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联通唐雄燕:面向云服务的光传送网体系

摘要:来自中国联通研究院的唐雄燕博士表示,传送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朝着大容量、分组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讯石光通讯咨询网】在2013年6月于北京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来自中国联通研究院的的唐雄燕博士带来了题为《面向云服务光传送网体系》的演讲,为大家详细阐述了光传送网体系。

传送网的发展

        “传送网”是电信运营商的根基和全体信息通信业务的依托,既随业务需求而不断演进,同时又深刻影响业务发展轨迹,业务应用主要是QQ、Skype、飞信等。目前传送网面临的挑战主要源自运营商收益与带宽增长失衡。

        运营商增加收入主要有三大途径:(1)增加用户数量;(2)业务创新,开拓新增长点;(3)网络经营创新,提升网络价值(流量经营,智能管道)。而降低成本也有四大途径:(1)引入高速系统降低单位带宽成本;(2)降低设备成本、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3)简化网络结构;(4)最大化利用网络资源。

传送网的未来发展方向

        唐雄燕博士描述了传送网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传送网将朝着大容量、分组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大容量是为满足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和低成本带宽而提供的,从10G到40G再100G 甚至到400G/1T;分组化是为适应业务的分组化和资源的高效利用,由OTN到分组增强型OTN;智能化是为满足资源而提供的灵活性、动态性和自动化,由ASON发展到SDN(软件定义网络)。

        尽管多年来传送网发展的方向未变,但是技术手段却在不断进步,技术演进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使得行业面临压力的也在加大,因此,催生了面向云服务的传送网络。

面向云服务的传送网

        全球云流量从2011到2016年将增长6倍,年复合增长率达44%,自从2008 年以来,主要的互联网流量产生于或结束于数据中心,而到了2012年,云数据流量首次达到Zettabyte级,预计到2016年,三分之二的数据中心流量将会是云流量。

        唐博士表示,业务模式的变革驱动着网络架构演进。通信服务交互模式由话音通信的PSTN+SDH,渐渐发展成传统互联网的点到点方式、话音+低速数据、TDM IP+SDH/WDM,再发展到互联网P2P的P2P方式、视频内容、IP网+P2P云服务网络,最后发展到云服务云服务方式、大数据、IP+光。

        云服务引领超级服务中心的出现。随机网络主要有两种:CS/BS-服务节点和用户节点独立部署和P2P—服务节点和用户节点集成部署;而无尺度网络也主要分为两种:服务节点(数据和计算)集中在云端和用户节点分布部署在网络边缘。

        数据中心布局遵循土地与能源最优的法则。数据中心按照“大量的廉价电力、制冷条件充沛、土地资源廉价、自然灾害少、方便数据中心互联、能效高、部署易”的原则进行选址。这也是如今大型IDC 机房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的原因。未来,中国西部、北部一些电力资源丰富、气候寒冷的地区,如内蒙、陕西、黑龙江等地也将适宜成为云数据中心,出现“西云东用”、“北云南用”的地理格局。

        唐博士表示,未来将出现“用户中心”与“数据中心”双中心的格局。唐博士解释道,传统网络格局是用户中心与数据中心紧耦合,用户集中地区即数据集中地区,同时也是网络密集地;运营商网络提供通信哑管道。而未来云服务时代的网络格局将是用户中心与数据中心解耦,逐步形成“用户”与“数据”双中心格局,流量的不确定性增大;运营商网络为云服务提供智能弹性管道。

        云服务对基础网络的要求必须是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动态性、扩展性。云服务时代网络管理的自动化代表,网络能够自动的感知虚拟服务器,并且随着虚拟服务器的迁移和调度后网络位置的改变,能够自动进行网络重配置。网络资源的虚拟化代表,网络通过集中或者分布的业务控制平面,对网络进行逻辑化的抽象和封装,屏蔽复杂物理网络的协议和交互,给上层应用提供简洁的“虚拟网络”的使用接口。网络控制的集中化代表,传统网络是静态的,一般只需对单个网络实体进行配置维护;在云计算时代,网络是动态的,需要对多个网络实体一起协调和调度。所以,需要集中的管理和控制平台,以整网粒度,而不是以设备粒度进行网络的管理。

