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宽带业务开放平台和生态系统

摘要: 作者: 深圳科健集团 侯自强 &

   作者: 深圳科健集团  侯自强               
   摘  要  宽带商务是信息化引领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宽带商务使得企业可以共享宽带网络资源,降低信息化投资和运营成本。企业可以在网上从增值业务商处得到从ERP、Web 会议到协同设计等各种业务服务,而不需要自己建立专网和购买复杂设备。我国宽带网和宽带业务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也潜藏着某种危机。包月的运营模式导致内容的匮乏,没有形成产业链和健康的生态系统。包月的低收入只能使宽带业务在其他业务补贴下勉强维持,盲目发展甚至可能产生新的泡沫。单一的租用专线业务,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的门槛。因此发展开放平台,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就需要对现在的互联网从终端、接入、运营到业务四个层次进行发展演化。在现有的IP网络上建立一个覆盖运营商网络、企业网络和家庭网络等不同网络环节的“业务网”,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对基础设施进行跨越式升级,把快速增长的IP互联网应用纳入可运营、可管理、可盈利的新的电信增值服务体系。
关键词  宽带业务  开放平台  生态系统  产业链  增值业务

1  新一轮宽带高潮正在兴起
    2000~2001年我国出现以“跑马圈地”发展宽带接入网为代表的宽带建设热潮,导致出现泡沫,随后进入调整期。此后开始回归理性,踏实工作带来丰厚回报,宽带业务和用户数目开始稳步增加,一些地方开始盈利。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市场发展和技术进步,出现新一轮宽带发展高潮。
    据CNNIC的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有网民6800万,其中宽带用户960万。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加快了IP-DSLAM的发展速度,到2003年中,中国电信宣布拥有500万宽带用户,年底将达到700万户。中国网通拥有150万宽带用户,年底将达到300万户。两年内达到1500万户。据此估计2005年我国宽带用户可以达到3000~4000万户。对比国际情况,2002年中全球有3000万宽带用户,韩国发展最快到2003年7月为1300万户。
    目前我国宽带业务的运营模式是以小包月(基本流量包月,超过部分按流量计费)和包月为主。此前北京ADSL的服务方式和费用分别为:49元/20小时、99元/40小时、199元/100小时、380元/200小时。现在推出120元包月。
    宽带业务除高速上网外,目前主要为电影和游戏。例如,中国网通在网上播放500部大片,以吸引用户。在网络游戏方面据报道:“中国现有网络游戏玩家群已接近4000万人,网络游戏产业年产值约10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近50%的速度快速增长”(世界网络游戏产值将突破60亿美元,上网玩游戏的人占互联网用户的比例超过三成)。另外一个统计:2002年底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达到807.4万,其中付费用户达401.3万,占到总数的约50%;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9.1亿元人民币,电信业务由此产生的直接收入达68.3亿元。
    我国宽带业务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宽带内容的匮乏和包月的业务模式表明我国的宽带业务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依靠低廉的包月收费不能够支持真正的宽带业务,没有形成产业链不会有丰富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扩大用户规模有可能形成新的泡沫。因此发展开放平台,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  占50%带宽的IP业务只产生5%的收入
    互联网长期以来使用免费的运营模式,用户只向运营商支付少量接入费,内容和服务都是免费的。这种运营模式促成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也为随后出现的网络泡沫种下祸根。免费模式使得在互联网上的IP业务没有形成生态系统,内容服务商和应用服务商没有收入缺乏生存空间。这种IP 网是一个缺乏管理,无法运营,不能盈利的网络。目前窄带互联网采用这种模式在其他业务的补贴下,勉强维持发展。出现前述的局面。今后宽带IP业务发展,IP业务流量急剧上升,仍然采用收费低廉的包月制是难以维持的。目前电信运营商为竞争发展宽带用户,北京ADSL接入包月费120元,而一些中小城市甚至只有60元。这种收费标准根本无法维持宽带业务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成为导致出现新的泡沫的祸根。对于商业机构的IP业务,由于共享IP网的计费和结算问题没有解决,运营商主要还是靠出租专线收费。对于运营商而言,互联网上的IP业务虽然流量很大,但是由于不能控制管理,没有结算计费系统,只能靠包月收费。目前运营商增加收入的办法是尽量将IP业务纳入SDH专线或虚拟专网IP-VPN,这样就可以方便地管理计费。这就是目前尽管城域以太网计算已经成熟,且成本低廉,电信运营商在建设宽带城域网时更青睐价格较高的基于新一代SDH的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的原因。
