级,也将成为解决网络基础隐患的方案之一。2003年,一些运营商先后同产业各方进行了技术方面的合作,改善网络基础环境。比如,打造无线上网环境,解决了部分地区由于地域劣势,导致无法与全网融合的问题,大大满足了一些边远地区人们的上
宽带网的需求。又比如,日本富士通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在部分省市长宽网上的应用,大大增强了
宽带网络环境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南方或沿海雷电天气较多的地区,无源的稳定性更显突出,给用户带来更加稳定和高质量的
宽带服务。
用户的增长是一把双刃剑,能否把握住机会,决定性因素在运营商自身的实力上。从最初的圈地和资本热潮,过渡到切实为用户及需求增长而煞费苦心,也证明了
宽带产业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2004年“应用为王”
“2004年将是
宽带应用决战年。”一家运营商的老总近日对外界表示。随着
宽带“二次圈地”的到来,2004年
宽带业务在经历了“接入为王”和“内容为王”之后,将要进入“应用为王”的时代。
宽带内容服务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
宽带内容服务,以内容来吸引更多的用户,成为运营商在占领市场之后的重要目标。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缺乏有效的共赢发展机制,ISP、ICP等
宽带产业链的各个市场成员单打独斗、孤军奋战,整个
宽带产业链出现脱节,
宽带应用始终难以真正实现。虽然互联网
宽带热潮催生了如“搜索力经济”等各种各样的新名词与新服务,但是在众多的
宽带增值服务中,我们发现除去那些常规的在线游戏、收发邮件、下载资料、浏览网络、聊天交友等,
宽带增值服务中很少有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服务。
宽带关键性的应用依然没有形成,导致现在的
宽带商业模式还是基于窄带的价值之上,仅仅成为窄带接入的简单替代产品。
根据著名的MorganStanley咨询公司最新分析,未来三年中国
宽带市场将呈高速增长,估计年增长率超过160%。同时CNNIC报告显示,我国国际出口带宽从1997年的25M增长到2003年的18599M,专线、
宽带上网发展迅猛。全国从骨干网到接入网都基本实现了
宽带化,信息高速公路初见轮廓。中国已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速传输网络,互联网网络瓶颈节节打通,正在形成端到端的
宽带应用环境。
据悉,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与长城
宽带的三大
宽带应用平台相继启动,运营商正在以主导者的身份调动
宽带价值链上的万马千军。记者最近了解到,根据规划,无论哪一家,
宽带未来的前景都是由过去单纯的接入网,最终扩展为多张网:比如,
宽带接入网、贴近接入的服务网,还有的甚至包括面对家庭和社区的产品销售网。后两张网的建设和完善,将实现运营商从单纯的接入到增值业务的转向。而增值业务可以分为两种:赢利的和非赢利的。前者指在网上开设用户愿意花钱的、能够产生收入的业务。后者是间接创造效益。
宽带的内网服务能让很多用户在内网享受真正的
宽带应用,如游戏、视频等。据长城
宽带介绍,他们将接入网进驻几万个社区,在每个社区都设立营业网点,即建设产品销售网,主要开展接入和社区维护服务,服务可以延伸到用户的家庭,在这样的社区服务网点销售电脑、家庭IT小配件、打印机、数码相机、进行数码冲印等。
据悉,在厦门的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现在每月的家电销售收入已经达到接入收入的5倍以上。
宽带运营商将销售的产品作为
宽带的副业,它将在短期之内使长城
宽带产生更多效益。
近来,互联网领域的专业研究咨询机构——互联网实验室推出的《中国
宽带互联网产业研究报告》中,有这样一段分析再次为
宽带市场将进入应用时代提供了佐证。报告认为,中国
宽带互联网业正在经历3个变化:窄带向
宽带的演变、
宽带接入走向
宽带应用以及
宽带应用内部的变化。从中国
宽带互联网发展趋势来看,
宽带应用时代必将到来,因为接入是手段,应用才是最终目的。在未来
宽带市场的竞争中,谁能够在应用上取得突破,谁才能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