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回顾“十一五”中国宽带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电信宣布全面启动光网城市,将实现城市光纤化,中国的宽带网络迎来一个绝佳的发展契机,光速宽带建设让业界摩拳擦掌。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光速网络时代在面前召唤;继往开来,我们回顾“十一五”中国宽带建设的发展历程之时,更多了一份坚持和期盼!
        【讯石光通讯咨询网】中国电信宣布全面启动光网城市,将实现城市光纤化,中国的宽带网络迎来一
个绝佳的发展契机,光速宽带建设让业界摩拳擦掌。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光速网络时代在面前召唤;继往
开来,我们回顾“十一五”中国宽带建设的发展历程之时,更多了一份坚持和期盼!

         “光进铜退”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加快实施企业战略转型,优化资源配置,加大
网络建设力度,实现了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其中,宽带网络投资约1500亿,宽带端口超过1.1亿,无源
光网络(PON)内置端口超过2000万,约为2004年宽带端口的5倍。目前,中国电信在网宽带用户接近7000万
。ChinaNet骨干互联网带宽达到20T,国际出口带宽达到440G。

  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宽带需求,“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积极推进 “光进铜退”,即接入网络由
使用铜缆变为光纤的“技术革命”,共退出铜缆6500万线对公里,光纤网络实现规模部署。南方城市20M
的覆盖率由10%提高到58%,4M覆盖率由53%提高到98%,宽带接入主干网基本实现光纤化,无源光网络
(PON)宽带端口数占比24%;光纤入户(FTTH即接入带宽达到100M以上),覆盖家庭数1000万;光纤在商务楼
宇基本实现全覆盖;南方农村行政村通光缆比例接近70%,每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乡镇已经基本实现光
缆全覆盖。IP承载网络快速扩容,IP省际长途链路带宽平均17个月翻一番(快于摩尔定律的18个月翻一番
速度);2010年省际长途总带宽超过20T,是2004年的19倍。

  中国电信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的全面、大规模互通,推动了以太无源光网
络(EPON)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形成了系列化的光节点(ONU)设备形态,可满足各种场景下的网络部署需要
;同时,促进了设备价格大幅下降,设备功能、性能和稳定性在现网规模运行中得到了提升和完善。建立
了一整套完整的无源光网络(PON)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确保了光纤接入(FTTX)网络部署的有序和规范
。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无源光网络(PON)维护体系和维护规程。梳理和打通了基于无源光
网络(PON)的IT流程,全面实现无源光网络(PON)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服务能力,为全面实施“宽带
中国·光网城市”工程奠定了基础。

  宽带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电信的宽带发展为推动“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社会
信息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相关部门利用宽带网络开发了农情调度、动物防疫、农业遥感和渔政指
挥,以及根据实际开发应用的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基本农田管理等信息系统。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推进
了金融服务的创新,对形成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传统服务业的转型,信息服务业
蓬勃兴起。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科、教、文、卫等领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能源、交通运输、机械
和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等,宽带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中国宽带发展大事记:

  1999年,中国电信宽带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正式商用;

  2002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成立,我国正式进入宽带发展期;

  2005年,我国的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达到3735万户,首次超越拨号用户规模,标志着ADSL等宽带接入方
式成为用户接入互联网的主要接入方式;

  2008年,我国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跃升至世界第一;

  2009年,我国宽带接入用户规模首次超过1亿户;

  2010年,我国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达到1.26亿户。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