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光纤入户大提速宽带如何进小区?<

摘要:26日,宽带问题再次成为全省两会热议的话题。市民吐槽宽带遭遇垄断、捆绑、缺斤短两的问题,省人大代表为此开出“建议政府将宽带建设纳入城乡城市整体规划”等“药方”。

  26日,宽带问题再次成为全省两会热议的话题。市民吐槽宽带遭遇垄断、捆绑、缺斤短两的问题,省人大代表为此开出“建议政府将宽带建设纳入城乡城市整体规划”等“药方”。

  而在全球已进入网络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带宽和接入普及率,无疑成为支撑一个强国的重要标志。日前,工信部正式公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国家强制标准。标准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强制,提高宽带带宽、令市场充分竞争、保证用户可自由选择等方面,借此改变中国大陆宽带的落后局面。国家光纤入户的步伐大大加速,可是,在诸多利益纠缠、监管尚不明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新标准实施,以及“宽带中国”战略的最终完成,仍存在诸多难处。

  宽带不宽

  缺斤少两

  “随着光纤通讯设备、基材价格的不断下降,普及光纤入户已经成为可能。”无锡光通讯研究所研究员赵永甲对记者说,光纤传输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提升带宽。赵永甲举例,如果把以前用的铜缆传输想象成一条四车道的公路,那么光纤宽带就是一条100车道的公路,其“运载”能力的提升可见一斑。

  与理想的情况相比,国内的网速问题已经成为信息现代化的掣肘。

  2011年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固网宽带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为199.3KB/s,与名义速度差异极大。多数用户办理的固网宽带带宽为2兆或4兆,4兆宽带理论上应有512KB/s的网速,2兆宽带理论网速是256KB/s。实际上2兆带宽下用户平均上网速度仅为142.2 KB/s,4兆带宽下平均网速仅为232.7 KB/s。而截至2011年底,全球平均网速同比提升39%,达2.7Mbps,全球平均峰值连接速度为11.7兆。中国大陆网速虽同比增幅达43%,却仅为1.4兆,排名在90位之后。

  在资费方面更是差距甚远,内地固网宽带用户上网1兆带宽每月费用实际折合13.13美元,是越南的3倍、美国的4倍、韩国的29倍、中国香港的469倍。与之对应的是,国内关于宽带服务、尤其是网速方面的投诉出现激增。吉林省消费者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包括宽带服务在内的互联网服务投诉比重大幅上行,同比上升比率高达158.62%。

  “影响网速的原因很多,比如接入方式、还比如时间等等。”吉林省通讯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处长王玮对记者说,但传输介质还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此次才会要求,在公用电信网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

  选择运营商有潜规则

  如何打破垄断?

  2011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称开始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600050,股吧)涉嫌垄断,调查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互联网专线接入市场上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对交易条件基本相同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在交易价格上实行差别待遇。

  “他们负责全国骨干网的建设,负责对下一级运营商分配资源,但这种垄断导致他们对有竞争的区域经营商存在歧视性政策。”一位通信监管官员对记者表示,比如反垄断调查前,两家运营商给予铁通的价格甚至要高于国家规定的100万1G带宽的最高上限,并且给予其扩容的带宽也非常少。

  这一调查的结果导致,2011年12月2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网站刊发声明称已向发改委递交中止调查申请,并承诺整改。内容包括降低资费和配合其他运营商提高互通互联质量。上述通信监管官员认为,此次之所以强制要求光纤入户能够平等接入,用户能够自由选择,就是要最终打破垄断。

  不过,新政策的成功落地,还面临着另一个更有杀伤力的“垄断”。“为什么我的小区只有一家宽带能够选择?”家住朝阳区某小区的王女士称,她所在的小区只有中国铁通一家运营商提供宽带服务,用户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对于王女士的抱怨,一家通信工程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行业的潜规则。一般来说在小区新建初期,为了对用户争夺,运营商都会给开发商或者物业公司付一定的费用,并以此签订一些排他性的协议。

  “费用的标准大致差不多。”中国电信一位负责市场的人士证实了这种说法。他告诉记者,费用的多少是行业的秘密不便过多透露,但原则与开发商的级别、小区的平均房价、户数的多少都有关系,比如一些大盘,或者高档小区,相对进场费就要多一些。

