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深陷“重组”绯闻 中国联通下一步战略解析

摘要: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王宁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中国联通用户流失量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移动用户出现饱和,当前移动手机使用已经非常普及,联通发展的空间出现缩小;移动通信市场正逐渐达到饱和状态。”

  ICCSZ讯   据统计,中国联通今年上半年除1月净增了8万移动用户以外,2~6月平均每月流失百万以上移动用户。移动用户总数从2.99亿减至2.893亿,总计流失979.1万移动用户,这半年的用户流失率达到3.27%。而与联通形成对比的是其他两家运营商,2015上半年,中国移动新增移动用户约860万,中国电信新增582万。

  联通市场部副总郭军在近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这半年流失千万用户的原因主要是移动通信市场饱和、成本压降等产业政策影响、联通转型阵痛。

  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王宁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中国联通用户流失量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移动用户出现饱和,当前移动手机使用已经非常普及,联通发展的空间出现缩小;移动通信市场正逐渐达到饱和状态。”根据工信部2015年初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全年全国移动用户数增长1.3亿;2014年,全国移动用户仅增长5200万;而201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累计增长仅500万,增长量不足去年同期的20%,由此可见,近几年移动用户增长速度确实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实名制”、“提速降价”以及“营销成本压降”等规范市场发展的政策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影响。关于“实名制”政策,2013年7月工信部出台了《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2015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又联合印发了《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今年年底前90%以上的用户进行实名登记。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联通作为三大运营商中社会业务渠道发展比重最大的企业,实名制对其移动业务发展所造成影响也将是最大的。

  关于“提速降价”要求,今年4月14日的一季度经济座谈会、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两次提出降低网费和流量费。中国联通对此提出5项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固网宽带接入速率、手机移动端上网速度,降低固定宽带资费、移动宽带资费、固定宽带和4G融合业务的总体费用。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联通移动宽带数据流量综合单价较2014年底降幅已超过20%。

  关于“营销成本压降”指标,2014年下半年,国资委给三大运营商下达了“营销成本压降”指标,三大运营商大幅削减成本,甚至取消终端补贴政策,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联通包含终端补贴在内的销售成本减少达到36%。

  王宁远指出,“实名制”、“营销成本压降”等政策,刺破了联通的业绩增长泡沫。据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几年的增长都存在泡沫,部分用户增长其实并不是真实的用户,而是企业员工为了完成指标而造出来的,电信市场要回归理性就必须抛弃这些用户增长的硬性指标。这种泡沫的破灭,也有好的一面,因为至少中国联通以后在发展上可以减少很多负担。”

  此外,中国联通自身在预估4G业务发展时也存在问题,王宁远表示:“联通对4G判断失误,公司在4G业务发展初期没有积极推进,而在真正进入4G时代后发力已晚,许多4G潜在用户都被移动和电信抢占。”

  “这样的用户流失短期内对联通的业绩将产生严重打击,但从长期看有利于倒逼联通转型。‘实名制’政策能够更好地真实地反映出联通的业绩情况,从而促使中国联通高管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使中国联通认识到4G业务的重要性,加快4G业务的发展步伐。”王宁远表示。

内容来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5/08/18/201508180236094554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联通
文章标题:深陷“重组”绯闻 中国联通下一步战略解析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