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 近年来,伴随智能手机的崛起及动画发布、社交网络等的普及,通信业务呈现爆炸式增长。为了实现这种高度信息化社会,需要实现超高速、大容量传输。
为了实现超高速大容量传输,要加速引进光数字相干传输方式,这就需要提供光学元件和终端设备。另外,光设备也需要做到小型化及高功能化和低成本化,为满足这些要求,需要摆脱之前PLC的设计限制,进行创新性技术开发。
这次,古河通过变更构成PLC的石英系玻璃的组成,开发出芯和包层之间的相对折射率差得到大幅提高的超高ΔPLC技术,芯片大小与之前产品相比达到原来的不足1/10,成功实现小型化。通过本次开发,可进一步实现电路的高密度集成。
作为基础的超高ΔPLC技术,去年7月份在京都举办的光通信相关国际学会OECC2013上荣获Best Paper Award奖,今后预计推进实施包括模块化的实际验证试验,同时进一步提高质量。
原来的PLC是通过在芯部位添加GeO2,且提高包层部位的相对折射率,将光锁入并搬运到芯内部。 为了实现电路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化,需要增加GeO2的添加量,提高芯与包层部位的相对折射率并强力锁入光。但是,如果增加GeO2的添加量,玻璃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从而会发生生产和质量上的问题。
因此,本次开发了通过向芯中添加折射率较大的ZrO2使相对折射率差达到5%以上的超高ΔPLC,适用于相干混频器,结果与原来产品相比,达到了原来产品的不足1/10,成功实现小型化。据此,可进一步实现相干接收机的小型化。
作为下一个开发阶段,要使本次开发的超高ΔPLC技术适用于实际光设备。推进包括模块化的实际验证试验,同时进一步提高质量,为实现新一代高速光通信网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