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卫通:踩准市场步点 拓展业务范围

摘要: 在2003年里,中国卫通以促进市场化为出发点,花大力气拓展业务范畴。虽然大多的业务都是基于卫通独特的卫星通信优势,但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国卫通来说,一旦市场步点没有踩

    在2003年里,中国卫通以促进市场化为出发点,花大力气拓展业务范畴。虽然大多的业务都是基于卫通独特的卫星通信优势,但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国卫通来说,一旦市场步点没有踩准,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本报记者 周禄
  在“5+1”成员中,中国卫通既能悠闲地享受身处“江湖”之外、衣食无忧的泰然,又能远远地将手伸到你死我活的江湖争斗中去悄悄地挤占一片自己的领地,可谓过得最为惬意的一个。2002年,仅350个员工的中国卫通,营业额却有8亿人民币。
  但从一些情况来分析,中国卫通这样的日子还能够享受多久可能成问题。走向市场是中国电信改革的方向所在,卫通也必然。虽然因为技术特点,卫通一直享受国家倾斜政策的照顾,国外卫星通信企业无法染指,但不排除国家给国内其他公司增发卫星通信运营牌照。卫通的垄断优势可能将无法永远持续下去,就连中国卫通总经理张海南也认为,卫通也要走向市场。
  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卫通在2003年有了一些转变,向市场靠拢。在年初的集团工作会议上,总经理张海南强调了卫通的多元化战略和天地一体的发展计划,卫通由单一的卫星通信运营商向综合电信和信息服务商转变的企图也首次被外界所知。
  由于中国卫通多年来一直将自己定位在替光纤通信和蜂窝移动通信填补“缝隙”的角色上,中国卫通的此次转变,可以算是中国卫通的二次创业。
   在2003年里,中国卫通一直贯彻二次创业的精神,力促市场、业务的拓展。2月,中国卫通表示,远程教育将成为2003年的重点业务之一,并且要成为该行业的领先者。而随后与北大商学网教育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就是卫通乏力远程教育的表现。
    而在2003年的国际通信展上,卫通几乎是倾其所有,卫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卫星远程教育系统和空间段资源租赁都摆上了展台。并且卫通还展示了卫星移动通信、企业专网、电视会议系统、综合信息广播、视频转播、IP电话、VSAT新业务、国际专线以及和广电行业相关的应用方案等全方位的具有卫星通信特色的服务。
    另外,卫通还计划通过与中信的合作,争锋地面通信市场这块大蛋糕。虽然最终双方并没有达成一致,但中国卫通的勃勃雄心却是可见一斑。并且,在与中信合作未果之后,卫通又联系了美国第五大移动运营商Nextel,准备在成立合资公司,中国市场的数字集群业务是他们的目标。
    中国卫通的种种举措,大多是基于其独特的卫星通信资源。以远程教育为例,利用卫星广播的特性将目前通过电视单向进行教育培训和通过互联网接收信息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既增加了视频交互功能,又克服了互联网远程教育信息层次单一、带宽不足和规模较小的不足。由此来看,卫通的市场步点并非毫无算计的随意拓展。
    而业界对中国卫通发展方向的建议,也是发挥卫星资源和技术优势。电信研究院的杨子真认为,“卫通的发展战略要充分利用其特有的卫星资源和技术优势,否则,卫通很难与其他的运营商竞争。”鑫诺公司的一位技术专家更是直接明了地表示,中国卫通选择在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和国际专线等领域开展业务的做法显得甚为合理,而蒸蒸日上的卫星导航定位(GPS)技术的市场应用则可能很快成为卫星通信企业大显身手的领域。
    但可能是因为发展的渴望过于迫切,卫通在2003年里,也有一些业务值得斟酌。例如,争锋IP电话市场。由于与中信合作未果,没有全国网的卫通选择了向中国联通租用一个全国的VPN网来实现各地分公司的互连,以构建自己的IP电话网。显然,卫通完全靠租用来建全国网的做法比吉通当时的情况还要糟糕,这样高成本地经营目前利润已大大下降的IP电话业务,前景堪虞。
    毫无疑问的是,卫通的独特资源一旦完全利用,将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在国内拥有卫星信道出租业务经营许可的仅有的3家卫星公司中,中广卫和中国东方通信卫星公司都已是卫通的成员企业,卫通在国内卫星通信市场上惟一的竞争者只剩下鑫诺卫星,而这家主要是航天科技集团背景的公司,不论在星体资源还是牌照资源上,都远不能和卫通相比。
    卫通不仅已拥有我国仅有的3张卫星转发器出租业务经营许可证中的2张,而且,其旗下的中宇通信公司还是国内惟一拥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的经营者。
    可以预测,在2004年,中国卫通将会秉承2003年的一贯作风,拓展业务市场。届时,将会有更多基于卫星通信的业务成为中国卫通的财源。

内容来自:通信信息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3/12/31/2003123108453365625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卫通
文章标题:中国卫通:踩准市场步点 拓展业务范围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