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今年全国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以建光网、提速度、广普及、促应用、降资费、惠民生为目标,重点实施宽带上网提速工程。宽带建设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业界关心的热点。应产业界各方的要求,中国通信学会日前举办了2012年宽带中国战略服务信息化推进大会,两院院士,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领导,部分省通信管理局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电信运营企业代表参加了大会。会上,众多有识之士就宽带中国战略与推进信息化、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国际宽带发展经验、电信运营商推进建设的具体实践以及宽带发展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等发表了真知灼见。本报将有关精彩观点进行了集纳整理,供广大读者参考。
国家宽带战略意味着什么?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重大任务。宽带中国战略与信息化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通过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加快推动信息化发展和两化深度融合?专家学者就此提出了重要的理念。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秦海: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宽带发展的思考,也拉开了发达
国家宽带战略一系列部署的序幕。如果把我们生活的地球看做是唯一的基础设施,那么宽带就是这个唯一基础设施上的神经脉络,是非常重要的。
工信部把宽带的提速计划和行动方案作为今年六大行动计划之一,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信息化和宽带之间是互为一体的。第一,宽带是现代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提升的非常重要的推进器。第二,宽带也是发展方式变化的转换器。第三,由于宽带可以支持更大范围的通信和服务,所以它毫无疑问会成为社会和谐非常重要的载体。
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司副巡视员徐建平:
宽带是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将宽带列为国家战略优先发展,纷纷出台宽带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政府的战略引导、政策激励甚至直接资金投入等举措,促进宽带网络覆盖和提速,推动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抢占新时期经济、科技制高点。
两院院士李德仁:
我国正处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时期,而宽带通信已经是重要领域。宽带战略将为“感知中国”理念下的物联网发展提供泛在支持,从而为构建无缝、可移动、最大众化的物联网奠定工程技术基础。宽带化、IP化的发展方向为“感知中国”、“智慧地球”提供重要支撑。宽带的目标是处处都要宽、时时都要宽、人人都要宽,让老百姓用得好也用得起。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中国的宽带化目前仍处于低水平,还需要加快宽带化的发展。宽带化需要巨大的投资,投资回报是制约宽带发展的重要因素。宽带化的发展不仅是市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宽带化的社会效益大于运营商的直接经济效益。宽带化不是目的。拉动经济和就业是根,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是本。宽带化要纳入普遍服务的范畴,发达国家政府对宽带化特别是农村地区宽带化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而中国的宽带化期待国家的宽带发展战略。
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史炜:
宽带产业一定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中国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如果中国产业形态当中对信息化的需求非常不足的话,那么宽带产业将无法顺利发展起来。我国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向新型制造业转型所带来的变化肯定是翻天覆地的,这对电信运营商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
宽带战略是自上世纪90年代电信市场化改革以来国际社会首次进行的大规模政府激励性干预,包括资金支持在内的政策扶持力度空前,国家行动意志空前一致。2012年美国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报告当中较明确提出,宽带基础设施是确保美国21世纪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这是最新的宣言。国际社会的普遍性认识是将宽带作为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国际竞争的关键战略性基础设施。对宽带投资的目的不仅是助推走出经济危机,更重要的是要赢得国家的未来。
国际经验提供了哪些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一些国家实施宽带国家战略的理念、做法,成功的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宽带战略的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会上,专家学者旁征博引,多角度地论述了国外的先进经验,极大地开阔了与会者的视野,拓宽了宽带中国战略的实践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宽带化战略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的关注重点。韩国提出有线1G、无线100M的目标。美国发布宽带战略,建立宽带扶持基金。日本政府加快折旧,无息贷款。瑞典政府承担农村宽带网建设成本的二分之一,即瑞典中央政府出51%,地方政府出11%,运营商出30%,各种基金出8%。我国可以利用运营商上交的分红,建立宽带基金。国家要有宽带激励计划,运营商也应当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
去年,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制定宽带目标,提出要把宽带纳入普遍服务,但我国连电话都没有列入普遍服务。到去年,全世界144个发展中国家中有99个定义了普遍服务,其中36个国家包括宽带,价格不高于月平均收入的5%。这对我国是一个挑战。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
全球宽带发展政策支持,基本上是两端,一是供给端,侧重于建设投资;二是消费端,从用户和企业自己使用中考虑的。政策手段包括持续的资金支持、税收的优惠、担保等。政府起到引导的作用,以市场化和企业为主体,PPP方式成为当前国际上宽带发展很主要的方式。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拿出72亿美元用于宽带投资,其中47亿美元是美国商务部来做的叫BTOP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投了40亿美元,每个州都有的。其中,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投了35亿美元,有100多个工程,公共计算机中心用于社区,实现宽带接入,还包括宽带应用。
人民邮电报社总编辑武锁宁:
国家宽带战略全世界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有四个方面,国家战略是趋势,国家工程是载体,国家支持力度大,普遍接入靠基金。
宽带被列为国家战略是全球的潮流,在中国也是大势所趋。
工信部在今年年初的工作会上表示将鼎力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显然这项工作已经列为
工信部今年通信业的“一号工程”。
国家战略实施要有实实在在的工程为载体,要把
国家宽带战略落到实处,就需要以国家工程的形式进行推进。有了这个载体才能激活社会资金,调动包括政府、企业、学界等在内的各方力量,吸引他们来参与和落实国家意志。
在国家范围内推进光纤宽带建设,需要大规模的投入。这笔投入,单单依靠运营企业难以为继。纵览全球各国,对于宽带工程的支持有两个特点,一是力度大,二是措施实。各国对宽带发展实实在在的支持表现在财、税两个方面。
在各国宽带战略中,对于普遍服务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普遍服务是一项高投入、低产出的业务。为此,各国纷纷建立宽带发展基金,支持宽带的普及。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立:
2008年,英国政府提出了“数字不列颠”行动计划,目的是确保英国数字和通信产业在创新、投资和质量方面的前沿地位。2010年3月4日,英国专门设立了一个负责推动下一代宽带网络建设的新政府机构“宽带传播英国(BDUK)”。该机构负责践行于2017年年底前实现全英90%的家庭接入2Mbps宽带的普遍服务承诺,预计政府将拨款10亿英镑。2009年3月31日,新西兰公布高速宽带网计划。其发展模式:政府成立一家国有投资公司,未来10年内与私营企业合作打造新网。投资总额约15亿新西兰元(约合74.2亿元人民币),政府投资约占一半。预计最高网速为100Mbps,约为2009年网速的50倍。2009年4月7日,澳联邦政府宣布,为保障澳大利亚国民的长期利益,将投资430亿澳元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新的宽带网络――国家宽带网(NBN)。澳大利亚政府决定牵头成立合资公司运营宽带网络。
谁来担当宽带中国建设主力军?
