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FSO在“最后一公里”中定位自身

摘要: 2003年3月,一直对FSO情有独钟的美国Terabeam公司与上海铁通签署约50套FSO设备的框架协议,并以此杀入亚洲市场。 接着,7月14日,Terabeam
    2003年3月,一直对FSO情有独钟的美国Terabeam公司与上海铁通签署约50套FSO设备的框架协议,并以此杀入亚洲市场。
 接着,7月14日,Terabeam又与长城宽带签订了一笔多达250套设备的订单,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这批设备将被用于国内15个城市。
 除Terabeam外,其它从事FSO的创投公司也在近期频频出击,也是今年3月,LightPointe宣布与Siemens  AG合作,以更好地推广FSO方案……
 似乎已经穷途末路的FSO又显出了“东山再起”的迹象!据可靠数据,目前电信运营商所采购的FSO设备量已经超过了企业网络,也正是由于被电信运营商所接受,FSO市场今年才显得红红火火!
 定位独特
 “实际上,FSO是一种连接而非覆盖方式。至少目前,它还无法取代有线或微波等其它通信技术,但FSO有自己的独特的市场定位。”在接受《通信产业报》记者采访时,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江如是说,“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就象手机定位在移动、便捷一样,FSO选择了其它接入方式鞭长莫及或力不从心的特殊场所作为其生存空间。”
 同城域网传输一样,当前有很多接入技术可供选择,如光纤、微波、xDSL等。其中,光纤传输无疑是最安全可靠的通信方式,但光纤敷设较长的周期及高额投资限制了其普及,并且投资保护性差,用户一旦离开,业务投资商要收回投资将会变得十分困难;微波技术日益成熟,它比FSO传输距离远,但需要很高的初始投资(频谱许可证);xDSL带宽太低,使这种基于铜缆的接入方式并不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的最可行方案。
 与其它接入方式相比,FSO具有带宽高、部署快捷、费用合理的优势。目前,它主要用于一些不宜布线或是布线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经市政部门审批困难的地方,如城市楼宇间、跨越河流山谷、偏远地区基站连接等;它还可以作为预防服务中断的光纤设备倍份;此外,鉴于FSO产品安装快速简易,因此还可以在展览会、短期租用的建筑、野外的临时工作场所或地震等突发事件的现场作为一种临时的通信连接。
 凭借其特殊领域的市场定位,在各种技术争相“圈地”的接入网市场中,FSO站稳了脚跟。
 再获重生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中,FSO经过了“从高潮走向低谷,再从低谷中崛起”的生命周期。两年前,纽约世贸中心遭到恐怖袭击的第一时间,纽约州联合法院系统选择了FSO,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三个FSO系统迅速恢复了通向曼哈顿法院的业务。但随着不少FSO公司的纷纷落马,该技术也曾风光不在。直到今年,又让人看到了希望!
 著名光通信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德明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此前,FSO公司的纷纷落马并不完全是由FSO技术本身造成的,而与国外光通信市场的整体萎靡有很大关系。而随着国内光通信市场的复苏,许多新兴运营商都开始关注并初步应用FSO,我看好它的市场发展。”
 记者从长宽了解到,现在,FSO设备已被应用于上海、厦门、重庆、郑州的接入网建设中,尽管重庆有“雾都”之称,但由于采用了相应的对策,其整体运作状况十分良好。另外,来自华为的消息,其OptiX  SpaceLink系列设备也已在北京、河北、湖北、湖南等省、直辖市中安家落户。
 3G增色?
 任总告诉记者,“作为运营商,我们最看重的还是FSO的高带宽优势,和更远的传输距离”。而这些特点非常适合构建无线回程传输网。时下,3G已被各方吵得沸沸扬扬,如果3G上马,势必会铺设密集的基站,从而需要更多的回程线路,应该说,这对于FSO是一个不小的商机。
 对此,刘德明教授不以为然。他说,原则上3G确实可以给FSO提供一些商机,但FSO成本居高不下,将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又有其它接入技术可以替代之,所以,3G不一定能为FSO带来多大的市场。”
 当然,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华为FSO产品的主要负责人刘如宁则看好未来的3G网络中FSO的应用,他指出,FSO的成本将随着该技术的普及而逐步下降,且FSO的标准化问题基本不影响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据悉,不少公司,如fSona早已瞄准这块市场,推出了基于无线回程的FSO产品。但愿FSO可以重获新生,而不是昙花一现!
    相关链接
    浅识FSO技术
 FSO是以空气作为激光传输媒质实现语音、数据、图像传送的宽带传输技术,它利用小功率的红外激光束为载体,在位于楼顶或窗口的收发器间传输数据。
 FSO技术原理非常简单,激光源在光发送端经电信源调制后从光学镜头发射,光束经空间传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利用大面积透镜聚焦后经光检测器(光电转换器)转变成电信号输出。原理虽然简单,但要克服空气对激光的衰减非常困难,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商用FSO直至今天才得以出现。
内容来自:本站原创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3/10/31/2003103109240448437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FSO
文章标题:FSO在“最后一公里”中定位自身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