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讯 在今年的GTC大会上,英伟达并未重点宣传其GPU,而是展示了应对数据中心高功耗难题的新型光学技术——硅光子与共封装光学(CPO)。尽管这些技术可能降低机架其他部分的功耗,但分析师指出其仍存在风险。
Rubin Ultra GPU的功耗挑战与光学解决方案
英伟达本周公布了将于2027年下半年推出的Rubin Ultra GPU,其单机架功耗高达600千瓦。为解决这一可能加剧数据中心电力紧张的问题,英伟达推出了新型光互连技术。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能源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当前,每个GPU需要约6个光模块(单价1000美元)。在AI需要数十万甚至数百万GPU的背景下,如何控制光模块的成本与能耗成为关键。
英伟达的解决方案是面向以太网和InfiniBand平台的Spectrum-X与Quantum-X硅光子网络交换机(后者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推出)。黄仁勋称,这些交换机将取代传统光模块,可为数据中心“节省数十兆瓦电力”,而“节省6兆瓦电力相当于10个RubinUltra机架”。
行业背景:光互连技术竞赛
现有电力限制与AI需求预期正推动思科、诺基亚、Arista、Juniper、HPE及Celestica等交换机厂商探索新型光互连方案。
共封装光学(CPO)是选项之一,但分析师公司Avid Think指出,该技术的成熟度与商业模式仍存疑。Dell’Oro集团副总裁Sameh Boujelbene补充称,行业正在努力解决“可维护性、可制造性与可测试性”等障碍。
目前,厂商主要推进线性接收光学(LRO)与线性可插拔光学(LPO)。LRO是对现有方案的渐进改进,而LPO则主打简化设计,适用于短距离场景。
分析师观点:机遇与风险并存
Avid Think创始人Roy Chua表示,英伟达的发布对该公司及CPO技术市场化是“重要推动”。减少数据中心光模块数量确实能降低成本与能耗,但他指出,英伟达的方案仅针对交换机侧,服务器/网卡侧仍使用可插拔光模块。“用户只需更换交换机即可降低功耗,无需替换服务器端的光模块。”
IDC云与数据中心网络研究副总裁Paul Nicholson认为,客户可能为新建AI数据中心采购英伟达的交换机,但其他场景需权衡经济性与计算密度需求。
Boujelbene指出:“数据中心可能采用混合模式,同时集成可插拔与共封装光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电力限制,这推动供应端加速创新,需求端大胆冒险。若CPO能实现预期的节能效果,超大规模企业将积极部署——尽管存在风险。”
讨论:数据中心会大规模转向共封装光学,还是混合模式主导?欢迎投稿至fiercenetwork@questex.com分享观点。
更新(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23):本文补充了IDC的评论。
原文:https://www.fierce-network.com/cloud/nvidia-tries-balance-data-center-power-equation-co-packaged-op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