电信运营商是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的主力军。
中国电信作为最大的固网运营商率先提出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经过一年的扎实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宽带建设经验。
中国电信的实践为宽带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探索出一条宝贵的道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郭浩:
首先是规模化发展,加速光纤化的进程。随着
中国电信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扎实的推进,
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跃升10倍以上,南方城市全面实现光纤化,核心城区全部实现光纤接入,最高接入带宽可以达到100兆,城市家庭接入带宽普遍能够达到20兆以上,形成包括光纤宽带、移动网络、卫星通信,覆盖大江南北、惠及中国的优质信息网络。
截止到去年年底,
中国电信在南方21省份的城市地区宽带线路20兆带宽接入能力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0%。全国新增光纤接入覆盖的住宅套数新增2000万户,达到3000万户。南方行政村通光缆的比例由2010年年底的68%提升到了72%,已通宽带的行政村4兆达到89%,同时大幅扩充骨干城市和城域网。数据网络骨干容量增加了40%,城域网容量增加了50%,进一步推进40G波分系统的覆盖,传输能力较10年前增强78%,省内及本地40G波分系统的传输能力增长了145%。除南方21省宽带提速,
中国电信力量相对薄弱的北方10省份也正在全面推进。
第二,创先争优打造精品服务,并积极部署下一代互联网。
中国电信宽带中国光网城市不仅仅是网络建设的规划,更是集网络接入、业务应用服务提供为一体的信息化整体战略举措,是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重要的里程碑。2011年
中国电信推出了一张账单、明白消费,一键接入、便捷沟通,一站服务、首问负责,一点查询、自主订退,一声提醒、温馨关怀的“五个一承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第三,坚定信心,加快发展,促进国家信息化进程。稳步推进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加快推进光纤化升级,建设超高速网络,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在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和两化融合中的作用,带来更加精彩的互联网应用和信息服务,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中国电信集团副总工程师靳东滨:
2011年2月16日全面启动“光网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的光纤化升级,建设超高速(100M)宽带接入网络。
中国电信在规划中提出了2011年、2013年、2015年分年度的发展目标:2011年计划新增光纤入户3000万个家庭,南方城市(含县城)实现 20M覆盖率达到70%,东部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20M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3年对南方城市(含县城)的所有家庭客户均可提供20M 接入,光纤入户覆盖8000万户;2015年,南方城市地区实现家庭和政企用户光网全覆盖,光纤入户超过1亿户。
现在的情况是,2011年计划新增光纤入户3000万、FTTH/O住宅套数2000万户,现已经达到3000万户,城乡覆盖20M宽带接入能力覆盖达到70%,南方行政村通光缆的比例提升到72%,宽带行政村达到4M的覆盖率为89%。宽带战略实施一年,有了很大的进展,这是在设备制造商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国家级战略如何落地?
宽带中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其内涵和外延都是极其丰富的。推进
国家宽带战略的实施,需要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共识,其中政府的主导力量不可或缺。会上,专家学者就此话题发表了最新观点,提出了政策建议。
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司副巡视员徐建平:
我国宽带网络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无论从网速还是从覆盖率来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从政策规划层面来看,我国宽带网络发展还面临网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国家引导和服务机制尚未建立、缺乏指导我国宽带发展的国家级战略和规划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科学的统筹布局,加快我国宽带网络发展。
一是抓紧研究制定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组织实施,明确我国“十二五”期间宽带发展的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等。二是要加大国家引导性投入,积极研究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加大政府的专项支持力度,引导电信运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和其他社会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更多地投向宽带技术研发、网络建设和应用创新。三是要增强对宽带发展政策的扶持力度,重点对老少边穷和西部地区的宽带网络建设给予政策倾斜,积极研究出台农村宽带运营减免税等政策,积极研究将宽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并制定完善小区和商住楼宽带配套设施的强制性分类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