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AI加速光通信创新 AiPOC 2025 AI与光无源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摘要:AiPOC 2025 AI与光无源产业发展大会在桂林成功举办,

  ICC讯 桂林相见 数智未来!4月25日,AiPOC 2025 AI与光无源产业发展大会在桂林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桂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政和深圳市讯石科技有限公司(简称ICC讯石)主办,桂林光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协办,来自光电子、光通信、光传感领域的上百家企业和超250位专业嘉宾齐聚桂林,探索AI算力时代下的光器件产业创新思路。

  伴随着AI算力驱动光电互联的发展,光通信产业已经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周期,高速光模块出货量快速上升的同时,也带动了光无源器件、连接器、光纤光缆和光芯片等产品需求增长。面对AI算力时代光通信产品市场的日新月异,光通信产业需要确立建设可持续产业环境的发展目标,而桂林作为中国光通信产业起源地,拥有丰富的光通信产业集群和优秀的光电子科研基础,以先进的产学研模式创新赋能全行业发展。

柯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柯梅发表大会致辞,广西正以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为契机,着力构建“10+5+4”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是核心方向。广西将重点培育壮大以光通信、光电子应用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并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广西将加快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信息产业集群,赋能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孙环志

  桂林市副市长孙环志表示,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支撑,光通信技术正加速赋能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进程。桂林依托山水甲天下的生态禀赋,同步深耕科技创新沃土,已形成以光电子、人工智能应用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桂林将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我国光通信产业攻克"卡脖子"技术,为光通信企业打造优越的产业环境。

  随后,桂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波向光通信产业代表介绍了桂林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成果,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伍晖琳介绍桂林七星区光通信产业的优势,依托先进的产学研平台赋能光通信企业成长与创新。

项目签约仪式

中国电信研究院光通信中心副总经理 邵忠

  中国电信研究院光通信中心副总经理邵忠发表《构建全光信息高速,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报告。随着业务云化和AI大模型驱动,企业流量模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AI大模型加速流量向云端集中,并且流量模型从横向转变为纵向。面对AI驱动流量变化,企业网络需要从介质(接入光纤化)和架构(无源光汇聚)两方面变革,实现企业全光网升级。企业全光网通过无源ODN网络实现30%以上的网络能耗降低,通过二级扁平架构可以节省80%的网络空间,以及一纤全业务承载,推动网络融合降低建网成本。

光隆科技自动化专家 谢煜

  光隆科技自动化专家谢煜博士发表《机器视觉与光器件组装及检测》报告,光隆科技是一家半导体光芯片全制程多领域应用提供商,提供通信与非通信类光芯片及半导体全制程服务,并在国家重点发展的应用领域提供各应用产品,通过各子公司产 品及市场关联协同延伸产业链布局。作为集团主要子公司,亿图视觉光器件领域的自动化测试测量和封装,通过先进的光学系统与机器视觉等AI技术的集成提升智 能设备效能,完全替代人工,在高精度、高危险、高工艺要求 生产环节大幅提升制程QCD。

长飞光系统副总经理 郭江涛

  长飞光系统副总经理郭江涛发表《金属化透镜光纤的精密智造及应用探索》报告,长飞光系统提供光通信、工业激光和光纤传感应用的特种光器件产品,其中透镜光纤及金属化组件是一种高价值、高难度的特种器件。透镜光纤相比于直接耦合方式,其耦合效率可达到80%,相比于分体透镜耦合,其将透镜集成到光纤端面,结构更加简单且耦合效率高,在半导体激光器、硅光耦合、调制器耦合等工艺和医疗成像上有广泛应用,预计到2027年广光放大器和激光雷达市场透镜光纤需求量将达360万只以上。长飞公司拥有完整的一体化透镜光纤及组件解决方案,特种光纤物料自主可控,拥有镀金、焊接、镀膜平台技术,形成了全系列透镜光纤及组件产品,包括光纤光栅、透镜光纤、镀金和气密封装、端面镀膜和光纤阵列。

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 吴远大

  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吴远大博士发表《PLC光子集成技术及其在空间光通信中的应用》报告,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卫星互联网建设,为卫星激光通信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卫星激光通信关键器件主要包括窄线宽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平衡探测器、调制器、混频器、偏振分束器等。中科院半导体所具备完整的PLC光子集成工艺材料生长及刻蚀,完成90°光混频器、C/L波段100GHz波长间隔、平坦型AWG、延时阵列、滤波器、窄线宽技术等突破。中科院致力于建设国际领先、开放共享的PLC光子集成芯片中试平台,面向极高/极超高高折射率差、大阵列、小型化、多功能集成发展。

新易盛商务副总兼业务拓展总监 张金双

  新易盛商务副总兼业务拓展总监张金双发表《AI时代下光模块及相关器件发展趋势与挑战》报告,DeepSeek的出现激发了全球AI投资规模持续提升。以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厂商加大AI资本开支。全球800G需求量超越预期,1.6T略有延后,但25年依然开始商用,26年进入大批量部署。AI光模块向超800G速率演进,支持后端网络(Scale-out)发展,而后端网络结构扩展又带来更多互联需求,产业界需要提升单通道速率以支持更高速率应用。目前100G/lane 800G将逐渐成为主流,200G/lane 1.6T光模块正在成熟,IEEE和OIF加速推进200G/lane标准的完善落地,而400G/lane速率启动预研,400G/lane需要考虑编制调制方案、纠错编码FEC、功耗与热管理以及信号完整性的问题,光器件方面EML和TFLN均具备400G/lane PMA4能力。此外,DPO、LPO和LRO也将是AI时代下的主流选择。

