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天科技:磨砺二十载 机杼出天地

摘要:中天科技:磨砺二十载,机杼出天地。

        中天科技,制造了我国首根五类电缆、首根深海光缆!

        201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评价发布暨第三届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上,当主持人宣读了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萍当选为201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十大人物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时,中天科技集团也荣获2012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成果奖,其理由也让世人折服: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属于国际或国内首创,具有开拓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等特点。在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有良好的业绩表现,成果先进性、可靠性、用户满意度等方面深受市场认可。

        磨砺二十载,机杼出天地。江苏沿海开发的锣声正紧,挺立江海潮头的南通市创新创业风生水起。伴随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站在南通改革开放的岸边,我们听到了中天科技创新发展春潮带雨、惊涛拍岸的巨响:我国第一根商用海底光缆;我国第一根5000米水深的深海光缆;我国第一根OPGW光缆;我国第一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为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智能电网建设、海洋开发、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和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

       从20年前的一家乡办小厂,发展到今天拥有20多家子公司,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董事长薛济萍最能体会这期间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天,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建材小厂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现代企业集团,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

        创新的动力源于市场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胸藏锦绣、迎风踏浪的弄潮儿。

        伴随着“光网城市”“一户一纤”“一桌一纤”等新战略的推动,通信市场对光纤的需求强劲。2012年5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宽带中国”战略将正式开展,宽带网络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但是作为“宽带中国”的重要支撑——光纤光缆,却面临着激烈竞争和产能过剩,原本昂贵的光纤光缆的价格也一路狂降,业界甚至戏称今天的光缆已经是“草绳价”。全国数百家光纤光缆企业经历了残酷的洗牌,而最终,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脱颖而出,中天科技无疑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电缆领军企业,中天早在五年前就筹划光纤预制棒项目。光纤预制棒项目投入大、技术门槛高,一直被国外少数几家跨国企业所把持,中天想要瓜分其中的市场份额,风险和难度不言而喻!

        在项目论证阶段,中天科技集团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发现:从光纤光缆市场的利润分配上看,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三者的比例约为6∶3∶1,如果只是专注于门槛较低的光纤光缆生产,那么最多只能拿到整个产业利润的40%,而如果进入门槛最高的光纤预制棒领域,那么就将占据产业利润分配的大头。

        正是因为深刻地认识到了自主创新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中天科技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光纤预制棒的研发中。经过5年的研究和探索,目前中天已经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预制棒,并已批量生产,不仅为公司的光纤光缆生产实现了良好的配套,还为公司的整体利润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天研究院大厅,120、150、200毫米大规格光纤预制棒赫然耸立。集团总工谢书鸿说:“从光缆、光纤到预制棒,我们已经走上产业链最高端。项目总投资11.8亿元,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仅此一项,中天申请9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内唯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正是有了技术上的知识产权,才能让中天在强手如林的光纤光缆市场中拥有自信的话语权。

        2012年以来,中天科技积极响应“宽带中国”战略号召,以自主创新满足宽带市场需求,将自主研发的预制棒和光纤、满足FTTx建设需要的接入光缆、新型光缆接入设备作为产品创新的三大方向。

        为了满足市场上对抗弯曲性能的G.657光纤的需求,中天科技成功研发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657抗弯曲单模光纤,并且实现量产,未来中天科技还将紧跟通信产业的市场需求,在G.657.A2光纤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G.657.B3光纤的研发和生产。

        作为中天科技的另一条产业链——电网产业链也大有市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的投入比“十一五”增长60%,为世界瞩目的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大量需求铝合金导线产品,该产品虽低碳环保,适用于智能电网、新能源建设,但由于技术含量高,在全国生产企业中为数不多,这对以特种导线为特色的中天科技来讲无疑是个好消息,正好抓住机会,大展拳脚。

        “中天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赶上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是各级政领导的亲切关怀,是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是广大客户、投资者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结果。我每天都怀着感恩的心态工作。”薛济萍对中天的每一点进步都心存感激。

创新的资本在于人才

        人才是创新之源。

        “闻鼙鼓而思良将”。中天要加快发展最缺什么?多年前,董事长薛济萍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告诉记者,“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我们一定要把人才兴企作为长远大计,以培养人才为发展之基,以吸引人才为壮大之策,以用好人才为腾飞之本。”

