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光纤光缆走过而立之年

摘要: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既有起步阶段的引进吸收、合作开发,又有国内研究机构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既有行业高速发展的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既有起步阶段的引进吸收、合作开发,又有国内研究机构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既有行业高速发展的喜悦,也有2001年以来整个行业低迷的痛苦。30年的艰苦奋斗,30年的创新发展,走过而立之年的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总体上显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性,为未来光纤光缆产业的升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7年9月15日~17日,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光电线缆分会、富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富通集团协办的“第三届中国通信光电线缆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光纤光缆三十年大会”在浙江富阳隆重举行,会议同期还举办了“2007中国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及FTTH发展研讨会”、“《中国光纤光缆30年》首发式暨辉煌业绩报告会”,表彰了1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和30位“中国光纤光缆30年风云人物”。大会不仅得到了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我国通信线缆行业相关企业的广泛响应。针对我国光纤光缆产业30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对促进产业发展应当努力的方向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第三届中国通信光电线缆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光纤光缆三十年大会”既是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一次庆功盛典,又是一个推动产业升级,谋求光纤光缆产业更高发展目标的动员大会。
 
    30年审视四大成果
 
    “中国光纤光缆经过30年的创新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我国著名光电线缆专家、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慕成斌教授对《通信世界》周刊记者说。
 
    在我国政府和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通信光纤光缆产业通过多种方式的自主创新,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支撑力量,建设了覆盖全国的光纤传输网络,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国光纤光缆企业所开发生产的产品不仅能够充分满足我国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需求,而且能够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生力军。
 
    就我国光纤光缆产业本身而言,其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光纤光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具有年生产通信光缆4000万芯公里,光纤4000万公里,年产近2000万公里光纤预制棒的生产能力。同时,我国也逐步建立起了从光纤光缆原材料,光纤预制棒到光缆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为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30年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以及技术攻关,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在光纤光缆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近年来不断增长,在包括光纤预制棒等尖端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光纤光缆核心技术。此外,我国企业还积极进军国际标准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光纤光缆标准的制定工作。
 
    第三,产品开发能力迅速提高。从当初只能生产多模光纤和种类单一的光缆产品,发展到现在可以规模生产几乎所有市场有需求的光纤和光缆产品。30年来,我国光纤光缆产业发生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在光缆产品方面,我国企业的开发能力大大增强,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发出新的产品。在特种光缆领域,我国企业近几年有了明显的进步。在浅海海底光缆、ADSS、OPGW等许多领域,我国企业都取得了出色的市场业绩,并已经具备深海海底光缆的生产开发能力。在光纤领域,我国企业也具备了规模生产市场需要的各种类型光纤产品的能力,并具有相当的技术储备。
 
    第四,我国企业生产的光纤光缆产品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有力支撑了我国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建设成覆盖全国的光缆传输网络,公共电信光缆网络总长度超过430万公里,光纤总长度超过8000万公里。如果包括广播电视、电力、石油等其他领域的光缆应用,则我国光缆总长度已经超过570万公里,光纤总长度超过1亿公里,而这些产品绝大多数都是由我国光纤光缆企业生产的。可以说,我国光纤光缆产业为我国的通信光缆网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产业升级,机遇还是挑战?
 
    光纤光缆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产品和技术创新的关键时期,面对以FTTH应用为代表的新的应用模式,光纤光缆产业必须开发出更适合未来应用的技术和产品。
 
    从我国以及全球通信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世界光纤光缆市场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光纤光缆市场前景看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光纤光缆在经过严冬之后,正在迎来又一个“春暖花开之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朱高峰说:“光纤成本不断下降,对光纤光缆的需求不断上升,光纤光缆的前景是很好的。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或合资的光纤光缆企业都将有很大的发展。”
 
