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日前发布招生简章,公开招考2010年光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主要面向符合一定条件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报名方法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光学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工程硕士英语,数值计算,工程光学,光电信息技术基础,半导体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及技术,光通信技术原理等。教师队伍由著名光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憨笨教授领衔,其中大多数教授和副教授具有丰富的工程、科研和教学经验。
此次招考采取学校自主划线、自主录取、自定规模,上课时间均安排在周末。学校授予学业合格者相应的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详情见以下招生简章,欢迎各位踊跃报考!
2010年光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
光学工程:涉及(1)光电信息技术,(2)激光器件与技术,(3)光电显示技术,(4)光通信技术与系统,(5)半导体照明技术,(6)光电测控与传感,(7)光学技术与仪器,(8)微纳光学与光电集成,(9)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嵌入式光电系统),(10)太阳能光伏技术,(11)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等十一个方向。
(二)招生对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7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6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三)考试方式及科目
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初试为全国统考,一般安排在十月底双休日(具体时间以国务院学位办公布时间为准);第二阶段复试为我校自行安排,一般安排在12月份。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GCT”考试( 即Graduate Candidate Test,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考试大纲《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社会上的专业培训机构有:新阳光教育
第二阶段:资格审查合格且达到我校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专业基础课内容、具体时间、地点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12月发布的消息)。
凡持有2009年GCT有效成绩的考生,可以此成绩向我校任何一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提出报名申请,对于符我校规定的GCT成绩的考生,可直接参加我校招生学院组织的第二阶段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四)报名方法及资格审查
报名方法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广东省报名网址:http://xwb.gdhed.edu.cn)
网报时间:2010年7月上旬(以广东省学位办网上公布为准)。
2.现场报名
确认时间:2010年7月中下旬(以广东省学位办网上公布为准)。
我校现场报名时不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在第二阶段考试(2010年12月)前进行,报考学院初审,
深圳大学研究部复查。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的所有考生需填写《2010年参加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
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取消第二阶段考试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五)学制与学费
学制3学年,前两学年课程学习,修完32学分,第三年完成学位论文;学费共计人民币28800元,第一学年学费10400元、第二学年学费10400元、第三学年论文指导与答辩费用8000元。
(六)上课时间及地点
上课时间: 周末上课
上课地点:
深圳大学
(七)录取原则、招生规模及学位授予
我校自主划线、自主录取、自定规模。
对修满规定学分、课程考试合格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并经
深圳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相应的硕士专业学位,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八)咨询及报名联系方法:
牛老师:电话:0755-26538558,13714880908 email: niulh@szu.edu.cn
地址:
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336室
胡老师:电话:0755-26538972,13728634336 email: xjhu@szu.edu.cn
地址:
深圳大学科技楼521室
深圳大学研究生部咨询电话:0755-26534074 刘老师
(九)就读优势
1、
深圳大学地处深南大道旁,交通便利,26条公交线路、以及未来地铁一期续期直达;
2、师资力量雄厚,无论任课教师和导师都具备副高(副教授)以上职称;
3、理论与实践并重、开设课程设有实验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专业知识;
4、
深圳大学校园依山起伏,外海内湖,荔枝成林,花木繁荣,环境优美,如临公园;
5、就读期间可享用学校一切活动设施(高尔夫球场、体育场、篮球场、足球场、保龄球场、羽毛球场、保龄球场、网球场、健身中心、游泳池等);
6、就读期间可出入图书馆并自由借书、上网及查阅文献资料;
7、学费便宜。
8、可以自由参加
深圳大学不定期举行的知名学者、企业精英的学术讲座;
9、论文期间可随时与导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接受导师的指导。
(十)光学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从事光电信息技术、激光器件与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光通信技术与系统、半导体照明技术、光电测控与传感、光学技术与仪器、微纳光学与光电集成、嵌入式光电系统、太阳能光伏技术、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研究与开发、经营与管理、设计与制造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光学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自然辩证法,工程硕士英语,数值计算,工程光学,光电信息技术基础,半导体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及技术,光通信技术原理,生物医学光学,光电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光源和探测器,光学材料,激光器件及应用,计算机辅助光学系统设计,MATLAB在光学工程中的应用,DSP与嵌入式系统。
(十一)
深圳大学介绍
深圳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1983年成立,当年建校,当年招生,被邓小平同志称为“深圳速度”。
学校坐落在南山后海湾,依山起伏,荔枝成林,花木繁荣,环境优美。校园面积1.44平方公里,校舍建筑总面积59.62万平方米,其中教室110536平方米,实验室102565平方米,图书馆51589平方米,体育设施用房62542平方米,学生活动中心楼4128平方米,学生宿舍197639平方米,学生餐厅等其他建筑物53105平方米。全校教学实验设备10463.56万元,图书馆藏书37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50万册。
学校学科整齐,现有52个本科专业,66个硕士点(其中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为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博士点(政治经济学、光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其中光学工程为一级学科博士点),综合了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
学校规模适中。目前,有本科生19437人,硕士研究生1651人,博士研究生22人,各类留学生609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6745人。
学校坚持学科兴校。建有12个省级重点学科(光学工程、政治经济学、国际法学、文艺学、传播学、光学、细胞生物学、材料物理与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工程);1个教育部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1个科技部国家生化中心(深圳国家生化工程技术开发中心);7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现代通信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生物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1个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
学校坚持科研强校。建立以代表性成果为评价对象、以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研水平评价制度,设立政府奖后奖、学术创新奖、成果转化奖、重大项目奖。2003~2006年承担纵向科研项目615项,其中“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12项,国防科研项目25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818项。教师发表论文5787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019篇;出版专著224部、译著30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2项。2005年实到科研经费6100万元,2006年突破9000万元,其中横向课题经费超5000万元。
学校师资优秀。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236人,副高职称456人;硕士学位510人,博士学位464人,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38%。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44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教育部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6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2人。教师平均年龄40岁。学校特聘双聘院士6人。
(十二)光学工程学科介绍
深圳大学光学工程学科是学校最强大的工程学科之一,学科团队由光电工程学院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骨干教师组成。目前该学科拥有光学工程博士点和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光学等4个硕士点、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光学工程广东省重点学科以及光学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光电子学研究所、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技术863-804主题光电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拥有雄厚的光学工程领域的科研、工程实力和配套完整的先进的研究开发设备。与深圳市多家大型的重要的光学、光电企业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并取得了多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成果。
教师队伍由著名光电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憨笨教授领衔,其中大多数教授和副教授具有丰富的工程、科研和教学经验。将科研和工程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注入到研究生教学之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好高水平工程硕士点至关重要,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光电工程学院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