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信通院发布《全光运力研究报告(2022年)》

摘要:算力和运力等作为支撑“数据”发挥生产力价值的关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连接用户、数据、算力和应用的桥梁,以OTN等为代表的全光运力技术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坚实底座。

  算力和运力等作为支撑“数据”发挥生产力价值的关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作为连接用户、数据、算力和应用的桥梁,以OTN等为代表的全光运力技术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坚实底座。各类新应用不断涌现催生数据及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为全光运力带来了更大需求和挑战。立足支撑算力调用、使能应用发展、赋能行业转型,亟需分析全光运力需求,探讨全光运力未来目标架构,充分发挥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安全可靠等原生优势,并进一步向泛在覆盖、灵活敏捷、智能管控和绿色节能等重要方向发展,推进全光运力技术创新、强化标准服务于产业规模化应用,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长期深耕光通信技术与业务应用研究领域,在光通信网络技术、业务能力开放与资源管理等方面有深厚积累。为助力各界深化对全光运力新概念的认知,引导行业伙伴推动核心技术与产业协同发展,繁荣全光品质运力新生态,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编制了《全光运力研究报告(2022年)》,并于2023年2月15日在厦门召开的第二届“千兆城市”高峰论坛之“全光品质运力高峰分论坛”上发布。

  报告立足数字经济发展对运力的需求、全光运力提供的核心作用,研判全光运力面临的三大需求,探讨全光运力未来目标架构,在此基础上剖析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安全可靠、泛在覆盖、灵活敏捷、智能管控、绿色节能等七大典型特征,初步构建全光运力评估指数,建议产业各方协同推进全光运力技术和应用创新,构建多维合作新生态,加强标准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核心观点

  1. 算间互联、用户入算和运力管控为全光运力提出新的需求

  在算间互联方面,数据中心带宽的大幅增长、新兴算力业务特征、算力中心布局带来的变化,为算间互联提出了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和高效协同的需求。在用户入算方面,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全光运力接入能力、高安全低时延的运力保障、以及灵活敏捷的运力资源调度能力。在运力管控方面,需要具备跨区域大规模网络管控能力,实现与算力资源的协同管控及全光运力的资源智管。

  2. 面向七大发展方向,构建3×3网络架构

  面向新型算力承载需求,全光运力应向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安全可靠、泛在覆盖、灵活敏捷、智能管控和绿色节能等方向发展,整合光缆层、转发层、管控层三大层关键技术,通过“光网关”、“光调度节点”和“光锚点”三类功能节点实现网状互联,构建覆盖城市、区域和全国的“1ms”、“5ms”、“20ms”三级时延圈架构,实现各级算力资源的灵活互联和用户高品质应用入算。

  3. 持续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光运力高质量发展

  全光运力面向未来演进和转型,需要光缆层、设备层、网络层、管控层一系列技术和产业化支撑,为了更好的引导全光运力发展建设,有必要建立一套评估体系,从全光运力的规模、覆盖、质量、效能四个维度开展深入评估,逐步构建全国、区域和地市的全光运力服务质量监测体系,以“测”促“建”,以“测”促“用”,有效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目录

  一、 全光运力发展背景

  (一) 运力协同支撑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二) OTN全光技术构筑运力坚实底座

  二、 全光运力需求特性

  (一) 算间互联:超大带宽、超低时延、高效协同

  (二) 用户入算:便捷接入、安全可靠、灵活敏捷

  (三) 运力管控:跨域大网管控、算网协同、资源智管

  三、 全光运力目标架构

  四、 全光运力关键技术

  (一) 超大带宽

  (二) 超低时延

  (三) 安全可靠

  (四) 泛在覆盖

  (五) 灵活敏捷

  (六) 智能管控

  (七) 绿色节能

  五、 全光运力评估指数

  六、 全光运力未来展望

内容来自:中国信通院CAICT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23/02/17/20230217090337693338.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全光运力
文章标题:中国信通院发布《全光运力研究报告(2022年)》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