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职场解密:如何走“复利型”成长路

摘要:友管理软件学院首席专家李台元先生首次提出“复利型人才”的概念,将该类人才定位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工作稳定,而且其能力、收入以及个人价值均可以随着时间的增加,收到“利滚利”效果的人群。
        两年前,用友管理软件学院首席专家李台元先生首次提出“复利型人才”的概念,将该类人才定位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工作稳定,而且其能力、收入以及个人价值均可以随着时间的增加,收到“利滚利”效果的人群。

  如何获得“复利”资本

  根据用友学院常务副院长朱春燕女士的表述,成为复利型人才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即选择基础宽、专业精、门槛高、行业特征明显的职业,让自己“专业”;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综合素质,让自己“职业”;工作稳定,长期坚持,使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具备递增效果,让自己“高价值”。因此,想要实现复利成长,必须获此三条件。

  首先,为目标职业获得专业能力,即胜任工作的独到优势和专业条件。专业能力的获取“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一门‘手艺’,一门特有的‘专业技能’,而这项技能获取的首要因素就是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兴趣,这样才有真诚投入、用心学习的动力。”

  其次,寻求一份具有高价值的职业,即专业化高、综合性强、行业特征明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且个人发展空间不受限的好职业。职业选择很重要,关系到个人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速度和方式,好的职业也会帮助个人快速顺利提升自身的综合价值和实力。

  再次,重视自身职业素质的修炼和培养。学会以职业化的形象和方式处理、解决问题,强化职业意识;善于长远规划,重视职业的长远发展,重视经验、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和提升。

  朱院长强调,能力和学历的有机结合,构成复利型发展的稳固基础。另外,尽可能从事自己适合并喜欢的工作,用心去学习、研究,并努力实践;让自己沿着T型方向发展,具备难以被人替代的一技之长和专业能力,这样才会让你的职业生涯具备更多的优势、机会和话语权,才会有能够主动去选择自己适合岗位的资质与条件,以及可以得到复利型成长的最大本金。

  他们“复利”成长的故事:

  用友学院不断创新并完善复利型人才培养“新模式”,锻炼他们快速适应职场的能力,确保从学院毕业的学生在职场上更具专业优势和发展后劲。

  (一)用友学院09级四期顾问班范洋洋

  来用友学院之前,范洋洋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一直从事与ERP相关的工作,走的路途也算平坦。由于个性开朗,口才不错,后来做了售前顾问和项目经理。然而,因从未接触大型管理软件,发展遭遇“瓶颈”。

  从“管理软件应用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理文造纸集团做初级实施顾问。因为专业扎实可靠、技能掌握熟练,善于沟通交流,范洋洋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表现出色,受到领导的高度赞赏。“因为受过专业训练,我在ERP这个领域相对来说算是非常专业的,项目中我可以很自信的说我是‘科班’出身。现在做事有计划,且能预期结果,比以前更加自信、有目标。”

  范洋洋为自己设定了目标: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持续奋斗5年以上,28岁时成为一名高级售前顾问。然而,因为高度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入职后不到一年,范洋洋提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如愿成了一名高级实施顾问。目前,公司很多大项目都已经离不开他,也给了他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机遇。

  (二)用友学院09级一期顾问班王娜

  对外经贸大学应届毕业生,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学士。王娜开始并不十分自信,看上去还有些柔弱,一直担心就业问题。为了给自己的增强竞争的实力,也希望能够进入管理信息化领域工作,所以来到用友学院。

  在学院期间,无论相关理论学习,还是专业技能掌握,都表现的十分优异。毕业时,王娜以实施顾问身份进入用友广州分公司,她说“坚持就是胜利,在用友学院学习的日子是辛苦的,却是充实的,收获比大学四年还多。”

  如今的王娜也已经走上了复利成长的道路,虽然从校门走出才一年多的时间,但目前已经在承担项目经理的工作了,职位、薪酬都有了很大提高,而且管理软件顾问本身就是一个不受发展空间限制的随着时间的延长价值越高的职业,所以,希望工作稳步上升、实现白领梦想的心愿也日益完成了。

  其实,在用友学院已经毕业的学员中,像他们一样走复利型发展道路的还有很多,他们选择了管理软件顾问职业,却能够不断赶超同期入职的其他员工,用半年获得的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不断进步着。
内容来自:比特网a5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1/05/26/20110526021642181500.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复利型 成长路
文章标题:职场解密:如何走“复利型”成长路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