        面向云服务的新型宽带网络设计思想主要有五点。一项“原则”:以多资源协同下的总体建设与运营成本最低为原则(改变传统的孤立、垂直的网络规化思路,并注重能源、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价值);二个“中心”:“用户中心”+“数据中心”;三维“解耦”:服务功能解耦;逻辑功能解耦;部署功能解耦;四类“集约”:控制平面的集约;用户管理的集约;数据中心的集约;网络节点的集约;五大“技术”:宽带化、虚拟化、智能化、自动化、协同化。

        现有的网络布局和局所设置由PSTN时代的技术特点所决定。依照业务类别建立各自的承载网。局房内网络设备种类繁多,导致占空间、高能耗、低效率,所以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实现网络节点集约化。合并局所,减少局所数量,并发展融合型网络设备,采用池组化组网,实现长距离、大容量光纤接入。

        宽带传送代表100G时代到来,超宽带传送代表400G/1T高速光通信。从2010年ITU-T SG15出现第一篇OTU5(400G)文稿以来,400G/1T技术演进和标准化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IEEE侧重客户和线路侧光接口的定义,其对400G或者1T以太网速率选择直接决定OTN未来的研究走向,目前偏向选择400G速率;而OIF关注的方向包括DWDM传输层、以太网客户侧、OTN和光交换、网络管理、控制平面等;ITU-T是目前主要进行400G/1T OTN架构、帧结构和复用映射等方面技术标准,其OTU固定颗粒和灵活颗粒是目前讨论的热点,2012年启动B100G项目,拉开了400G/1T研究的序幕;CCSA在2012年完成了《400G/400GE承载和传输技术研究》报告,正式启动了国内400G技术的标准研究。

分组传送网的全面部署

        据唐博士介绍中国联通分组传送网部署情况,中国联通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分组传送网建设工程,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上覆盖了全部本地网。一期工程涉及100多个大中型地市,迄今已经基本完成网络建设。分组传送网部署将满足现阶段HSPA+和未来LTE发展要求。

        光与IP的协同组网是指,在光传送层引入分组OTN设备,用以识别IP层的标签,旁路部分IP层核心路由器的转发流量,降低核心路由器的转发压力,节约核心路由器的端口。

        灵活栅格是指,向弹性光网络的迈进。其特点就是:信道间隔不受传统DWDM固定栅格约束、信道中心频率和频宽可调谐和灵活控制、频谱按需分配,频谱效率高、根据传输距离选择调制格式并分配相应频宽和ITU-T G.694.1v2定义了灵活栅格(Flexible DWDM grid)。

        光传送网的智能控制的智能控制层协议,主要是基于GMPLS控制协议、基于PCE协议的转发统一控制与优化、基于OpenFlow系列协议及其扩展协议。

        S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旨在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进行分离,并对底层网络进行虚拟化,实现可编程化控制。其解耦的优势在于,控制与转发分离(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转发设备可以专注转发而更简单,控制平面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集约优势在于,集中控制(控制的集中化可以简化网络运行管理,提高业务配置速度,并有利于实现网络的快速升级和创新);开放性在于,开放的API(通过开放的API,提供可编程的客户定制化的网络业务)。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SDN应用于数据中心广域联网的案例就是谷歌的例子。它能够提高带宽利用率,提高链路的可用性,降低网络成本,简化运维难度,并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基于SDN的分组移动回传网虚拟化技术可以简化网络,降低业务发放难度,提高网络利用率,以较低的成本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接入层设备的虚拟化,能够使配置简化,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运维难度,并增强组网的灵活性,灵活适配多种接入网的组网方案,还具有故障自愈能力,使得接入网虚拟化具有故障自愈、自定位的能力。

        全网设备虚拟化采用统一控制,全网从逻辑上虚拟成一台设备,控制面集中,实现网络统一控制管理。并采用资源协作的方式,从全网角度建立全局优化路径,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实现网络流量的统一疏导优化。

        软件定义光传送网(SD-OTN)是指,利用可编程传送控制器实现光网可编程化以及资源虚拟化,从而为不同应用提供高效、灵活、开放的网络服务。需要灵活可变的光、电功能模块,可编程的光系统,支持OpenFlow标准控制接口,提供开放API。光传送网控制器,是网络的控制中心,负责控制、高度和管理,并且提供软件编程能力。

内容来自:讯石光通讯咨询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3/07/02/20130702070429098558.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中国联通 云服务 光传送网
文章标题:中国联通唐雄燕:面向云服务的光传送网体系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