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MSTP毕竟短暂,RPR才是永远?

摘要: MSTP毕竟短暂,RPR才是永远吗? 用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成良的话说:“这显然是一个片面的观点!由于对TDM业务的滞后,且其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RPR
    MSTP毕竟短暂,RPR才是永远吗?
 用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成良的话说:“这显然是一个片面的观点!由于对TDM业务的滞后,且其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RPR目前的市场发展并不尽如人意;MSTP则是各种技术的集大成者,网络继承性好,前不久又进行了不同厂家设备的互联互通测试,事实上,在目前的城域网领域,它的作用还是无可替代的。”
 但这位业内人士的观点似乎又有些道理。作为一种新技术,RPR弹性分组环集成了IP、以太网、光纤环网等技术的优越性,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很多数据设备制造厂商以及运营商都对其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大有赶超MSTP之意。
 RPR的三种“存在”
 今天,互联网上数据通信量正在呈爆炸式的增长。为优化在环形拓扑上数据包的传输,一种全新的IP承载技术———RPR(Resilient  Packet  Ring)弹性分组环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一方面吸收了以太网技术的优点,经济、灵活、扩展性好;另一方面兼容SDH的优点,如对延时和抖动性能严格保障、可靠的时钟和快速保护功能等,适合城域网骨干层、汇聚层的组网等。
 据张成良介绍,目前RPR的具体实现方案主要有三类:RPR单独使用,在数据通信中使用RPR,以及在MSTP中内嵌或外挂RPR。其中,独立的RPR方案主要适用于IP城域网的接入层和汇聚层。有些厂家将MPLS技术、CWDM技术、电视视频广播技术等与这种独立的RPR糅合在一起,从而提供面向IP优化的宽带多业务解决方案。还有些厂家推出的基于2层的RPR产品具有很强的组网能力,可用于小城市中IP城域网的核心层。
 在数据通信中使用RPR即基于路由器的RPR实现方案(这种RPR的速率较高),主要应用于IP城域网的核心层和汇聚层。它可以看作是对现有路由器组网的一种优化,在节省光纤资源的同时,大大加强其保护性能。而基于MSTP的RPR实现方案,实际上是在MSTP的环网带宽上划分出独立的通道来支持RPR技术,从而降低系统对GFP通道数量的要求。
 RPR“德比”MSTP
 事实上,在MSTP的基础上RPR又往前迈进了一步,但RPR目前还没有MSTP“平民化”。
 络明网络中国区技术部经理苏贤刚告诉记者:“MSTP是多业务的传输平台,但同时也是多种传输设备的组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组合只是量的累积,而非质的吸收。RPR则不然,它从根本上兼容了各种城域网技术的可取之处,并进行了质的优化。”
 与苏经理的观点不同,另一位业内人士这么认为:从对TDM(话音业务)的传输上看,RPR弹性分组,对话音的传输有很大的局限性,而MSTP既能传输话音业务,又能承载数据业务;在网络的继承性上,MSTP对现网的融合力强,RPR还存在很多问题;此外,RPR的标准化进程一直争议颇多,迟迟未果,MSTP则不存在标准化问题;RPR一直宣称的成本低廉到今天也并未显出多少优势。
 当然,评价技术的好坏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哪种技术更符合网络的发展和融合。
 发展的两大“拦路虎”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RPR话音业务的局限性似乎成了该技术的硬伤,一些厂商试图回避,而运营商却紧抓不放!
 有数据显示,现有城域网的数据业务流量虽然增长较快,但仍未超过话音业务。因此,在目前的网络中,一种不支持TDM业务的技术,无论其数据传输多么完美,发展受限都在所难免。
 另一个制约RPR发展的是迟迟不见分晓的标准化进程。虽然IEEE802.17工作组从1999年就开始对其进行标准化工作,但大量设备制造商的参与,标准制定中争议颇多,目前仅有草案问世。
 据记者了解,由于运营商一般都希望采用具有成熟、稳定标准的技术以保证互联互通,RPR目前也只是在网通及一些企业专网上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MSTP发展历程
 MSTP技术发展的最终趋势是在充分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的同时能基于业务流提供QoS。以此为基础,MSTP技术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于SDH的第一代MSTP
 MSTP的概念首先在北美被提出,称为MSPP(Multi-services  Provisioning  Plat-form)。在最初的应用中,MSTP设备提供配置支持PPP  EOS映射的板卡和以太网中继透传,并提供50ms环路保护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Internet的稳定性。
 第二阶段:基于SDH的第二代MSTP
 随着Internet流量的发展,基于点到点透传的第一代MSTP解决方案很难降低Internet组网成本,而且PPP/ML-PPP面临很大的性能问题,因此提出了第二代MSTP解决方案。
 在这种解决方案中,通过配置支持802.3以太网交换的板卡达到Internet业务的低成本接入和汇聚,省却了ATM板卡的协议开销。X.86、GFP技术提高了分组映射效能,LACS、VCAT则大大提高了通路调度的灵活性。
 第三阶段:基于SDH的第三代MSTP
 随着数据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对带宽和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传统以太网交换逐渐显示出其弊端,且不能充分利用SDH平台的带宽。
 通过在现有SDH平台上外挂RPR设备,组成RPR环网;或者在SDH设备上配置支持RPR交换的板卡组成RPR环路,从而大大提高了SDH网络在支持数据业务方面的能力。同时在RPR设备或板卡群路方向支持GFP、VCAT、LACS等技术,具有通路配置的灵活性。
 第四阶段:基于RPR的下一代MSTP
 经严格计算发现,当数据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率等于或高于25%—30%时,基于RPR分组平台提供的混传网络相对与第三代基于SDH的MSTP具有成本优势。
 在基于RPR的MSTP解决方案中,通过RPR结合MPLS协议、时钟同步协议,从而可以支持全业务,并可构建基于环形拓扑结构的网状网。在物理层,则可采用RPRoE,让RPR直接跑在光纤上,从而大大降低了RPRoSDH的群路组网成本。
内容来自:通信产业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3/10/20/200310200840535000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MSTP
文章标题:MSTP毕竟短暂,RPR才是永远?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