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立讯精密答投资者问:立铠营收增长大,大客户占比高于公司整体

摘要:立讯精密举行投资者关系活动,接待招商证券等多家机构调研。

  ICC讯   近日,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或“公司”)举行投资者关系活动,接待招商证券等多家机构调研,接待人员董事长、总经理 王来春,首席运营官 李斌,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黄大伟,财务总监 吴天送,会计机构负责人 陈会永,通过电话会议进行。

  2021 年度,立讯精密实现营收入1,539 亿,同比增长 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71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14%。其中,消费电子领域,2021 年营收同比增长 64.56%;在通讯领域,2021 年营收同比增长 44.32%,公司在数据中心、基站、射频等方面都呈现较为高速的成长;在汽车领域,汽车产品业务同比增长 45.66%。公司 2021 年度毛利率为 12.28%,较 2020 年下降 5.81%,主要受材料和产品结构的影响。

  2022 年第一季度,立讯精密实现营收415.99 亿元,同比增长 97.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03 亿元,同比增长 33.63%。营收和获利均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成长,成长的动能来源主要是:(1)公司全体同仁不断努力,使疫情对生产及运营成本的损耗降至最低,新老产品进展顺利;(2)立铠的融合进展顺利,经营成果大幅度优于上年同期;(3) 2021 年部分需求因市场缺料递延至 2022 年 Q1。公司整体营收增长较高,但利润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新并购子公司某一款产品的材料成本占比较高,这款产品收入大概 120 多亿,利润率较低,但从 ROE 角度来看这款产品表现没有不好,故整体利润率来看仍受到一些影响。

 以下为本次投资者活动部分问答内容整理:

  1、非常高兴看到公司一季度这么亮眼的成绩,请教一下去年收入和利润的差异。下半年立铠收入增长非常大,主要原因是?

  立讯精密:财报上并无特别注明客户产品,这是基于商业契约精神不能做详细的说明。从目前的情况看,立铠大客户占比高于公司整体大客户占比。除了大客户占比高以外,立铠在单一产品的营收贡献占比较高,且产品销售单价与材料成本也较高。立铠从去年开始才相对大规模地服务客户,因此,立铠去年上、下半年的比例与消费电子 3:7 或者 1:2 的比例不太协调。

  从今年开始,立铠的表现会与消费电子整体趋势较为接近。去年呈现出的“喇叭口”状态在今年会变得相对平均,符合我们对消费电子大概趋势的理解。

 2、若客户出现转移调整,越南等海外生产基地产能否承接客户 NPI 的转移?

  立讯精密:针对消费电子领域,目前已有的产业转移是客户基于关税变动、部分地区供电限制及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而作出的考虑。如果单纯从关税角度来看,客户 NPI 的需求并不强烈;但部分地区供电限制及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将不可避免地带来 NPI 需求。作为板块的领头羊,公司有能力也有信心为客户排忧解难。

  过去的消费电子产业主要依托经验主义解决问题,而如今产品设计与落地的模块化已十分清晰,公司于不同的新模块中坚持创新,满足客户在新产品中的开发需求,以持续提升在市场中的自身竞争力。立讯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 OEM 与 ODM 龙头,将会加快准备海外的 NPI 工作。

  可以预见的转移趋势在消费电子领域首先会发生在与中国临近的越南、印度、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至于欧美地区目前尚未可见。

  对于通讯电子领域,即便不存在疫情或供电的问题,客户基于对政治等各类因素的考虑,通讯行业往外走的趋势也不可避免。因此公司对在海外设立通讯产业 NPI 以及制造基地也均有布局,布局成果能与汽车产业实现共享。

 3、如何看待产业转移过程中对于行业整体供应格局产生的影响?公司有何整体应对策略?

  立讯精密:以印度举例,对于不同品牌而言区域诱因不仅体现在生产力单价的相对低廉,还包括市场的内需增长、政府积极招商引资等原因。因此无论是今天的越南或是明天的印度,转产的诱因对行业整体都会产生影响,机遇与挑战将留给做足准备的厂商。

  4、公司去年下半年电脑互连与连接器板块的增速为历史新高,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有归类调整所带来的影响?

  立讯精密:主因是立讯并购子公司,而子公司品类与公司原有品类在占比上有不同区分,整体来看发展趋势并没有较大变化,主要系并入的子公司在电脑品类具有一定规模,属于正常累加后形成的较大增幅。

  5、对于智能手机业务的发展和盈利展望说明?

  立讯精密:对于智能手机业务中的任何整机或新产品来说都存在喇叭口的概念,前期投入较大,但只有较小的产出,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相对平衡,这样的投入和产出状况是比较正常的。

  去年,公司在新产品上的业绩如预期,小额亏损为正常情况。尽管 2021 年度受外部压力影响较大,未能实现盈利,但今年一季度不仅优于去年,更优于预期。公司对团队表现十分满意,对未来 3 至 5 年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希望团队能实现自我及其他平台领域上的超越。

  6、请问对比 2022 年与 2021 年,公司对全年展望的信心是基于新业务的放量,还是成长空间受到 2021 年产品出货递延的因素影响?

