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海信宽带:看得最远的决策

摘要:经过调研分析,海信充分认识到光通信技术将会改变未来产业格局,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科技新兴产业。基于此,在行业低迷、市场开拓异常困难、看不到短期回报的情况下,海信仍然决定逆势而上。
  2009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授予了出生于上海的华裔科学家高锟,表彰其光导纤维在通讯领域运用上的研究贡献。这项诺贝尔奖的颁发,充分说明了光通信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并且将在人类未来文明发展中发挥持久影响。

  然而在七年以前光通信的前景却并不乐观,在经历了一轮概念性的炒作之后,整个世界的光通信市场陷入低谷,大批公司倒闭,人们形象地将这一现象称为“见光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一年海信却踏进了光通信领域。

  事实上,海信上个世纪末就成立了专门团队跟踪光通信产业的发展,调研评估其对海信未来产业发展的影响。经过调研分析,海信充分认识到光通信技术将会改变未来产业格局,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科技新兴产业。基于此,在行业低迷、市场开拓异常困难、看不到短期回报的情况下,海信仍然决定逆势而上。

  当时在加拿大麦克麦斯特(MacMaster)大学从事光通信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黄卫平博士成了海信光通信产业的开拓者。说起这段曲折的发展之路,黄卫平至今还印象深刻:“那时候海信光通信的研发工作地在美国,做出来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卖给摩托罗拉、阿尔卡特这样的公司,很少有公司像我们这样一开始就有这么大的客户。”他笑着说,“在很长的时间内,我们的技术领先竞争对手一年左右,除了我们,阿尔卡特甚至找不到第二家供应商。后来国内的光通信产业开始发展,我们才有了国内市场。”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因为光通信行业属于高技术领域,相应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极少数西方国家手中。出于对中国强大的恐惧,发达国家对特种应用领域的光电器件严格限制向中国出口。比如,铜缆通信向光缆通信转化的核心技术只有一家美国公司和一家法国公司掌握,批量进口十分困难。但是,我国在航空航天、雷达、舰艇等特种应用领域急需这一技术。

  因为海信在光通信领域有所积累,2008年,海信领到了一个“任务”——承接国家专项,研发专门用于特种行业的并行光电转换集成器件并实现产业化。海信在接受这一任务后,研发人员经过一年夜以继日的攻关,主要指标达到国外同等水平,部分指标领先国外竞争对手。

  这项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在特种光通信器件上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解决了我国新一代飞机、卫星等国家重大研制项目上光器件技术难题。直到现在,这一领域的工程师们对这件事都记忆深刻。“我们为此非常自豪。”

  对于光通信产业上取得的成绩,海信董事长周厚健十分庆幸自己在八年前的正确选择。“我当时去加拿大,遇到我的同学黄卫平博士,跟他的交谈中我感觉到光通信技术一定大有可为,但那时候正是光通信行业的最低谷,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庆幸的是,我们选择了在这项技术上深入研究。”

  “正因为我们过去这些年的积累,让我们在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了足够的技术储备,占得市场的先机。”黄卫平说。

内容来自:《科技日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0/06/24/201006241325231250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海信宽带 光通信<
文章标题:海信宽带:看得最远的决策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