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铜线上演“翻身农奴把歌唱”

摘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对光纤接入的向往及对FTTH的鼓吹,已经让很多人以为FTTH就是所有固定接入技术的终结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铜线并没有退出人们的视野,而是大有复兴之势。

  ICCSZ讯(编辑 summer)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对光纤接入的向往及对FTTH的鼓吹,已经让很多人以为FTTH就是所有固定接入技术的终结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铜线并没有退出人们的视野,而是大有复兴之势。

  铜线的窘境

  铜线在通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风光无限,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宽带提速的大背景之下,国内各大运营商都开始推崇“光进铜退”,转向FTTH的光纤接入方式,特别是2013年光纤到户两项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实施、宣布了我国正式开始迈入光纤的时代。确实,相对于铜线接入来说,FTTH拥有太多的技术优势。

  数据显示, 2014年1-10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149万户,总数突破2亿户,4M和8M之间的宽带用户占主流。光纤接入和宽带提速效果显著,光纤接入FTTH/0用户和8M以上宽带用户分别达到6253.1、7331.8万户,占宽带用户比重达到31.2%、36.6%,比上年末分别提升9.6、14个百分点。

  广大宽带用户的互联网生活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以前浏览网页都嫌慢的速度,到可以轻松实现在线观看高清电影的跨越。宽带提速的效果十分显著,其中光纤到户功不可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光进铜退”似乎是大势所趋,铜线接入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

  铜线在逆境中潜行

  相对于“光进铜退”,其实更好的方式是“光铜协同”,大量的铜线资源闲置是全球化的现象,光纤虽然拥有诸多优势,但是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等也是不争的事实。部署FTTC+VDSL的费用大约只有FTTH的30%左右,在人力昂贵的欧洲,这个比例还要惊人。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预计,2014年我国固网宽带投资将大幅度压缩。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要继续为广大用户提供宽带升级服务,铜线技术的改进以及充分利用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实际上,尽管FTTH在持续推进,铜线也并没有闲下来,铜线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华为于2014年11月17日发布的SuperVector技术实现铜线原址提速3倍,适用于铜线原址提速及偏远地区宽带覆盖场景。目前,SuperVector技术样机已经与欧洲领先运营商完成了实验室测试,实测结果显示:SuperVector技术可以实现300米距离400Mbps的速率,是VDSL2 Vectoring的3倍,800米距离100Mbps的速率,仍能满足4K电视业务的带宽需求。

  可见经过技术的不断改进,铜线并没有应了“光进铜退”的预言,而是在逆境之中不断地提升,逐步地满足时代的需求。

  铜线复兴

  VDSL2技术的兴起让铜线置之死地而后生,与传统的铜线宽带技术ADSL相比,VDSL2可提供的带宽更大,应用VDSL2技术,运营商仅需实现光纤到节点、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等,就能向用户提供上下行100M的宽带服务。因此,业内将VDSL2提供的业务称为“光纤扩展业务”,即利用“光铜协同”,提供与光纤到户相当的带宽。

  国际电信联盟已为VDSL2制定了互联互通标准,多厂商的产品能够良好地实现兼容,能够帮助运营商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其关键技术——矢量化(Vectoring)技术和绑定(Bonding)技术逐渐成熟。目前,基于铜线的VDSL技术及其标准持续演进,最新的G.Fast技术已经可以在一定距离内达到1Gbps的传输速率。欧美运营商已经开始大力发展VDSL2。例如,北美的AT&T和Qwest正在加紧进行VDSL2建设;德国电信将在50多个大城市部署GPON+VDSL2的方案;此外,荷兰KPN、瑞典电信、土耳其电信、瑞士电信等都在部署光纤到节点模式的VDSL2。

  由于光纤到户目前还存在诸多建设难题,完全做到光进铜退还不太可能,在一些新建的社区,光纤入户可能已经成为标配。但在一些较老的社区,光纤替换铜线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有一些物业单位会设置一些壁垒,对于已完成装修的业主而言,大多数都不会愿意,为了让光纤入户而在自家的墙上打洞拉线。

  如今,VDSL2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部署。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VDSL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整个铜线生态的发展,以VDSL2为代表的铜线技术有望发挥重要作用。铜线这种资源并不会退出舞台,最大的可能是与光纤结合,光铜协同发展,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宽带服务。

内容来自:讯石光通讯咨询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4/11/25/20141125061627971922.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铜线 复兴
文章标题:铜线上演“翻身农奴把歌唱”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