太辰光技术总监 侯丹

  太辰光技术总监侯丹发表《CPO相关无源器件及技术》报告,基于CPO(光电共封装)模组的交换机已经出现3个行业变化,一是取消可插拔光模块,其端口位置改为可插拔外置激光器(ELSFP),二是交换机厂商将负责OE与ELSFP之间的配线,三十配线方案将是光通信产业链发展重点。配线方案设计的无源光学产品包括光纤、MT/MMC-FAU组件以及光柔性板/配线盒/中板连接等配线方式。在CPO交换机面板侧采用高密度连接器端接,重点是MPO/MMC连接器工艺(研磨)以及涉及的核心元件(MT、导针),配线方案采用光柔性板会更具技术优势。太辰光对光柔性板技术做了深度布局,自行开发光柔性板CAD自动化布纤软件,与客户开发基于光柔性板的CPO配线设计。

丰润兴总经理 范卫星

  东莞丰润兴光电总经理范卫星博士发表《光无源器件镀膜工艺技术与趋势》报告,光通信领域的典型镀膜设计包括光纤及透镜端面的增透膜AR ( Anti-Reflection )膜、反射镜的高反膜、长、短波通WDM膜和WDM窄带通滤光片,电信应用的薄膜滤光片,例如DWDM 100G滤光片、GFF增益平坦滤波器具有较高的镀膜难度。这需要足够高端镀膜设备提供支持,而国产高端镀膜设备替代进口镀膜机是大势所趋,国产设备已经在光斑可控的电子枪、高电压与大离子束流的离子源,高精度极值与非极值光学薄膜厚度监控设备,以及稳定的磁控溅射阴极设计方面实现了突破。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 阮银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员阮银兰发表《空芯光纤机器应用最新研发进展》报告,空心光纤(Hollow-Core Fiber, HCF)具有超低非线性效应、近光速传输、光高损伤阈值和宽波段低损耗等优势。英国大学在空芯光纤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领先全球。中国暨南大学与中国移动研究院、领纤科技联合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反谐振空芯光纤,传输损耗低于0.1 dB/km。空芯光纤在电信与数据中心、高功率/超快激光、化学传感、医疗成像以及太赫兹和量子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挑战上,空芯光纤还面临对准精度要求高、熔接容易缺陷和玻璃折射率突变等问题需要产业链继续创新突破。

桂林理工大学教授 刘来君

  桂林理工大学教授刘来君发表《高性能电光材料及其器件应用》报告,光通信具有带宽大、速度快、损耗低等优点,是当前信息社会的主要通信方式,光开关、光调制器等是光通信中的关键核心器件。与磁光和声 光器件相比,电光器件具有调制速率高、开关速度快、带宽大、稳定性 好等优点,是目前高速光通信网络中的核心器件。在新型电光材料方面,铌镁酸铅-钛酸铅(PMN-PT)透明陶瓷具有电光系数大、半波电压低、激光损伤阈值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制备大功率、高速率电光调制器的理想材料。另一种则是当前火热的薄膜铌酸锂材料,其相比传统的铌酸锂单晶材料,薄膜铌酸锂具有更小的尺寸、更低的成本、更高的集成度,并且可以在更广泛的温度和电场条件下稳定工作。

国民民生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 张宁

  国民民生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宁发表《AI光网持续演进下光器件产业观察》报告,光器件产业的发展驱动力是行业对高密度和低成本追求。光金铜退是网络速率提升的必然结果,而硅光和CPO已经成为降低成本,降低功耗的重要趋势。对中国光器件行业而言,生态比需求重要,合作比内卷有效,质量比价格重要。面对未来的挑战,产业链需要重视与国外在方案和技术层面的差距,例如224G/448G,DSP国产化、空心光纤等,而未来机遇在于产业链可以在解决方案上形成合力,例如协同获取海外订单,更先进的IDM模式,高速光模块需求增长速度,高速光电芯片协同发展。

行业交流互动

圆桌论坛

  在圆桌论坛《AI时代下无源光学产业发展与思考》上,腾天昊宇董事长刘继亮、光隆科技董事长彭晖、飞宇集团董事长刘飞荣、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吴远大和丰润兴光电创始人范卫星组成圆桌论坛嘉宾,围绕光器件厂商如何跟随行业变革的潮流,中国如何通过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如何利用先进自动化赋能行业升级,以及产学研模式推动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落地等话题进行了深度讨论。

圆桌主持人:腾天昊宇董事长 刘继亮

圆桌嘉宾:光隆科技董事长彭晖(左上)、飞宇集团董事长刘飞荣(左下)、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吴远大(右上)、丰润兴总经理范卫星(右下)


ICC讯石分析师介绍光无源器件产业发展趋势

  AiPOC 2025 AI与光无源产业发展大会在行业观众热烈互动中落下帷幕。2025年,在云计算、AI集群大规模部署的推动下,全球光通信产业正步入于技术演进、产品创新的高速发展阶段。面对AI光互联高速发展的时代机遇,桂林举办AI与光无源产业交流活动,目标是充分发挥桂林光通信产业集群核心优势,与我国光通信产业链进行有机结合,建设理性产业生态环境,更好赋能AI时代下高速光互联发展。

内容来自:讯石光通讯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25/04/25/20250425172921701773.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文章标题:AI加速光通信创新 AiPOC 2025 AI与光无源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