    由于互联网上没有开放的业务平台,增值业务商和企业客户必须租用专线或VPN 架构自己的专网,这就增加了增值业务商的成本,提高了进入这一业务的门槛。这种运营模式没有发挥互联网固有的应用和基础传输设施分离的优点。这对于发展产业链,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是非常不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在互联网上建立开放平台,解决IP流量控制,管理,用户认证、授权、计费,网际结算,穿越防火墙等问题。这样就可能将IP网变成一个有管理,能运营,可盈利的网络。
宽带业务的运营模式
    如前所述,窄带互联网的免费运营模式不能支持宽带业务的健康发展,必须改变免费运营模式。用户包月高速上窄带互联网,增值业务和应用业务按值收费。
    实际上,窄带互联网上已经开始改变纯粹的免费模式。部分网民开始愿意为内容付费。近期的eNet调查称:42.11%的网民选择愿意为“下载软件”内容付费,23.68%的网民愿意为“电子书、音乐 电影等”内容付费;13.16%网民愿意为“电子邮件杂志”内容付费,10.53%的参与者表示愿意为“新闻资讯和其他内容”付费。娱乐类的网上内容收费渐成主流。在影视音乐方面,推出收费视频点播和收费音乐下载的网站;在网络游戏方面,各大游戏品牌普遍采用网下充值卡;在短信内容方面,以文字短信和铃声、图片短信为主体的内容收费。按照承托网上内容的载体来看,可以有收费电子杂志、收费网站、付费收,看收听、付费下载等;按照收费的方式来看,则可以有会员制、点数制和按量付费制以及包月制等。按照支付的方式来看,手机支付、在线信用卡支付、账户先存后支、充值卡支付以及银行转账汇款等,都可以做为不同收费内容的支付方式。目前的内容运营商和增值业务商直接向用户收费,和基础网络电信运营商未形成(或很少)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结算关系。增值业务商的业务发展了,流量大幅度上升,对于包月运营商而言,流量增加收入没有增加,自然是不愿意。对按流量收费的运营商而言,收入固然增加了,确又不愿意因为业务增值业务商贡献了流量而向其支付提成费。总之未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尽管如此,窄带互联网已经成功地开始了向内容收费过渡。也在开始试验建立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结算关系,试图建立生态系统。
    用户包月高速上窄带互联网,增值业务和应用业务按值收费的新体制。中国移动梦网短消息的成功,证明了建立这种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中国移动梦网业务在中国的电信运营业首先采用开放的运营模式,不但不收ICP、ASP的传输费还向他们付内容和服务使用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2001年短消息160亿条,2002年达到700多亿条。这么做的结果是吸引了众多的ICP、ASP等各种增值业务商公司参与短消息业务,使得中国移动的短消息业务快速发展大获成功。一条1角钱的短消息创造了年收入数百亿元的市场。
    如前所述,宽带业务的应用除了为用户提供一直在线、可靠、高速的因特网连接作为基本服务外,还必须发展增值宽带应用业务。今天的宽带网正在向下一代网络(NGN)演化。NGN是在IP基础上三网融合的产物,目前其首要业务还是电信业务,如与Web融合的多功能IP电话,再就是宽带网上的内容服务如互联网上的音频、视频业务——宽带交互多媒体以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其他方面的重要应用是电子商务和智能化小区及社区服务应用,也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宽带商务业务
    以上讨论的主要是面向居民社区个人用户的消费型宽带业务。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宽带商务。宽带商务是信息化引领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专业调查公司赛迪顾问在2001年3月初对中等教育、医药化工和邮电三个在信息化建设中各具特点的行业进行的调查,企业用户每月对网络应用(企业接入与增值服务)费用的承受能力基本处于1000~5000元人民币之间,而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到55%左右,这样平均下来,每家企业一年的网络应用费用平均大概为24000元左右。即使按照1000万用户的规模来计算,国内企业在网络接入等基础电信服务方面的业务规模也在2400亿元左右。
    目前机构,企业,公司的内部网绝大部分是局域网,主要的数据业务是IP数据业务。由于共享IP网的计费和结算问题没有解决,运营商主要还是靠出租专线收费。企业向电信运营商租用专线,连接自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分支机构的局域网形成专网。而在网上提供应用服务的增值业务商也要租用专线构成自己的专网。这就提高了成本。不利于流量不大的中小企业发展信息化。
5  开放平台,业务驱动——可盈利网络的关键
    运营网络要盈利关键是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形成价值链,建立电信网络运营商和宽带内容和应用服务等增值业务商合作。这种合作形式首先是以业务计费系统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用户不喜欢多头收费,最好是一个账单,目前最可行的方法是收费由电信运营商负责,因为已经有了这个系统。为此需要解决内容和应用服务提供商与运营商之间的费用结算、单据流转、用户账户共享等问题。移动短消息采用一条1角的简单计费方法,简化解决了计费系统问题。对宽带业务就不这么简单了。需要有功能强大的BOSS运营支撑系统,将各种业务计费和提供、账务、结算、统计分析、用户管理等无缝地连接到同一个系统中,在账务上实现“一单清”,在业务提供上能够快速响应,在计费上能够将所有的业务,包括:快速因特网上网、宽带交互媒体VOD、远程教育、宽带网络游戏、多功能IP电话等统一计算,在结算上实现与各个合作伙伴的拆账,在用户管理上实现“一次认证,一个账户,全网使用”。
