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宽带通信的现实与未来

摘要: 在通信产业的发展方向上,我国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城市地区的宽带通信产业即将起飞,而农村地区尚处于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的阶段。何去何从,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和
     在通信产业的发展方向上,我国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城市地区的宽带通信产业即将起飞,而农村地区尚处于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的阶段。何去何从,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和经济上的选择了。  
 是否需要“宽带通信
 在ITU等国际组织的技术性解释中,所谓“宽带”(Broadband),意指信息通信网络中的一种接入和传输的状态,通常是指达到一定速度以上的端到端的用户连接。各国政府和电信企业具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大多数国家起初将128K/s以上的连接速度称为“宽带通信”,这一标准近期还在不断提高。从我国通信业的发展现状来看,256K/s以上连接速度的业务就可称为“宽带通信”。
 宽带通信出现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各类用户在非话音业务(数据、多媒体业务)方面连接速度和带宽的需要。其区别于窄代通信业务的主要特征是:持续连接;速度和带宽优于时间;采用多种接入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服务质量和服务等级具有较大差异。目前,正在各国商用的宽带接入技术较多,包括xDSL、Lan、Cable modem、Wlan、HFC等,在对业务进行传输处理时,主要采用基于IP协议的分组交换技术。INTERNET是一个典型的宽带通信平台,目前在全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在此,我们主要讨论互联网宽带通信服务的进展。
 建设宽带通信网络设施需要巨额投资,如果要覆盖全中国的人口密集地区,其金钱和时间耗费更大。因此,必须首先回答宽带通信的价值在哪里,哪些群体需要这种高级的服务。我们认为,与窄代通信相比,宽带通信最主要的价值在于时间的节约、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服务内容的扩展。难以想象,已经习惯了512K以上接入速度的用户会重新回到56K的拨号上网时代;同样难以想象,那些习惯了悠闲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乡村居民会因为时间急迫,而选择价格不菲的宽带接入服务。宽带通信业务的目标客户群就在于对时间和效率高度敏感的企业和人群,比如企业等商业客户、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高端个人通信用户。
 发展宽带通信还有一个基础性的前提,就是客户的主观认同和理性认识,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根据上述目标客户群的定位情况,可以大胆预测:2-3年之内,如果没有大的环境变化因素的刺激,宽带通信业务在全国人口的渗透率不会超过5%。
 那么,我们是否还需要执着地迎合宽带通信的发展方向?
 人们普遍认为,后工业时代将进入信息社会,其特征是信息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关键要素。在经济形态上,“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应运而生;在产业构成上,信息通信产业将成为支柱力量。通信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主要提供基本语音服务的窄代通信业务必然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能够提供多种融合通信服务的宽带通信业务。
 宽带通信不仅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信息沟通的功能,能够随时接入宽带网络的个人也将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和知识财富,此外宽带通信平台可以轻松提供在线教育、互动学习和电子娱乐的功能,更加有利于全体公民素质的提升。 
 宽带历史:企业的自我解放道路
 中国互联网产业不足10年的发展历史,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就宽带通信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说,基础电信运营商功不可没,它们在竞争时代迈出了一条自我解放的发展道路。
 首先,它们打造出了宽带通信的基础网络设施,包括接入网、城域网、骨干传输网和国际通信网络。随着电信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电信竞争的深化,迄今为止,中国六家基础电信运营商都不同程度拥有了自己的宽带通信网络资源。其中,有一些企业在接入网和城域网建设时借助了社会投资者的力量。
 其次,它们还不断探索出了宽带通信的业务应用方向,重点扶持了应用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并形成了互利合作的商业模式。目前,中国电信拥有了“互联星空”、中国移动拥有“移动梦网”、中国联通拥有“联通在信”等社会知名的业务应用品牌,这些正在将宽带通信服务推向社会大众。
 第三,它们还积极试验了各种宽带接入技术,根据客户所在区域、服务需求等情况,调整网络资源布局,采用合适的接入技术并迅速建立面向用户端的宽带连接。从中国国内市场运行现实来看,ADSL以及FTTX+LAN的接入手段占据了主流位置,后者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新建小区具有突出的优势。
 第四,它们与社会各方积极展开密切合作,并共同打造了宽带产业价值链。近期,中国联通和长城宽带网络服务公司签署互联网经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相互开放网络和信息资源,努力提升在宽带通信市场的位置。在政府主管部门有关政策(比如开放用户驻地网CPN试点)的引导之下,更多的社会力量正在参与这一过程。
 第五,它们使宽带通信业务成为网络运营商新的增长点。当普通个人用户逐渐适应并且愿意支付宽带网承载的各项信息服务内容之后,基础电信运营商将可以分享网络接入使用费之外的其他费用,比如信息服务费等。目前,中国国内宽带通信用户在互联网用户中的渗透率仅有不到10%左右,平均每位用户的月运营收入ARPU也在100-150元之间,预计2-3年后渗透率可以提高到15%左右,来自合作伙伴的信息服务收费可以达到ARPU的10%-20%之间。
 上述这些进展都是在缺乏整体的国家级战略、政策环境不够明朗的前提下,通过企业自身的合作努力来实现的。电信运营商以开拓市场为己任,已经走出了一条自我解放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解开宽带发展的死扣
 面向未来,中国的宽带通信仍然存在一些关键障碍,主要表现在:政府参与力度不足,缺乏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引等,而且相关配套政策也不完善,使得宽带通信产业陷于“自组织”的发展状态;宽带通信基础设施(城域网、接入网和骨干网等)在地区之间分布也严重不均,并且正在扩大窄代通信时代的差距,可能形成新的“数字鸿沟”;宽带通信设施和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充分共享,一定程度上导致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化;由于缺乏有效激励手段,下游企业的参与热情受到影响,宽带网络的内容服务优势不能有充分发挥;参与建设经营的主体较少,投入和开发力度明显不足等等。
 上述问题之中,最要紧的恐怕还是政府在宽带通信发展中究竟要发挥什么样的角色这个问题,是积极引导,还是事后监督。而要解开市场中应用不足、需求不旺、投入匮乏的死扣,还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强力参与和引导。
 明确了政府在发展宽带通信产业方面的角色,有助于迅速行动起来,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宽带通信产业跃上新的台阶。可以断定,在解决战略、体制和政策等问题以后,中国宽带通信产业将会迈向新的起点。我国拥有足够的市场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熟悉并应用宽带通信业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电信企业将获得巨大的成长机会,国家的整体信息化进程也会得到加速。在城市和乡村,宽带通信可以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发展模式,彼此相互促进,迎来宽带通信的繁荣时代。当我国的宽带通信市场用户能够达到互联网用户比例50%左右时,超越欧、美、日、韩就不再是梦想,而是可以预期的未来。
内容来自:本站原创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3/10/14/2003101409032803125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宽带通信
文章标题:宽带通信的现实与未来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