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CPO崭露头角 谁与争锋

摘要:据了解,博通的CPO也已接近量产。这个曾被贴上“未来概念”标签的技术,如今用实打实的性能突破宣告:属于CPO的时代真的来了

  ICC讯 NV在GTC 2025发布会上的一则消息,让全球光通信行业彻底沸腾——CPO(共封装光学)技术正式迈入规模化商用阶段。据了解,博通的CPO也已接近量产。这个曾被贴上“未来概念”标签的技术,如今用实打实的性能突破宣告:属于CPO的时代真的来了!

  当CPO撕掉“期货”标签

  过去几年,CPO就像行业里的“狼来了”故事——人人都说它重要,但始终卡在实验室和量产之间的断层带。直到NV亮出搭载CPO技术的下一代AI芯片组,微软、谷歌等巨头公布CPO数据中心部署计划,业界才猛然惊醒:这次不再是技术演示,而是真刀真枪的商业化冲锋。

  相比传统可插拔方案,CPO的优势堪称“碾压级”:功耗直降、延迟缩短、带宽密度增加,更关键的是,它让光引擎与计算芯片的“贴身共舞”成为可能。当光引擎与GPU的距离足够短,信号完整度得到保障。预示着,这已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底层架构的彻底重构。

  传统玩家短板:PIC和EIC一体化设计困局

  面对CPO浪潮,传统厂商焦虑可见。想要实现光电协同,必须跨过PIC设计和EIC设计,以及3D合封这些技术大山。现实很残酷:全球能玩转EIC设计的企业屈指可数,目前仅有如NV、博通、马维尔等少数企业。

  破局三难:传统厂商面临思考

  时间不多了,想要不掉队,传统企业至少要闯过三道关卡:

  1. 芯片联盟之战

  PIC与EIC联合设计已是必选项。但头部芯片企业更倾向“强强联合”,非一线厂商拿什么打动“技术寡头”?没有大体量订单的加持,难于打动人“芯”。

  2. Serdes接口的“黑匣子”

  想要定制substrate(封装基板),必须拿到芯片厂商的Serdes(串行解串器)接口协议及能力。这如同让芯片企业交出“保险箱密码”。

  3. 3D封装的工艺天堑

  即便凑齐PIC和EIC,要把两者像“乐高积木”一样精准的进行3D堆叠,仍需攻克键合、散热、应力控制等工艺难题。

  写在最后:没有永恒的护城河

  回望光通信史,每一次封装革命都伴随着王座更迭。CPO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颠覆,更是产业链价值的重新分配——当光引擎被“封装”进计算芯片,模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从“封装工艺”向“芯片协同”迁移。

  未来活得好的企业预计有两类——要么成为芯片巨头的“手脚”,要么自己长出“芯片大脑”。

内容来自:讯石光通讯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25/03/20/20250320074802228254.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文章标题:CPO崭露头角 谁与争锋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