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分析:移动通信普及率等左右中国吹响3G号角

摘要: 与中国相邻的日本、韩国的3G市场已出现快速增长的迹象,香港和黄电讯也在欧洲几国全面建设和运营3G网络,然而,世界最大的通信市场所在地的中国却未吹响3G的号角。在3

    与中国相邻的日本、韩国的3G市场已出现快速增长的迹象,香港和黄电讯也在欧洲几国全面建设和运营3G网络,然而,世界最大的通信市场所在地的中国却未吹响3G的号角。在3G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3G市场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引起全球业界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这也是“3G在中国”2003全球峰会能吸引众多政府官员、电信巨头的原因。
    政府决策的脉动
 3G是通信产业划时代的标准,对于通信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也成为牵动国内高层决策者神经的重要因素。中国市场3G利益相关者包括国内外电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终端制造企业、电信建设企业以及国内外电信业投资者等,涵盖了产品、运营、服务和建设四大市场,因此3G的决策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研究所长陈金桥介绍,中国的3G政策实际上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不是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实际上有系统、完整的体系。中国的3G政策有广阔的内涵,第一层面,战略决策的主体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的相关部门,包括信息产业部,在战略层面的决策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引入3G的必要性。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在战略决策指导之下的产业决策,这个决策主体是国家的主要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产业的主管部门。在这个层面的决策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3G的技术标准、3G的市场规模、3G对市场发展的实际影响及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等问题。产业层面的决策,其最终的结果是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战略决策,确定国内现在3G的立场、部署中国3G的进程、发放牌照、启动市场,并且发布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监察政策。
 中国的3G发展处于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之中,启动3G市场依然要面对三大难题。首先是市场问题,其次是技术标准问题,第三是市场竞争问题。就3G技术标准而言,目前3G拥有国际组织推荐的三大国际标准,WCDMA标准的背后是欧洲厂商联盟,而CDMA2000标准背后是北美厂商联盟,对于中国决策者而言,我国自主提出并且拥有一部分核心专利的TD-SCDMA将会成为关注的重心。一项技术标准成为产业的主流标准以后,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3G技术标准尤其如此。一旦国产标准确定下来并给予足够的扶持力度,首先会惠及该标准的研发制造厂商。其次可以带动设备出口和运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而且还可以作为筹码,通过专利交叉许可和授权,降低使用其他标准的知识产权成本。另外,还可以借此摆脱对国外标准和厂商的过度依赖,真正建立起上下游一体化的民族通信产业。
 目前,应该说政府的政策走向已逐渐清晰,基本认同技术中立和市场有限选择的原则,三大技术标准在中国市场都可能存在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坚决支持国产标准和扶持国内厂商;考虑集中统一IPR谈判,降低知识产权费用门槛,资助国产标准研发,鼓励组建国内厂商和运营商联盟,以及国内产地或者厂商最低市场份额等措施,部分已经开始实施,部分内容还在酝酿之中。
 牌照发放的坐标
 在“3G在中国”2003全球峰会上信产部官员称,“第一阶段3G测试已初步完成,接下来将用一年时间组织外场测试。”这对于那些早已急不可耐的电信设备商们来说就要继续耐心等待。
 目前,国外已经发放了接近120张牌照,其中以WCDMA为主。中国以外其他国家的市场在3G市场上比2000年的高峰期平均延后了18个月。对于牌照发放数量的问题,陈金桥认为,欧洲各国和日韩的牌照数量仅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需要计算移动通信乃至整个通信市场容量、电信运营商最低经济规模以及无线电频率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同时结合对当前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架构的分析,来最终确定我国3G牌照适宜的数量。适宜的数量会超过2家,具体为几家将取决于计算结果以及高层对于“适度”竞争的权衡。牌照发放对象问题,这应该说大家悬念不大,现在也盛传各种观点,几家运营商已经说了很长时间,从目前研究进展来看,这样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拥有基础网络的电信运营商可能会优先考虑。其实对于决定发放牌照的对象,有一个资格的限定,如果高层改变申请者的条件,这实际上会改变目前进入的门槛,因此在数量有一定的变数,而且这个变数的可能性还比较大。发放牌照的方式的问题,应该这个在整个牌照里面,应该是最清晰的一点。因为已经有信息产业部《许可证管理办法》可以提供指南,为避免过高的进入成本,中国将吸取的欧盟国家的经验,拍卖的方式基本被排除,其余方式可以借鉴。基本方向是竞争性发放,考虑适度有偿。需要结合无线电频率的配置,可能扩充对技术标准的要求,如果同时考虑上述因素,将出现多种牌照方式的组合。对于发放牌照时机,陈金桥认为这是由决策层来决定,产品设备的技术测试结果,国产标准的产业化进程,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业务普及率以及非话音业务的成长速度将成为几个关键的参考坐标。

内容来自:本站原创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3/11/11/200311110821001250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3G
文章标题:分析:移动通信普及率等左右中国吹响3G号角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