        中天科技集团旗下的中天精密材料总经理沈一春说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是一段很特别的故事:“2003年,我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中天工作,两年后就当上了中天光纤的技术副总,2009年成为投资10多亿元的中天精密材料的总经理。”

        人才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在人才方面多投入一元钱,带来的不仅是企业发展数十、数百的倍增效应,更是一个个产业的集聚、培育与成长。

        董事长薛济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员工是公司的重要资产。”爱才、惜才、用才、育才……一系列人才发展工程是中天科技蒸蒸日上的牢固后盾。依靠高端人才,中天不断研发新产品,研发深海缆线、超导电缆、光纤预制棒……多个领域拓展前行,多个产品摆脱对进口的依赖;依靠温馨的企业人文,中天每位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都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感,规范生产、严格把关,生产出质量过硬、低碳环保,对用户负责、对环境负责、对未来负责的产品。

        创新的关键在于自主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没有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就不会有操之于己的战略产业。

        面对宛如天文数字的研发投入,不少人提出了质疑。而董事长薛济萍却不以为然,他始终坚信:“要在这个世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

        在高端产品的研发上,中天科技向来“不吝啬”。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成立的电力超导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投入研发经费2580万元;与华北电力大学共同研发的超导电缆项目,投入研发经费600万元;牵头承担国家“十二五”863计划项目“深海ROV、拖体用铠装缆”和“深海光电复合缆与湿插拔接口技术研发”,提供自主配套资金1600万元;企业各类革新改造项目52个,投入研发经费3.8亿元,并准备引进20名以上高层创新人才,增加创新团队的实力。

        高额的研发投入带来丰厚的回报,中天在科技创新上硕果累累。与中国科学院合作,中天科技斥资1.2亿元,联合启动220kV超导限流技术及产品研制项目研发,历经18个月的艰辛努力,在超导限流原理及拓扑结构设计技术、超导线圈失超恢复技术,低温高压绝缘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受到美国超导公司等世界同行的高度关注。

        “创新的确不容易。”副董事长丁铁骑也说,“中天是一家草根民营企业,在经费投入和资源获取上,我们都不具备优势。所以,我们想要通过创新实现更高的发展标杆,不能止于研发投入上的增加,机制创新也非常重要。”

        2011年4月,中天科技在国内建立了第一家“知识产权银行”,6000多位员工为企业创新做出的贡献,都会获得对应的知识产权积点,这些积点就存在员工的安全银行账户中,到达一定点数和阶段会获得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一位技术负责人发现,这种创新机制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创新活力,使中天科技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就连平时不管技术的一线员工,有一天也会跑来告诉他一个技术小改进。

        员工们对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受到企业尊重特别感恩。80后员工曹姗姗是位普通技术工。2011年,她因一项合理化建议得到了集团重视和采用,第二个月她的工资卡里多了10850元,成为从“银行”里获取奖励的首批员工之一。曹姗姗说,现在公司里拿到奖励的大有人在。中天科技旗下的上海铝线公司员工人人争当优秀“储户”,参加“银行”储蓄的员工达68%;申报项目达333项,总积分2400多分,名列全集团第一。据悉,到2012年底,集团上至部门管理员,下到一线员工,都积存了一定“财富”。中天科技集团首次知识产权银行积分兑现仪式上,员工们领到总奖金额接近300万元。

        中天科技研究院院长赵连岐说,成立“银行”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调动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参与各类创新的积极性,大家创造的劳动成果,让广大员工享受,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

        在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上,自2008年承担的“江苏省海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立以来,中天科技没有停止过创新驱动的步伐。建立或与高校院所共建“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电力超导联合技术研发中心”,“新型合金材料领域的联合研发中心”,“特高压、特高强度、高导电率合金导线领域的联合研发中心”,“光通信新型材料及技术领域的联合实验室”,“金具材料及技术领域的联合实验室”;成立新材料、新能源、光纤、海缆、光电装备、导线等7家研究所,每年研发费用投入是销售收入5%以上,努力建成一个长效的创新机制。

