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若愚
昔日被热捧的网络传媒概念股信联股份(600899)而今深陷泥潭,现在该公司正在为当年的“头脑发热”付出代价。
ST信联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原持有的河南省中原有线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49%的股权已被法院拍卖,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财务管理中心以2371万元竞得,而该股权在公司的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为8205.8万元,该拍卖事项给
ST信联造成投资亏损5834.8万元,不啻雪上加霜。
冻结资产面临拍卖
ST信联表示,对于公司资产被折价拍卖以及由此带来的账面损失,公司无能为力。由于资产被冻结,公司难以主动寻找资产的买家或业务的合作伙伴。自1999年重组以来,
ST信联不再具有地方企业背景,难以获得地方政府的临危援手。
ST信联证券部人士称,公司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应对诉讼。公开信息披露,公司的诉讼、仲裁案件达13件,涉及的金额超过3.18亿元。根据公司2003年半年报,公司净资产约为2.98亿元。
由于身陷诉讼与仲裁事项中,
ST信联大多数资产均被法院冻结,导致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产整合等自救措施难以展开。公司2003年第三季度报告用“主营业务极度萎缩”的字眼形容公司的经营状况。在无力清偿债务的同时,
ST信联大部分涉诉案已进入执行阶段,被冻结的资产面临被评估拍卖的命运,而
ST信联手头的重要资产已所剩无几,如完成拍卖,
ST信联将只剩下空壳。
有线网好梦破灭
ST信联的产业和资本布局主要是在原董事长王宏声的领导下完成的。熟悉王宏声的人士认为,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王更热衷资本运作,在产业经营上有所缺欠,且对风险的控制力不足。知情人士称,在前两年传媒业投资热潮涌起,
ST信联在该领域四面出击,不仅投资有线电视网络,还曾斥资在北京、深圳建立内容制作公司,并筹办电视频道,大量的债务就是在此间形成的。
ST信联早期投资的重点是被认为朝阳产业的有线电视网络,但受国家政策制约,只充当了匆匆过客,未能进行长期经营。1999年,公司剥离钢铁资产,出资5880万元受让湖北有线电视网络49%的股权;同年,公司出资1.3亿元间接投资长春有线网络;2000年公司出资2.4亿元收购武汉讯宏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河南中原有线电视网络和山东枣庄有线电视网络两块网络资产。然而,缺乏政府支持的
ST信联在有线网络业务上并不得志。
受国家政策限制,
ST信联无法取得有线网络公司的控股权。而且,据记者了解,国内普遍的情况是,有线网络公司各投资方并未严格按照股权比例分配利润,控股的地方广电局处于强势地位。长春有线网络和湖北有线电视网络均未能按照
ST信联的意愿运作。
从2000年开始,
ST信联逐步转让上述公司的股权。日前河南省中原有线电视网络股权被拍卖,标志
ST信联在有线网的尝试告终。此后,在2002年11月,
ST信联宣布投资围甲联赛,进入体育媒体产业,这被认为带有爱好围棋的原董事长王宏声的个人好恶色彩。根据2003年半年报,
ST信联在北京信联围棋发展有限公司的投资损失超过200万元。子公司均处亏损状态
2003年9月18日,信联股份发布公告称,目前信联股份大多数经营性资产均被银行冻结,从而使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鉴于这种状况,公司仍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股东的权益可能受到损害,所以根据有关规定,特申请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
自上市以来,信联股份“事情一直不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信联股份前身是浙江二轻轧钢厂,这家创建于1958年的老企业,是浙江首家轧钢企业。1996年公司改制后发行上市,之后至1999年,公司每股收益一直维持在0.2元以上。尽管盈利能力未见衰竭迹象,但由于生产规模偏小,难免会被淘汰。
到了2003年4月,信联股份增发不成,却欠了一身债(主要为增发项目过桥贷款)遭银行集体追讨。先是被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之江支行起诉,要求公司提前归还4000万元贷款;此后,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市城东支行、福建兴业银行杭州分行余杭支行、广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西湖支行、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相继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提前归还贷款,总金额为8400万元。
中原有线网被拍卖后,
ST信联的重要资产还剩下北京金伟华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信联围棋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三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信联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这几家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难以为
ST信联的债务清偿作出贡献。根据
ST信联2002年年报,上述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57万元,-3万元,-209万元,-33万元。
拿什么来拯救信联股份。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允许再找不到答案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