  立讯精密:整个年度成长,与公司“三个五年”战略布局有同质性,即在计划时间内达成高效能的目标产出。公司通过不断推动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及现有产品优化,在把握老客户新产品、老产品增量的同时,实现老产品质量拓宽。今年一季度成长中确实有部分递延增量的影响,但仅在 3%左右,因为消费产品不属于生活刚需,需求存在于消费者能力余裕时。所以今年整年成长组成除前瞻性布局的新产品落地外,更多是基于现有产品的质量优化。

 7、上述前瞻性布局的新产品业务在年度业务增长中是否有占比?

  立讯精密:以今年一季度为例,业务增长受递延增量部分影响极低,仅在 3% 左右,今年的增长侧重点主要在于去年产品的延伸。

  8、怎么看待与规避如以往消费电子产业链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出现的类似于跑冒滴漏的现象,即 ROE/ROIC 出现区域性下行的情况?

  立讯精密:公司现有海外的产品线都处于成熟的业务模式与管理模式之中,对公司而言挑战并不是特别大。公司拥有丰富的对外贸易经验,上下同仁无论在客户业务端、产品端或是运营端的国际化语言要求及国际化思维要求都可以适应国际化带来的挑战,且谋定而后动,公司在每次迈步之前,都会预先做多次费用测算及沙盘预演,当所有事项都有支撑点时,才会踏出这一步。

 9、以目前在海外投资回报的 ROIC 为例,国际与国内相较哪个会更优秀及如何看待其未来趋势?

  立讯精密:这两者之间不能单纯从指标上去对比其差异,参看海内外财务指标时,可能会出现海外指标优于国内指标的情况,这是受大环境因素影响,国内较海外风险相对可控,所以公司在做商务规划时,基于平衡风险方面的综合考虑,倾向于将“稳定”布局在海外,“弹性”留存在国内。

 10、公司在产业转移的布局上有无考虑到国内原有产能的利用?

  立讯精密:对存量市场而言,当企业进行海外产能扩充,势必会与国内已有产能此消彼长。因为当进行海外产能扩充时,企业将面对海外成长成本与国内成熟产地及人力的浪费,这种情况对一些负增长、无增长或者增长很小的企业而言压力非常大。

  对于立讯而言,该问题在未来 5 年内比较好吸收。例如公司汽车线束业务未来计划在国内建造工厂来覆盖产品需求,在此过程中,公司将原有的消费电子生产基地向汽车线束方向转变,这种对于市场的挑战,大部分企业会感到承压,但对于高速成长的企业则相对会好些。因为在转换过程中,公司现有成熟的消费电子员工、干部以及场地都可以利用起来。单从产品面来看,线束从零开始也带来了很大挑战,但是从公司角度,可以通过与客户沟通协调来解决问题,因此公司并无过度考虑。

  公司需要扎实稳步地前进,在传统能源、智能电动车或者更多领域内,孵化新产品都需要不低于 5 年的时间,所以勤恳、务实地前行是企业前进的原动力。

  11、对于年报中员工的人数,还有过去 5 年的人均创利金额,基本上人均创利金额在 3 万元左右,或者 3 万-4 万之间徘徊。假设未来 5 年立讯能够保持 30%的净利润增长,业务非常强劲,按照过去人均创利的水平,我们管理的员工数将会达到 80 万的量级,80 万这个量级也是达到了全 A 股上市公司最高的人数量级。从这方面来讲,管理的挑战是非常大的。未来是否会由于自动化导致人均创利有大幅提升,从而使得我们的管理难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即便是达到 80 万的人员,包括刚才讲的可能要在海外转产一些产能,海外的员工也会包含在里面,这样的管理难度如何来解决?

  立讯精密:不可否认,几十万人是不好管理的,所以需要制度来协助。公司 2021 年人数约 22.8 万,2020 年约 17 万,去年利润还是受到部分大环境影响,但是从营收规模来看,如果未受大环境影响,公司人均产值提升幅度还是会比较大。未来不论是立讯或其他企业,都会朝此方向不断优化产业和自身能力。

  此外,公司现有产品,无论在消费电子、通信、汽车或者医疗相关市场,都有较高同质性,对于管理边际线而言,相对难度主要在于宽度和深度。因此在我们第一个,甚至第二个五年计划内,我个人未感觉到需特别忧虑。但是我们有做一些调整,在沿海地区侧重于开发及 NPI,在内陆地区更多的是量产,把厂区规模缩小,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或优惠的资源,去实现在地化员工的服务。我们内地有很多员工工作达到 10 余年,这些都是比较稳定的支持。

  12、2021 年年报和 2022 年一季报来看,净利率是 5%左右,跟过去比较长时间的净利率在 8%左右相比,其实是有一定差距的,您前面介绍一些并表的原因,还有其实更多的一些业务可能是在投入期的状态。从中长期维度来讲,您觉得立讯的净利率水平是朝着例如 5% 以及更高增长,从而维持 25%左右的 ROE 水平,还是说现在由于部分业务在投入期,公司人均创收是在增长的,但利润端暂时还没体现出来,其实在未来人均创利会提升,未来长期来看,可能净利率会回到利润 8%左右,毛利率也会回到过往的水平,而不是说是会做利润更薄但周转更快的业务?

