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作为首批光纤入户试点城市,用户对“光纤入户”这个词不再陌生,但最后接入用户家中、享受到信息高速公路极速的,却为数不多。“宽带中国”的宏伟战略遇上了强大的现实,显得有些“尴尬”。
利益很“纠结” 用户多“郁闷”
武昌南湖都市桃源小区是“全国首个光纤到户示范小区”,小区的业主是全国最早体验光纤宽带的消费者。但是在对光纤宽带的评价上,他们却未能给出“一致的好评”。
早在2005年,烽火科技正式中标武汉南湖都市桃源“光纤入户”工程,该小区内700多户家庭不再一一安装铜芯电话线、有线电视线和网线,取而代之的,是一根光纤线。很多用户表示,光纤宽带后来的表现并没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值。
2005年,该小区的宽带运营商只有联通一家,当时其向业主做广告称“光纤到户网速可达10兆”,但据有关人士透露“当时根本没有它承诺的‘零点几秒下载一部电影’的极速光纤体验,相反是每天下班回家上网,下载一部电影要两个小时以上、看一段视频也要反复缓冲很多次,跟一般宽带没什么区别。”
光纤宽带名不副实,让业主们很是不满。后经调查才得知,运营商所说的10兆实际上是多家住户享用一个10兆端口,并不是每一家用户单独享用,如此一来,用的人一多,网速就会慢下来。对此,运营商向用户们解释,这主要是在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是第一代光纤设备和技术,各方面还不成熟,才导致出现这样的局面。
经过协商,业主们在2010年召开业主大会,引进了第二家宽带运营商中国电信。电信提供的网速为4兆,且为单户独享,业主们使用后发现,端口独享的4兆网速比之前的10兆共享要快很多。在都市桃源小区引进电信后,联通也将其宽带通信做了升级。小区住户说,现在的网速不会出现以前的情况了,但是对于自己是不是真的在享受光纤宽带,并不确定。
在光纤宽带进小区的过程中,经常会遭遇都市桃源小区同样的情况。在光纤运营商的选择上,往往是一家独大,可供选择的服务商不多,“价钱下不去,服务上不来”。
即使都市桃源小区后来引进电信运营商,却又带来了另外的问题。据该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李经理透露,电信运营商为了铺设管线进入小区,不得不重新挖路施工。施工期间给小区的居民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重复建设也浪费了大量资源。
需求层次多价格难降低
经过几年的发展,像都市桃源一样接入光纤宽带的小区已经不在少数,但“实装率”却不尽如人意。经过调查,记者发现市民对于在家里通光纤的情况下仍然选择普通宽带有着自己的考虑。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老年人对网络知之甚少,也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去了解网络,他们中的大部分表示不关心网络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社交娱乐方式,而老年人则对网络“不感冒”。不同年龄层次用户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上网习惯使得“宽带中国”战略未能“深入人心”。
内容不“给力”优势无处显
曾经有人打了个比方:如果把光纤宽带比作一条高速公路,与之前的铜线介质相比,这条高速公路路更宽,能够承载更多的车流量,但现在的问题是,上面跑的车还不多。光纤入户的真正存在价值在于内容使用,而恰恰是内容影响光纤宽带的用户数。
其实,在都市桃源小区作为“全国首个光纤到户示范小区”开盘前,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的长飞公寓近160户家庭率先享受了“光纤入户”,武汉邮科院小区也有百余户家庭实现了此项“待遇”。居民可享受到运营商提供的数字电视、高速下载电影、在线视频点播、3D游戏、视频电话等增值服务。当时运营商承诺的服务的确运行过一段时间,但之后就一直没有维护升级,服务内容也没有什么更新。这样“不痛不痒”地运营四年后,开发商在2009年突然提出每户缴纳8000元的使用费,称之前的使用费一直由开发商向运营商垫付,现在需一次性付清。但是住在小区的家庭已经发生了变化,自然无人“买账”,此事后来不了了之,现在小区的光纤宽带早已闲置。
光纤宽带无可置疑应该得到普及,但是却缺乏相应的内容供应。目前主流的因特网应用所要求的带宽多在2兆、4兆左右,这使光纤的高速优势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没有相应的内容服务,安装光纤的和没有安装光纤的,差异显示不出来,一般的用户考虑到经济利益,还是选择普通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