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盘点2004年光通信市场 三大热点撑起光通信的明天

摘要: &nbs

 
                                             孙杰贤


  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电信商业模式已形成颠覆之势,曾一度风光无限的光通信市场依然没彻底走出困境,当家小生——SDH技术也正处在一个洗心革面的非常时期;我们不禁感叹王者何时归来?

  回顾我们即将告别的2004年,我国光通信市场总体上处于平稳、健康的发展期,没有网络游戏的火辣,没有3G的喧嚣,而更多的是从容与理性。虽然我国光通信市场依旧无法彻底摆脱困难的局面,但也取得的不少可喜进展。从运营商这方面看,ASON正在紧锣密鼓地试验中;ULH系统已经走出试验的层面,正期待着商用;FTTP/FTTH已呈现出上升的势头;MSTP是今年光通信市场的最大亮点,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推出,还是商业部署都全面开花。IDC(中国)预计2004年中国光网络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1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2.7%,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城域光网络的建设。

  要说2004年的光通信市场还给我们留有什么遗憾,IDC(中国)通信研究部高级分析师武益群认为,一个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我国的FTTH特别是PON市场总体发展滞后,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另一个是由于需求尚未显现,相关产品不多,导致ASON和ULH市场的进展程度依然不尽人意。

  信息产业部规划司钱庭硕副司长指出,对于光通信技术,要继续积极地跟踪、研究,科学决策;展望光通信市场的发展,依然主要有ULH、ASON 和MSTP三个热点。IDC(中国)预计2005和2006年中国的光网络将迎来一个新的建设高潮,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200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主要动力来自3G网络引发的骨干传输网建设和宽带城域网的持续发展。

  ULH系统迎面走来

  毫无疑问,光长途网将继续朝着超大容量、超高速率和超长距离这三个方向发展。从全球和我国的应用情况来看,随着DWDM技术的成熟,容量和速率都不成问题,对于运营商来说,尽量减少中继站的数量,控制并降低成本才是首要的。因此,光长途网今后的发展重点是超长距离的实现,这同时也符合IP数据业务落地距离远的特点。在长途传送网领域,技术选择上没什么争议,与可配置OADM技术结合的ULH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才是长途网最佳的选择,也将是运营商下一轮长途骨干网建设的内容。

  ULH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不仅降低了运营商的系统成本和运营成本,也优化了网络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容能力。此外,通过与可配置OADM技术结合,可以在实现长途快速直达的同时,在中间节点透明上下业务。未来的智能光网络要求光传送层必须具有超大的吞吐容量,而ULH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成熟和商用是迈向全光网络重要的一步,也是未来全光核心网络的主要支撑部分。在幅员辽阔的我国,ULH系统更具实际意义,是各大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致力发展的项目,这一点业界是没什么争议的。

  带宽流量持续呈指数增长,而我国光长途网目前的容量已接近饱和。烽火科技集团高级顾问、总工程师毛谦表示,ULH系统应用前景十分明朗,预计2005年ULH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建设将重新开始。而且华为、烽火等国内厂商已开发出了成熟的ULH系统,ULH正自然而又平静地向我们走来。

  下一代光网络剑指ASON

  骨干网上的数据业务已大大超过语音业务,由于以IP业务为主的数据业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因此对网络带宽的动态分配和智能管理的要求是十分迫切的。作为基础网络,光传送网必须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加灵活的网络拓扑,并能实时地反映网络拓扑的变化和业务扩展的需求,以有效支持未来的创新业务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大容量交叉能力的ASON技术便浮出水面并正在逐步走向应用。

  虽然ASON在标准和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完善,但它是光网络演进的必然方向,目前国内包括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在内的几大运营商几乎都展开了ASON网络的试验或试验性部署。在日前举行的APOC2004亚太光通信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电信网络规划处副处长吴伟表示,实现网络智能化的核心是创造一种UMSN(unified multi-service network),在不远的将来提供可支持各种用户本地业务和现有技术的服务。他同时指出,2005年ASON将被引入,OXC将首先在核心节点实现,ASON逐步从核心到边缘。中国网通研究院副院长唐雄燕博士指出了引入ASON要注意的三大问题:

  1.如何使ASON合理地与传统网络衔接,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解决方案。对传统光网络设备,主要存在两种向ASON的升级方案,一是对每个设备增加智能控制单元,这种方案需要对每个设备的软、硬件进行复杂的升级工作,技术上有一定难度,而且不经济;二是对网管系统进行升级,使它成为具有智能的集中控制平面,原来的传送网络就成为ASON网络中的一个集中控制域,但网管系统的升级能力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2.如何平衡人工管理与智能控制之间的关系,尚需在实践中探索。智能功能的引入意味着将减少人为干预,网络可靠性将不再仅仅依赖完善的操作、维护与管理流程,而是要依赖智能软件的可靠性,将作为整个通信网底层承载平台的传送网的控制权完全交付智能控制软件不能不令人有所顾虑。

  3.智能光网络标准和协议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UNI、NNI等接口标准仍在发展之中,不同厂家的智能光网络设备还不能很好地互通,这都将妨碍智能光网络的推广。

  武益群认为,ASON明年仍将处于一个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合作试验的阶段,不会有实质性的商用部署,毕竟全光网络离我们还稍显遥远。

  MSTP将何去何从?