  在这样的市场规则下,很多小区业主在一开始入住,就注定了只能选择一个宽带运营商为其服务,即使不满意也没有选择空间。

  宽带二次经营

  小公司常偷工减料

  一段时间以来,业界将打破垄断的希望放在通过更多的驻地运营商介入,而形成竞争的局面。特别是在有关部门屡次表示鼓励民营资本介入通信领域之后。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民营公司纷纷介入,向骨干网购买带宽,然后对一个区域进行设备、布线投入,再进行销售的经营模式。

  “我们业内叫二次建设。”一位从事这样经营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样的模式,主要是解决大运营商考虑成本问题,对某些区域投放不足的问题。他告诉记者,比如说汽车厂、八里堡等区域的不少小区,都是二次建设的运营商来经营的。该人士对记者透露,其实就是大运营商从经营成本考虑不愿意往那边扯线,所以给二次建设运营商留出了操作空间,但目前还不能完成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事实上,这样的操作模式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春市相对有实力的二次建设运营商不超过20家,而最小的运营商投资可能都不足百万,给几栋楼提供宽带服务。“小公司要考虑成本,偷工减料的事情常有。”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公司提供的宽带服务不稳定,带宽很差的投诉。小公司由于资金限制,所以在人才和设备投入上,与大公司都相去甚远。目前并不能形成竞争关系,顶多算是依附。这需要更多的、真正有实力的民营资本介入,因为宽带运营是一个对资金要求很大的行业。

  监管部门频出政策

  缺位却是顽疾

  “如果政策最终想执行到位,监管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对记者表示。实际情况是,由于落实这项政策中,诸多细节需要工信部门和住建部门相互配合监管,这反而导致监管缺位。

  “工信部门是负责制定标准,而最终实施是住建部门。”一位通信管理部门官员对记者坦言,比如说新标准实施,都是要住建部门要求开发商完成,我们并没有执法权,说白了房子建了在通信设施这验收是不是合格,我们说了不算。

  而对于小区物业、开发商收取入场费,导致垄断的现象,事实上早有明文禁止。按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对于“非法组织或者妨碍电信业务经营者向电信用户提供公共电信服务的”行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我们管不了物业,连住建部门想要管理都存在法理上的障碍。”这位通信管理部门官员表示,其实在2007年,工信部和住建部就曾联合发文,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垄断性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但很多都是私下的协议,取证、执法难度很大。

  一些宽带运营人士认为,从2007年开始,住建部和工信部就反复出台相关政策希望解决这个问题,但始终收效不大,所以此次强制性标准能否起到作用还很难说。在项立刚看来,要打破这种“垄断”,需要更加详细的政策出台,甚至需要更加立体的监管流程或者部门出现,由此来看,新政效果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新标准落地

  开发商成本提高

  虽然,工信部在今年刚刚公布强制性标准,但事实上从2011年开始,就已经要求各省做好准备。王玮告诉记者,2012年8月,工信部就已经下发了管理办法。而吉林省通信管理局也根据政策要求,与住建部门进行了沟通。

  “目前具体的实施办法已经上报到住建部门的标准审核办公室。”王玮说,具体的管理办法住建部门也在抓紧制定,在工信部与住建部要求的4月1日大限之前,吉林省的配套措施基本就会完全到位。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住建和通信部门的推动下,全省已经200多个新建小区,在光纤入户、平等接入等方面签定了协议,长春市有7家新建小区实现了新标准的实施。

  然而,在开发商、运营商来看,新标准的落地尚存诸多问题。“如果按照新标准,开发商必然要提高开发成本。”一位开发商对记者说,新标准中对宽带工作间、管道等要求很细,超出的费用该由谁来承担需要明确,是开发商还是宽带运营商,或者是业主公摊?

