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100多名两岸光通信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齐聚厦门,一场名为“2009海峡两岸光电论坛暨产业对接会——光通信分论坛”的活动在国际会展中心“亮剑”。此次论坛以 “光通信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为主题,11位嘉宾针对光通信行业现状和金融海啸冲击下未来市场及技术的发展分别做了演讲。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董小鹏教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演讲主题是《大学光纤新技术的研发及产学研合作展望》,董教授在报告中为我们介绍了光通信用光纤、光子晶体光纤、大功率光纤激光、光纤光栅与器件、特殊光纤等热点光线技术的研发状况,并就产学研三方合作的探讨与展望进行了阐述。
光纤技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光纤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阔的,不但可以用于通讯技术方面,在非通讯技术方面应用更为广阔。在光纤技术未来发展中,将采用更多新型材料,使光纤在更大波长范围内传输,具有更好、更多的功能。同时将涌现出更多新型光纤器件与子系统; 更先进的损耗和色散补偿与管理技术;新型光纤设计的出现及新的光纤功能的实现,将使光纤技术在光通信、光传感、光测量、光能量、非线性效应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合作
高校研究不完全适用于应用方面,而企业要生存,必须时刻考虑其开支及赢利方面。这样,高校研发与企业研发之间的结合就存在了一些问题,高校对企业的要求并不是很了解。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尤为重要 ,国内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不必国外光通讯企业般有着雄厚的研发能力。因此企业应好好利用高校研发资源,很多企业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其实高校都是能研究出解决方法的,企业和高校应多进行沟通接触,这样企业可以解决很多困难问题,而高校研究成果也可以转化为直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