  立讯精密:公司所有延伸性的产品,其经营状况的极限是维持目标,众多产品表现比以往更好。部分子公司可能在去年的报表上面利润贡献没有超过 10%,现在没有办法跟大家作进一步的拆分,但公司内部部分老的 BU 是值得肯定的。公司延伸性产品的经营状况都是比自己的过去好,而新产品是比同业好。

  对于利润率表现从 8%降到 5%左右,一季度的产品中约 120 亿的产品利润率较低,但是其实际上的表现还是会比别人好,比以前的自己好,尽管拉低了整体利润率。在商业机会的选择上,我们会更多的选择对市场有帮助、对 ROE 有帮助的,而不会过多的去考虑到整体净利率由 8%降到 5%。我认为目前看到的基本是我们能接受的大方向的底线,如果更低的话,我们会慎重考虑。

  13、公司从 2021 年第三季度开始,资本开支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这部分增加的原因是对应今年的新产品,还是说更远期的规划?

  立讯精密:资本开支的增加与公司并购的子公司有较大关系,这也是主要的原因,其次为公司部分新产品在原有市场上的投入,预计会持续到今年上半年。其他例如智能移动终端显示模组、系统封装产品、智能穿戴产品以及摄像马达等产品,预计会在接下来几年内仍保持高速成长。总体而言,公司成熟产品部分的资本支出到今年上半年基本可以缓和。至于汽车及通信领域,其资本支出压力不会特别大。

  14、公司会不会因自动化程度高,反而在市场销售状况差的时候影响盈利?

  立讯精密:一些单品类的产品会受到这样的挑战,当其表现不佳时,有些自动化模组会变成阶段性负担,这是不可避免的。目前自动化的普及不在于技术,而是产品的生命周期与价值。当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时,其自动化的价值就不高,公司会尽量使用简单的辅助模组去实现,以减少不稳定的冲击,特别是针对第一代产品时,我们会格外谨慎。

  15、公司汽车业务目前是以线束、连接器等产品为主,而通过与奇瑞的合作可以帮助公司拓展到更多 Tier1 产品的机会,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立讯精密:公司还有很多产品需要从 0 到 1,再从 1 到 10。从 0 到 1 需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有一个可以共同预研的平台,而 1 到 10 则是指如关系到人身安全的重要终端产品出来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可以在整车上发挥,目前公司至少在商务层面排除了障碍。未来,公司 Tier1 的发展将不仅限于奇瑞,通过与奇瑞这层关系,使得我们 Tier1 产品从 0 到 1、从 1 到 10 的过程会更方便,公司也将积极寻求更多的商业机会。

 16、公司在系统化封装业务未来可能会做进一步的规划,是否意味着未来公司在半导体封装制程上有所业绩贡献?公司对于这样的商业机会是基于什么考虑?

  立讯精密:在公司第二个五年和第三个五年计划中,主被动元器件是公司一定要把握的机会。无论是汽车、通讯或是消费电子,硬件方面的产品线我们相对比较完备,而相对门槛更高的,则是主被动元器件的相关环节。对公司而言是跨领域,我们不排除会用外延方式去布局和把握。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做这方面的市场调研、评估与洽谈,因为存在很多诸如时间、选择方式等变化,因此目前暂无明确的时间表,但我们对于公司未来的规划是很明确的。

  17、公司 2022 年切入到通信服务器的整机 ODM 环节中,请问可以给客户提供哪些更有优势的服务?

  立讯精密:首先从产品的优势来看,除了三大件以外,大部分料件我们都能支持,例如 Cable/Connector、CPU/DDR/High Speed 相关的 I/O 以及 Internal 相关,价值量总计约 8,000~12,000 元。在数据中心领域,客户并没有把它当作终端商品,而是当作一个大的部件,因为相关设备本质上是基于客户需求而深度定制开发的,所以这与我们一贯的商业逻辑是相吻合的。目前国内服务器市场是国内企业的机会。我们的优势在于团队非常优秀,“老酒装新瓶”,在研发团队加入后,公司整体平台能快速协助团队发挥,另外,深度的垂直整合能力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

  王来春董事长在本次交流会中表示:在未来“第二个五年”和“第三个五年”,公司确实会有新的切入点,我们看好主被动元器件相关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做了充足的调研及准备。在 SiP 及 MiniLED 上面的优秀业绩相信很快能得以呈现。关于立讯为什么不做二季度的预测。因为我们将近 60%产能在华东实现。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客观来讲目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第二,微观来讲我们也是困难重重,但我们也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帮助。现阶段整体经营状况受控。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