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GPON赶超EPON存在地域差异

摘要:摘要:日韩转向GPON市场打破原有阵营,从全球整体市场来看,今后GPON或将赶超EPON。然而,从中国市场来看,EPON在一定时期仍占优势。
        自从PON技术成为运营商宽带战略的支撑,关于选择EPON还是GPON的争论不绝于耳。一直以来,在PON技术的选择上,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两大阵营,一是选择GPON的欧美市场,二是选择EPON的日韩市场。近日,有消息称日韩这一EPON最兴盛的市场已经开始逐渐转向GPON市场。这一重磅炸弹打破了原有的阵营,主流技术的天平已经开始向GPON倾斜。今后EPON和GPON的全球市场格局如何?是EPON还是GPON将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

GPON市场规模将全面超越EPON

        在前几天举行的“2009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产业链将决定PON技术的未来,而GPON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年后超越EPON。

        PON技术是宽带接入网长远的理想技术选择,而受到业界广泛关注的GPON,虽然目前其市场和标准相对落后,不够成熟(IOT),成本暂时偏高。但GPON具备更高的速率、更好的性能、具备多业务能力(特别是高精度TDM)和电信级管理能力,以及更强的产业链支持。

        首先,从PON技术产业链来看,芯片是其发展的源头。目前全球GPON芯片厂家已经有7家,而EPON只有3家,而且GPON从规模、投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都强于EPON。其次,从设备厂家来看,全球排名前10的PON设备厂家中,有9家做GPON,而做EPON的只有4家(全是中国厂家),并且没有一家是只做EPON。再次,从运营商方面来看,全球排名前10的有线运营商中,9家支持GPON,仅一家只支持EPON(日本NTT),还有两家同时支持GPON和EPON,即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由此可见,GPON具备更强的产业链支持。所以,从产业链各个方面来看,GPON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韦乐平预计,2009年是GPON起飞年,但是EPON将继续领先GPON;2010年GPON将进入规模应用,市场规模将逐渐开始领先EPON;而2011年,GPON市场规模将全面超越EPON;到2013年,GPON市场规模将是EPON的3倍,并成为主导技术。

10G EPON产品大行其道

        虽然GPON未来市场被普遍看好,但现在却是10GEPON产品大行其道。芯片厂商PMC-Sierra展示了业界首款具有10Gbit/s对称上下行性能的10GEPON系统。Teknovus公布了可提供真正突发模式的对称10GEPON,其中多个ONU共享一条10G上行链路连接到OLT,他们的产品支持三波长波分复用(WDM),能够以1.25Gb/s、2.5Gb/s和10Gb/s的速率实现同时下行操作。另外,Cortina 和Opulan 公司也将于2009 年推出其基于FPGA 的10 G EPON系统。Vitesse 等厂商近期也相继发布了10 G EPON 的Serdes 解决方案。国内厂商方面,中兴通讯也发布了支持对称10GEPON的OLT设备和系列化ONU产品,以此来满足全球宽带用户每5年10倍带宽增长的需求。

中国市场EPON仍是主流

        消费者的需求是市场的终极导向,因此用户群决定着PON技术的主流。从中国三大运营商对于PON技术的选择来看,EPON仍是主流。 

        中国电信原本就是固网运营起家的,拥有大量网络资源和宽带用户群,特别是数量庞大的家庭用户,对成本比较敏感,对安全性等需求没有高端用户来的强。另外,从技术的角度而言,EPON类似以太网结构,比较松散,HUB一连网线一插就通,简单易用且成本低,这样的网络无论是对安全、计费、控制还是智能化管理都是低要求的,非常适用于家庭级大规模铺设。

       中国移动作为移动运营商,根据其本身定位是针对政企用户等高端用户,出于差异化竞争的考虑而选择GPON。但这并不意味中国移动会放弃EPON,中国移动某些省区仍采用EPON,主要是因为后者产业技术链已成熟。

      中国联通宽带接入发展策略定位于“PON的引入应遵循‘因地制宜,以业务需求为中心推动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其FTTx的建设规模目前已达到60万线,主要采用EPON技术。

  从另一个角度将,GPON定位高端,但高端也意味着用户数量少,意味着成本无法通过大规模部署来有效降低,目前GPON的建设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现在的降幅还远远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未来GPON在国内的市场规模仍将远小于EPON。


        总之,光接入市场的繁荣景象显露无遗,但是盛世之下技术的博弈、运营商的审慎选择、产业界对未来的研判还需要人们继续争论和实践,无论怎样,我们期待的是光接入市场的和谐发展,期待的是消费者最佳的使用体验。

[讯石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