    此外宽带增值业务要求对于不同内容、不同业务分别对待,给予不同传输服务质量保证,按照不同标准收费。这样就会呈现一个差异化市场。传统的网络通信设备在传输时并不知道传输的是什么业务,很难满足这种可赢利网络必须开展的差异化业务的需求。为此需要发展业务驱动型网络。
    下一代网络(NGN)就是以业务驱动为特征的网络,将业务从承载网中剥离出来,灵活地构建于一个统一的开放平台上。由于平台的开放性和标准性,未来业务的开发者可能是运营商,也可能是第三方,从而可以使业务的种类得到极大的丰富。
    NGN的三个特征:
    (1)采用分层的全开放的网络,具有独立的模块化结构;
    (2)业务和呼叫控制完全分离;
    (3)呼叫与承载完全分离宽带业务主要可以分为:通信业务、内容业务、电子商务和社区服务四类。其中通信业务要提供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对接。而其他几种业务则主要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Web工作模式。
    建立开放平台形成健康生态系统需要对现在的互联网从终端、接入、运营到业务四个层次进行发展演化。在现有的IP网络上建立一个覆盖运营商网络、企业网络和家庭网络等不同网络环节的“业务网”,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对基础设施进行跨越式升级,把快速增长的IP互联网应用纳入可运营、可管理、可盈利的新的电信增值服务体系。从而使运营商从容应对下一代网络服务中客户细分、利润空间、网际互联、业务创新、产品周期、服务组合等关键的挑战。
    终端平台:终端平台由各种智能化、网络化的终端设备组成,包括多媒体信息终端、网络PDA、智能电话、网络机顶盒等。为用户提供高保真话音和音乐、实时双向视频、即时消息、内容浏览和推送等多媒体通信功能。同时整合通信器配合网络和业务运营平台实现用户的认证、注册、漫游、防火墙穿越、速率自适应、服务质量保证、信息安全等增强的通信功能。
    接入平台:接入平台由业务路由器、媒体路由器、媒体网关等关键设备,以及各种有线、无线宽带IP接入设备组成。运营商通过在网络的边缘和核心的个别位置布设UAP设备,就可以在现有的IP宽带网上,根据运营和业务平台UOP/USP的指令,实时、高效地对IP业务流进行代理转换、媒体转换、访问控制、带宽保障、信息安全等深层业务处理,真正实现基于策略的网络架构。
    运营平台:运营平台为运营商提供完备的用户、业务和网络管理系统。对终端、接入设备和服务器进行端到端的全程管理,是基于策略的网络架构的“大脑”。在管理用户号码、地址、网络名、业务选择、业务定义等基本信息的同时,也记录用户和业务的实时状态,如在线状态、位置、漫游、业务使用记录、计费信息等,为业务层提供完整的底层支持。
    业务平台:业务平台是运营商为内容提供商、增值服务商和其他产业链合作伙伴所提供的开放的“生态池塘”。运营商提供包括用户资源、终端平台、网络连接、带宽质量、访问安全、客户服务、销售渠道等公用的环境和滋养,使得有创造力、有盈利模式、有客户群体的增值经营者获得一个施展和发挥的舞台。
    目前有不少公司在开放这方面的产品和软件,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6  结束语
    我国宽带网和宽带业务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是也潜藏着某种危机。包月的运营模式导致内容的匮乏,没有形成产业链和健康的生态系统。包月的低收入只能使宽带业务在其他业务补贴下勉强维持,盲目发展甚至可能产生新的泡沫。因此发展开放平台,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建立开放平台形成健康生态系统需要对现在的互联网从终端、接入、运营到业务四个层次进行发展演化。在现有的IP网络上建立一个覆盖运营商网络、企业网络和家庭网络等不同网络环节的“业务网”,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对基础设施进行跨越式升级,把快速增长的IP互联网应用纳入可运营、可管理、可盈利的新的电信增值服务体系。

    侯自强,1937年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技术专家。曾经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声学研究所所长。现任深圳科健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DSP工程中心研究员,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级技术顾问。上海、深圳信息化专家。中国网络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顾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内容来自:中国经济时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3/12/25/200312250848404375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宽带
文章标题:宽带业务开放平台和生态系统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