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东亚】三菱电工开发出面向10Gbps光通讯系统的“涡轮码”纠错芯片

摘要: 三菱电工(Mitsubishi Electric)日前宣布成功研制出一种用在10Gbps光通讯系统上面的基于涡轮码(Turbo Code)的前置纠错(FEC)LSI芯片,可提供创记

</FONT> </DIV>
三菱电工(Mitsubishi Electric)日前宣布成功研制出一种用在10Gbps光通讯系统上面的基于涡轮码(Turbo Code)的前置纠错(FEC)LSI芯片,可提供创记录的2%比特误码纠错。 这种LSI遵循为下一代光</FONT>网络</FONT>制定的ITU-T G.709标准。这款完美的FEC LSI可为全球的系统供应商提供额外的传输容量和距离。

据了解,涡轮码是一种高性能的纠错码,广泛应用到移动通讯中。三菱开发的LSI纠错码使用“BCH(256,239)×BCH(144,128)”,译码方式采用“3位软决策分组涡轮码 4级译码”方式。代表纠错码性能的编码增益(Coding Gain)为10.1dB(at 1x 10-13时),采用0.13微米制造工艺,其LSI集成门数量为1600万个,端口针脚数为1024个,冗余度为23.6%。编码增益与过去使用里德所罗门码(Reed Solomon Code)相比,增加了4.3dB。假如使用这种芯片,在传输距离相同的情况下传输容量将增加约2倍。假如传输容量相同,那么传输距离则是原来的3倍。假如把4个此次开发的芯片并联使用,最高可支持40Gbit/秒的通信速度。</FONT></FONT></DIV>
///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sft/Local%20Settings/Temp/三菱1.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在10Gbit/秒的通信速度使用涡轮码时,电路规模就会增大,很难实现单芯片化。三菱电工表示,此次之所以能够实现单芯片化,是因为对信号处理算法和电路设计进行改进。比如,通过使用该公司自主开发的管线处理技术,控制了电路规格的增大。其总耗电量约为10W、外形尺寸为4x4 cm。芯片不单独销售,将嵌入到波长复用(wavelength multiplexing)传输装置中进行销售,力争2006年春达到实用水平。</FONT></DIV></FONT>
///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sft/Local%20Settings/Temp/三菱2.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FONT></DIV>
(来源:通信新闻)</FONT></DIV>

</P>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