    在我国,得益于移动通信以及互联网业务的迅速发展,我国电信运营商对光纤光缆的需求明显增加。“3G基站所需求的线缆正在发生变化,价格较高的射频同轴电缆的用量越来越少,而采用光纤拉远技术后,对光纤光缆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给光电缆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祖国对《通信世界》周刊记者介绍说。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总经理章旭东也认为,随着3G在我国的应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近几年内我国的光纤光缆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会越来越快。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一春博士说,受FTTH市场发展的带动,全球市场对光纤光缆的需求也在增长,包括我国主要企业在内的全球光纤光缆主导生产企业整体上都在扩大产能,以应对新一轮光纤光缆需求的增长。此外,在技术发展上,FTTH被认为是未来有线宽带接入的主要技术手段,在可预见的将来,也没有可替代光纤的通信传输媒介,这为光纤光缆市场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一方面给全球光纤光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要求光纤光缆行业通过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来满足新型应用对光纤光缆产品的需求。
 
    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由于光纤应用的日益普及,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光纤在包括信息化建设、资源开发、国防建设等重要领域都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光纤光缆产业日益成为关系到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产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光纤光缆产业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光纤光缆产业腾飞的难得机遇。
 
    虽然更多的人对光纤光缆市场的前景十分看好,但是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锡洲却只是表现出谨慎的乐观。
 
    徐锡洲说,从国际光纤光缆市场环境看,几大巨头的实力还非常强大,一些新兴市场大都被一到两家巨头所主宰,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光纤光缆设备相继恢复生产,与此同时,光纤光缆制造中技术进步的重要角色正在减弱,市场中对产品价格过于关注,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从国内市场上看,铜退光进、FTTH和3G的发展趋势还不明朗,光纤光缆市场多年连续的增长趋势是否能够持续难下结论,国内光纤光缆制造设备相继恢复运转,市场继续膨胀,在利润下降的前提下增产不增收,本地化的预制棒生产正在形成规模,以预制棒为核心的企业未来将会面临严峻挑战,原材料的竞争将会加剧光纤光缆产业下游的竞争程度。
 
    虽然徐锡洲对未来的市场表示担忧,但是他仍然相信只要理智应对变化,光纤光缆依然会出现“光芒四射”的美好时刻。
 
    在看到当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国光纤光缆产业也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一是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我国的光纤光缆产业是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我国的光纤光缆市场也一直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给我国的光纤光缆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部分企业采用恶性价格竞争等手段争取生存空间,而恶性价格竞争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由于我国光纤光缆价格连续走低,多家技术水平领先,生产规模位居前列的企业也难以取得理想的盈利水平、我国光纤光缆行业进入了微利甚至无利和亏损运行的艰难阶段,产业整体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
 
    产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下降,给我国光纤光缆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光缆网络的质量和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恶性的价格竞争,企业亏损的压力将使企业难以长期保持对产品的严格质量控制,严重威胁光缆网络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同时也会对国内光纤光缆产品的声誉造成巨大损害。因此,恶性价格竞争将全面损害光纤光缆生产企业以及作为使用者的电信运营商的利益,是我国光纤光缆产业最需要面对的一项挑战。
 
    二是我国光纤光缆产业后续创新持续投入严重不足。长期微利甚至无利和亏损运营的局面,造成了目前我国光纤光缆产业整体上创新持续投入能力严重不足的状况。这一状况如不尽快改变,将严重影响我国光纤光缆产业未来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有可能使我国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才发展建设起来的光纤光缆产业失去在未来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当前,光纤光缆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产品和技术创新的关键时期,面对以FTTH应用为代表的新的应用模式,光纤光缆产业必须开发出更适合未来应用的技术和产品,同时,光纤生产技术也将进一步发展,全球领先企业的生产效率正处在不断提升的进程中。而我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下降,持续开发投入的不足,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能力。这也是我国光纤光缆生产企业所亟需面对的重要挑战。
 
作者:郑宏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内容来自:本站原创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07/09/27/20070927091221890625.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光纤光缆
文章标题:中国光纤光缆走过而立之年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