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6G信道测量迎来创新方法

摘要:日前,在中国移动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2021年科技工作者日暨科技周”论坛上,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主任张建华做了《面向6G的信道测量与建模》的科技报告。

  ICC讯 日前,在中国移动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2021年科技工作者日暨科技周”论坛上,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创新中心主任张建华做了《面向6G的信道测量与建模》的科技报告。面向6G 需求,张建华指出,6G的信道测量需要在测量平台搭建、信道特性分析、模型原理解释和理论应用结合四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信道建模作为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和前提研究,已经从1G之前的时域1维模型演进至5G采用的水平-垂直-时-频4维模型。针对6G信道建模,张建华指出,面向当前频域跨度大、空时非平稳、应用场景多样的系统需求,6G信道建模面临多维度持续扩展、场景多样、复杂度倍增的挑战,并介绍了自己和团队成员在6G太赫兹、可见光测量建模以及基于簇核的智能化信道建模工作进展,例如,在太赫兹信道测量建模研究方面,实测了低频太赫兹下的四种非金属材料的反射系数,建立了太赫兹频段反射系数与入射角、频率的模型,建立了大频率跨度下多频率路径损耗传播模型;在可见光信道研究方面,搭建了基于光电转换的可见光信道测量平台,分析了室内可见光直射、反射径能量占比以及两种主流可见光噪声建模方法的异同;在基于簇核的智能化信道建模方面,利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赋能信道建模结构和算法,提出结合图信息的簇核信道建模方法,在简化复杂建模的同时提升建模精度。

内容来自:人民邮电报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21/08/03/20210803013501172783.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6G
文章标题:6G信道测量迎来创新方法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