  一位宽带运营商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忧,在他看来有很多问题需要更加明确,比如说电信和联通在宽带接入操作方式上有所不同,一个是一次分光、一个是二次分光,区别就在于对放置交换机的操作间要求不一样,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势必造成浪费。而采访中,记者获悉一个更为爆炸性的消息,省内一家骨干网运营商在去年10月就在内部发文,表示原则上不再投资新的小区。

  “光纤的投资回收期大约在5年左右,骨干运营商操作得很规范,设备、物料按照国家标准需要满箱满配。”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这家公司在吉林省宽带网络投资方面刚刚完成成本回收,在巨大经营业绩考核压力下,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在他看来,一些很偏远或者是低品质的小区,由于大运营商会考虑铺设成本问题而放弃进驻,所以仍然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服务。“另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就是,如果用户自由选择了,那么这个小区宽带的维护由谁来做?”上述宽带运营商的工作人员说,尤其是建筑部分的维护。

  旧小区改造

  是光纤入户难点

  “即使新建小区能够很好地落实政策,但在光纤入户问题上,最大的难点还是旧小区的改造。”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钟萍说,以她所住的小区为例,这样的老小区如果进行宽带改造,就出现了众口难调的情况。“你比如说,需要在人家墙上重新打眼,而有些住户是老人,根本不需要宽带服务,就会挡着不让你进行改造。”钟萍说。

  一位运营商的工程人员也向记者坦言,他们经常会遇到抱怨,说运营商为啥不把宽带扯进小区。可这就遇到很多问题,首先是没有进楼之前,铺设管线就要涉及绿化,草坪动了咋办?树砍了咋办?这些都需要付出很大的沟通成本和改造成本、不光是物业还有业主。进入楼内问题就更多了,老王家要改造,需要破坏老李家的墙体,但老李家没有需求,就会出现不配合的局面。施工队经常就被赶走。这些还是好的。最坏的情况是,楼体构造根本不适合改造,比如说实心天花板,干脆就没有办法实现。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物业公司这。”上述业内人士说,有的物业公司收了钱,但摆不平业主。有的物业突然换人,新入驻的物业又要一笔钱。这样的事情监管部门都很头疼,因为此时物业又N多理由来设置障碍。有专家观点认为,解决旧小区改造一方面是落实监管到位,另一方面需要政府进行补贴等政策的统一安排,否则单纯靠市场化很难解决。

  它山之石

  成立第三方机构 保证宽带用户自由选择权

  “作为光纤入户的试点城市,上海以前也面临小区在光纤改造,入户的时候受到物业或者开发商的阻挠。”上海电信一位工程经理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争夺物权,后续维护责任不清、保护自身利益所导致。

  该经理对记者透露,后来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发布并实施《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工程技术规范》的同时,成立了上海市建筑通信网络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新建住宅建筑通信配套设施第三方专业维护公司。

  公开报道显示,这家第三方机构,主要负责网络“最后一公里”的公开招标,监理工程质量和标准的监督工作,以此来保证宽带运营商的平等接入和用户自由选择的权力。“各家运营商只负责将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引入小区门口。由第三方机构具体管理小区中心机房到百姓家里的通信管线和光纤。”该经理表示,用户想选用哪家网络服务,只需和运营商签订协议,第三方机构就会帮助实现对接。目前,上海市建筑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对电信、联通和移动三家网络运营商开放接入服务,居民可自由选择。而在已经实现了100兆带宽的香港,由于有数十家有线宽频、香港宽频、和记电讯、电讯盈科等多家公司参与竞争,一轮接着一轮“价格战”、“服务战”不断升级,其100兆甚至是1G宽带的费用仅150港币每月。

  在王玮看来,新政策下的中国宽带,必然会走出一个服务不断提升、资费不断下降的趋势。

  “宽带中国”工程

  2012年5月,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7月25日,上升为国家战略。

  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兆以上,农村家庭达到4兆以上。届时,宽带用户将超过2.5亿,家庭普及率达到56.8%;光纤用户达到4000万,覆盖两亿家庭。

  “宽带吉林”工程

  2012年4月,正式全面启动。

  截至2012年底,我省城市家庭上网带宽能力达到10兆,农村家庭上网带宽能力达到2兆。

  2013年,全省宽带接入用户将达到850万户。

  2011《中国宽带用户调查》

  网速

  4兆宽带

  理论 512KB/s

  实际232.7KB/s

  2兆宽带

  理论256KB/s

  实际142.2KB/s

  资费

  内地固网宽带用户上网1兆带宽每月费用实际折合13.13美元

  是越南的3倍

  美国的4倍

  韩国的29倍

  中国香港的469倍

  排名

  中国大陆网速同比增幅43%

  仅为1.4兆

  全球排名在90位之后

  全国固网宽带用户平均上网速度199.3KB/s
 

内容来自:新文化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3/01/28/201301280932589176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光纤入户v
文章标题:光纤入户大提速宽带如何进小区?<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