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内】中国光纤企业仍在冰点徘徊 福音要自己创造

摘要: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05年1月1日。这一天,商务部发布光纤反倾销调查结果,最终裁定美、日、韩等“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倾销和实质损害之间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05年1月1日。这一天,商务部发布光纤反倾销调查结果,最终裁定美、日、韩等“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并“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倾销和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中国光纤企业从而赢得最终胜利。

  作为通信业的第一例反倾销案,光纤反倾销调查受到了业内的普遍关注,业内人士也纷纷褒扬此举,称这是中国光纤企业第一次变被动为主动,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利益。一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可以客观地回顾,反倾销到底取得了哪些积极意义?反倾销之后国内光纤企业的现状如何?反倾销调查的胜利是否能够带给中国光纤企业永久的福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反倾销调查的台前幕后。

  反倾销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反倾销调查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它曾使一路大幅下滑的国内光纤市场价格首次止跌,给一度遭受‘入侵’重创的国内光纤企业带来了一丝转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姓名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但客观地来看,反倾销调查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至今光通信业界仍然回味着2000年时光纤光缆“洛阳纸贵”的场景,互联网的“大干快上”风潮刺激了全球数据和传输网络的膨胀,作为业务最底层的光纤网络自然获得了最强的发展动力。这样,新兴的运营商不断出现,与既有的运营商一起展开光网建设大战,光纤光缆成为当时最为稀缺的资源。而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全球光纤光缆市场迅速萎缩,国际市场疲软,北美和欧洲对光纤光缆产品的消化能力下降,中国成为产品清仓的最佳选择。而当时我国国内正值电信拆分,随之而来的整合使得先期的大规模光网络建设搁置。“内忧外患”之下,中国光通信企业在2004年愤而拿起法律武器,捍卫稚嫩的中国光通信产业。

  后来的结果表明,尽管中国光通信企业取得最终胜利,尽管国外的光纤企业被课以重税,但中国的光纤光缆市场并没有因此有大的起色。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1月,我国的电话用户达到7.5亿户,完成了由6亿到7.5亿的飞跃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增幅达到20%左右;而同期我国光通信市场的增长情况则不容乐观。据赛迪顾问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年光通信市场的增长幅度不到10%。

  企业遭遇两难

  或许2002年的泡沫破裂真正伤了全球光通信的元气。2002年,全球光通信产业走入低迷。根据KMI公司的预测,即使通信需求在未来几年会有大的增长,但到2009年为止,光通信的年复合增长率也仅仅维持在12%左右。

  作为全球光通信产业的一个缩影,中国的光通信企业在近几年也是不瘟不火。尽管光纤反倾销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从技术与产品层面,尤其是在一些涉及核心专利等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如G.652光纤、光纤预制棒等关键领域,中国光纤企业仍然在苦苦追赶。不仅如此,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目前光通信企业还面临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抉择问题,两难之下中国光纤企业如何自救?赛迪顾问通信网络事业部资深分析师李辉告诉记者,目前光纤产业还能有恢复性增长,但要实现良性发展,国内光纤企业还是应该注意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品牌创新上做文章,即要兼顾长远利益。

  作为当时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的“当事人”之一,武汉长飞在2005年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公司一位不愿具姓名的人士表示,反倾销调查是国内光纤企业团结御外的权宜之计,长远来看,国内光纤企业还是要在加强内功的修炼上做文章。另一家提出申请的企业江苏法尔胜相关人士也表示,维持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自主研发将是长远之计。有股市分析人士表示,作为光纤通信的上市公司,法尔胜是在股市上“因祸得福”的公司之一。有资料显示,申请提出后,一般投资者都认为诉方将会受益,从而使得该股在短期内呈现上扬态势。对此,该人士未予置评。

  福音还要靠自己创造

  在一次光通信研讨会上,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乔跃山处长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内的光通信市场总量有172亿元的规模,拥有广阔和美好的市场前景。但来自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光纤通信行业严重供大于求,而且令人担忧的是,经过多年的建设之后,我国以光缆为主的通信传输网也初步建成,市场再度拓展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光纤市场需求出现同步萎缩现象。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肖人龄秘书长也告诉记者,我国光缆生产企业的数量虽然已经从最高峰时的200余家减少到现在的50家左右,产业集中度大大提高,但据估计目前我国光缆产能仍然大约是市场需求的3倍。如何在低迷中寻找出路,是摆在我国光纤光缆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他进而指出,我国光纤光缆企业目前还存在一个市场地域拓展的局限性,普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国内市场,而在国际市场的开拓上表现不佳。

  李辉也表示,反倾销调查后,理论上说为国内厂商提供了五年的喘息时间。但由于整个中国市场的疲软与供大于求的整体局面,中国光纤光缆企业仍在为扭亏为盈而奋斗。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在短时间内缓解,而开拓国际市场将是未来光通信企业不二的选择。他进而指出,要开拓国际市场,就要努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强预制棒的研发和生产;注重创新,紧密跟踪用户需求,提高产品的针对性和可用性;提升品牌影响力,用综合性价比博得用户的认可。

  相关链接

  反倾销调查事件回放

  2003年7月1日,商务部应江苏中天和法尔胜等国内光纤光缆企业的申请,发布2003年第24号公告,决定自该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进口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简称“G.652单模光纤”)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2005年1月1日,持续1年半之久的“光纤反倾销案”终于谢幕。按照商务部的终裁结果,除了美国康宁免于征收反倾销税外(其终裁倾销幅度为1.51%),韩国LG电缆(现为韩国LS电缆)和大韩电缆下属的OPTOMAGIC的倾销幅度分别被定为7.01%和13.72%,产品存在倾销,将对其产品征收相应幅度的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而拒绝商务部实地核查的其他国外企业继续被课以46%的倾销额度。(来源:中国电子报)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