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洪阳时,他既没像其他专家一样说英语,也没说普通话,而是说着一口标准的重庆话。
洪阳告诉记者,他来自黔江山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农村家庭。1992年,他从黔江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当时我是黔江中学第一个考入北大的学生。”洪阳说,在北大读完本科后,他又读了研究生,1999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读博士。在美国的4年,洪阳获得了两个博士学位,主要研究环境工程、卫星遥感技术,他还获得了一个技术专利。
毕业后,洪阳到美国加州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不久便被美国国家宇航局高薪挖走。美国国家宇航局给予他科学家的待遇,主要参与美国卫星上天后获取太阳能能源技术及卫星地球观测变化技术。
希望在渝寻找合作伙伴
洪阳说,此次回渝,他带来了太阳能混合充电器技术,希望在重庆找到合作伙伴。
“只要有阳光就可以充电。”洪阳介绍说,太阳能混合充电器可以为手机、相机、MP3等电子产品充电,在没有阳光的时候,也可以直接接电源充电,太阳能混合充电器的出现,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活。
据洪阳介绍,一个太阳能混合充电器在重庆的生产成本大约在50美元左右,但卖到美国,每个至少可以卖到100以上美元。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徐菊 实习生 何丹妮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