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讯(编辑:Debi)自光通信行业诞生以来,在近六十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清的公司兴起又衰落,更有数不清的发展模式在散发光芒的同时又饱受争议,这其中就有“多元化战略”的身影。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在光通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倍受追捧的痕迹。
运营行业的分分合合
运营商方面,AT&T就经历过拆分之痛。AT&T的前身是由电话发明人贝尔于1877年创建的美国贝尔电话公司。1895年,贝尔公司将其正在开发的美国全国范围的长途业务项目分割,建立了一家独立的公司称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1899年,AT&T整合了美国贝尔的业务和资产,成为贝尔系统的母公司。1984年,AT&T被分拆成一个专营长途电话业务新AT&T公司,他继承了母公司名称和7个本地电话公司(即“贝尔七兄弟”)。
看起来,AT&T的拆分是迫于反垄断。来看AT&T今年的运营情况,AT&T 2014财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35亿美元,同比下滑7%。此外,在谷歌光纤强势入侵的今天,AT&T称对谷歌保持警惕,因为谷歌给用户提供的谷歌光纤可能抢走AT&T大部分的生意。实际上,因谷哥去年在堪萨斯城部署光纤成功,AT&T在该城市已经失去了很多客户。
不仅是AT&T,国内运营商早期也经历过分分合合。2008年,中国移动由中国移动合并中国铁通,中国联通由中国联通GSM网合并网通,中国电信则由中国电信合并联通CDMA网络。此后,国内运营业形成“三足鼎立”态势。
由于国内政策干预因素过多,因此不方便评析三大运营商拆分前后的优劣。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受到OTT业务的威胁,三大基础运营商的日子或多或少不太平。
设备业针对多元化战略的态度不一
近两年炒得最火的莫过于“阿朗转型成功”。从2013年6月开始,阿朗就走上了“转型战略”的不归路。由原来的“全能型”企业,转变为专注核心业务企业,转型后的阿朗主要聚焦三大核心领域:IP网络、云计算与超宽带接入,而非核心、盈利能力低的资产则一一剥离。
转型至今,阿朗的IP核心路由器发展迅速,其7950 XRS核心路由器得到美国和中国的广泛认可。阿朗股价从2013年年初的1.3美元附近,开始起步上冲,截至2013年12月31日阿朗股价达到4.5美元。截至2014年10月30日,阿朗股价报2.78美元。
不管怎么说,阿朗的“瘦身”都是卓有成效的。
国内设备商领头羊华为也不赞成多元化发展。今年6月16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在公司深圳总部接受了部分国内媒体的专访,首次谈到转型,任总称多元化必摧毁华为。
器件业青睐多元化战略的企业不在少数
要说国内器件业青睐“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昂纳肯定算是典型。
从2012年开始,昂纳就已经显示出向多元化经营转变的决心,并计划逐步融入邻近的市场,例如光纤激光器、光学辨别监测及自动化市场。
2013年6月,昂纳与丹麦OPDI签定了光波触摸屏技术合作协议,双方在香港成立一家名为“昂纳光波触摸有限公司”的公司,合作研究和开发光波触摸屏产品,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当时,昂纳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那庆林介绍,昂纳的多元化发展集中于光纤激光器、自动化设备和光学触摸屏上。
今年8月昂纳宣布,成功设计及制造用于生产电子烟时自动注入烟油的自动烟油注入及安装一体机。那总表示,“展望未来,集团决意巩固作为电子烟行业元器件及自动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领先地位。透过创新和多元化发展,集团有信心自动化业务将可扩大收入来源。”此外,昂纳还称第四季将推出微型传感控制器及新一代发热丝的香烟元器件及其他自动化设备。
如今11月,昂纳又宣布,将提升触摸屏保护玻璃的镀膜产能,主要应用于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昂纳已于今年第三季度成功推出三部专利的镀膜机器并于十月开始为数家知名智能手机制造商提供镀膜服务。
纵观昂纳的多元化战略——自动化、手机及平板电脑光学镀膜、电子商务等,在多元化的过程中,昂纳的股价竟能保持稳定,当然,这也可能是大盘稳定的功劳。随着无源器件的利润越来越低,昂纳的多元化战略不失为一种新出路。只是多元化对企业自身的要求较高,在前进的道路上,昂纳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器件业青睐多元化发展的当然不止昂纳一家,ODN配线厂商新海宜也崇尚“以多元化来回避行业周期等低谷风险。”事实上新海宜今年发展得还不错,前三季度收入、净利双增,前三季度总营收6.2亿元,同比增长4.52%;净利润8708万元,同比增长80.86%。
结语
路遥知马力。凡事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方能知道一二。短期的甜头并不能说明什么。的确,如今青睐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光通信企业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不少“专一坚守”的企业,如日海通讯依然信奉专一化经营,华为任总认为多元化必摧毁华为……
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下,必要的牺牲不可避免。如何规避风险,是考验金字塔顶端领路人眼光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