  城域光网络是业界对于下一代光网络争论的焦点所在,这也是传统SDH光网络面临挑战最大的地方。与长途骨干网不同,城域网的业务范围不仅有话音,还有数据和图像,是全业务网络,需要支持各种客户层信号,而且要能很快地提供客户层信号所需的带宽。

  明年依旧是宠儿

  新一代的业务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面对激烈的竞争,运营商必须有能力向用户提供多业务服务,需要利用多业务传送平台实现各个网络在接入层和汇聚层的 “融合”,以保持和吸引用户,但传统的SDH设备主要是根据TDM语音业务传送需求进行设计的,并不具备综合接入和数据业务的汇聚能力,也不能为不同业务流提供不同的传输服务等级和向用户提供SLA服务。MSTP的出现解决了传统SDH设备目前所遇到的诸多尴尬,同时后向兼容了大量的既有SDH设备,延长了SDH技术的生命力。武益群认为,由于技术成熟,设备价格合理,而且迎合了目前业务发展的需求,2005年MSTP将依然会是运营商的重点部署对象。

  但是,既有的MSTP平台主要是以我们熟悉和信任的SDH为基础架构的,把SDH帧作为通用的传输格式。在目前带宽流量不是很大,而且分组数据业务所占比重也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这种架构可以令人满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随着带宽流量的急剧增大,特别是分组数据业务所占的比重增大,这种架构带宽效率低下,开销处理复杂的顽疾将会暴露得更加明显,难堪重任。因此,对于MSTP的未来命运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命运之一:还活着

  有人提出对SDH帧格式进行改造使之能够对动态分组数据包进行最佳传输,目前来说,这种设想实施起来会非常困难,也不太现实。一贯打着“新想法,新通信”大旗的UT斯达康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一个下一代MSTP平台模型,这个模型大体是这样的:在内嵌二层交换、RPR和MPLS的基础上又内嵌了EPON(UT认为内嵌EPON是传统MSTP平台的一个很好选择);此外,单独加入一块RPR/MPLS板卡,以解决数据业务的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传统MSTP将面临的问题;最终的业务流量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裸纤或WDM进行传输;并引入ASON。而作为第一个提出MSTP概念的思科认为面向IP业务运营MSTP的演进方向是这样的:双平面端到端智能化、集成DWDM、向智能光网络发展、向CC-MSMP-O发展(CC:电信级;MSMP:多业务多协议;O:Optical)。

  无论是UT的下一代MSTP平台模型还是思科的发展思路,都可以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如何有效地控制运营商最为敏感的成本问题是下一代MSTP平台所必须考虑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MSTP平台如何才能真正摆脱“仅是量的积累而无质的吸收”这个问题的困扰。

  命运之二:被取代

  当然,还有一种命运传统基于SDH的MSTP平台会被其他技术取代。

  随着WDM逐步走向城域网,被基于WDM的MSTP平台所取代。基于WDM的MSTP平台具备波长可扩展性,容许提供以波长为透明的基础业务,也可以灵活地传送任何协议和格式的信号而不受限于SDH格式。此时,传统的MSTP平台将彻底被挤到边缘汇聚层或者接入层,这时候也许称其为MSPP或MSAP更为合适。

  同时不可排除MSTP平台被城域运营以太网所彻底取代的可能。在以前,无论在城域还是广域,SDH技术都是以太网技术所无法逾越的一道槛,更谈不上取代。但时过境迁,以太网技术以其廉价、简捷、速度、标准化等优点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除了万兆以太网和城域以太网技术,运营以太网的概念今年又进入大家的视线,目标直指SDH、ATM等传统电信级技术。运营以太网具备5个主要特点:扩展性、保护性、硬性的SLA、TDM支持以及提升的服务管理。对于SDH来说,运营以太网是可怕的,尤其在城域层面。

  互联网和IP技术对传统电信业务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据统计,我国的省级骨干网上以IP为主的数据业务带宽已经5倍于TDM语音业务。就在几年前,我们可能还对“everything on ip”的提法无动于衷,但在今天你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IP的力量所在。因此,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必须更多地考虑以IP为主的数据业务的传送和处理,唯有满足日趋多媒体化、宽带化、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业务需求,光通信市场才有可能尽快重拾昔日的王者之风。

  
----《通讯世界》 
 

内容来自:本站原创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4/12/29/2004122909034703125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光电子
文章标题:盘点2004年光通信市场 三大热点撑起光通信的明天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