        截至2012年,中天科技承担了3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产业振兴专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省科技支撑计划、省转型升级专项和50多项市级重大科技创新等项目,开发了30多个国家重点新产品系列,申请获得了200多项国家专利。由中天主持或参与制订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达50多项,同时,中天还拥有一批国际商标、国际网络域名和境外专利。

        正因为有自主创新的推动,才有了一系列领先国内国际的科研成果,又因为有了这样一系列优秀的科研成果,中天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现如今,中天科技产品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西电东送、特高压、青藏工程、西气东输、三大营运商重大干线等工程中都可以看到中天科技的产品,中天科技也成功跻身国家创新型企业和江苏省首批创新型领军企业。

        创新的未来在于国际“走出去”,中天才能创造更璀璨的未来。

        2012年12月1日,中天科技集团在南通召开贯彻落实的十八大精神、推进自主创新专题会议提出,2011年全集团的销售收入102.6亿元,从2003年到2011年,用8年时间,跨上了百亿台阶。中天在“十二五”期末要实现200亿的目标,从2013年到2015年,再用3年时间实现“再造一个百亿级中天”的梦想。“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十八大报告中的这段话,已经伴随中天走过20年发展历程,仍将引领未来发展。

        从目前来看,中天科技的国际贸易处于快速发展期,国际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业务量三分天下有其一,最近5年,销售收入每年以30%速度增长。

        打开中天科技研究院的创新项目统计表,众多赶超甚至领先的科研计划映入眼帘:国际国内市场都有迫切的过渡接头技术与产品服务需求的UQJ认证无中继海底光缆工厂软接头技术工艺;世界上仅有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少数几家大公司能做到的大容量超高电压海底电缆——220kV海底光电复合缆开发;现在市场与国内外同行还没有此性能的产品,如果开发成功将是国内外首创的61%IACS导电率耐热铝合金绞线产品、54%IACS导电率、325MPa强度铝合金绞线产品;国际上只有一家企业拥有的铝包钢丝油拉生产技术……

        2012年,中天科技集团成功向美国、意大利成功出口海底光缆,这是中国制造的海底光缆首次突破重围,打进美国市场。与普通光缆相比,海底光缆承担的是大容量、长距离的传输,复杂的应用环境使其对产品设计、技术和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全球能够角逐这一市场的企业屈指可数。

        而一次成功突围的背后,是千万次探索失败的不馁。3年前美国一家海缆工程企业抛出的“绣球”,成为中天科技倒逼转型的契机。中天科技将美国客户规定的111个技术文件、欧洲认证要求,作为倒逼机制,累计投入数亿元人民币进行研发认证。目前,海缆公司已拥有65个国家发明专利,成功完成了国内市场上千公里的海底光电复合缆项目。

        未来,中天科技将在创新中不断创造辉煌。到2015年,集团销售收入目标为200亿元,企业法人超过30家,员工突破1万人,全球代表处达30个,海外独资企业达4家;集团将“精细制造”从企业发展战略上升到企业文化,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从“制造”到“创造”,从“创造”到“智造”的转变,使企业进入高端制造前沿领域;打造成为全球高端光电线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天科技集团总经理薛驰对中天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说,中天人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最好,做不到世界一流,就做全国一流,做不到全国一流也要做行业一流。此时的中天正迈着坚毅的步伐,开放进取、自主创新,向国际国内领先的传输设备及材料提供商、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前进。

        思变者以变图胜,创新者行健不息。思变者先行,先行者必得先机。俗话说:“善弈者,谋势”。企业发展也是如此,善谋势,且因势思变者,往往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创新,就是企业发展大局中的谋势思变之举。

        今日的中天,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握规律、脚踏实地抓创新,宛如一只矫健腾飞的巨鹏,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展翅兮扶摇苍穹,九万里风鹏正举……

       “中天,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建材小厂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现代企业集团,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

从20年前的一家乡办小厂,发展到今天拥有20多家子公司,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董事长薛济萍最能体会这期间翻天覆地的变化。

内容来自:科技日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3/03/22/20130322011443470163.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中天科技v
文章标题:中天科技:磨砺二十载 机杼出天地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