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华为发布下一代DCI传输解决方案

摘要:在2019世界移动大会期间,华为发布了下一代DCI传输解决方案,以单波600G、OXC全光交换、NCE (Network Cloud Engine 网络云化引擎) 三大技术构建超宽、极简、智慧的DCI网络。

  在2019世界移动大会期间,华为发布了下一代DCI传输解决方案,以单波600G、OXC全光交换、NCE (Network Cloud Engine 网络云化引擎) 三大技术构建超宽、极简、智慧的DCI网络。

从左到右:荷兰Tallgrass CEO Reindert Hommes,德国German Access CTO Lothar Frischholz, 华为企业传送网产品线副总裁陈文波

  云和大数据正在驱动新一轮的ICT变革,数据中心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数据中心逐渐采用分布式建设的方式,需要通过DCI提供高速无阻塞的数据传送和交换,以在逻辑上形成资源池对外提供一致的云服务。DCI树立了新的流量高地,同时也对技术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DC之间的流量急剧增长,带宽成为DCI的主要瓶颈;另一方面,云DC之间超大的数据备份、快速的流量迁移需求,使得DCI往往采用 Mesh化的建网模式,连接维度增多带来连纤众多、光层复杂等问题;同时云服务VM(Virtual Machine 虚拟机)动态迁移导致流量变得不可预测,业务拆建频繁。

  为了解决DCI 带宽瓶颈、化繁为简、业务动态的三大挑战,华为下一代DCI传输解决方案融合单波600G 、 OXC全光交换 、NCE网络云化引擎三大创新技术,引领DCI网络进入超宽、极简、智慧的AI时代:

  超宽: 单波600G,单光纤达到48T的超宽容量。华为基于自研oDSP(Optical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芯片的算法积累,独创性引入CMS整形(Channel-Matched Shaping)和光层AI神经元技术构建600G的商用能力。单波600G将使能超高速的云间互联,进一步释放数据中心超宽连接的价值。

  极简:基于OXC全光交换技术,打造极简光层。全光背板支持32维的波长交换,同时支持高集成度,一块单板一个方向,一块单板集成合分波、光放、光监控等多块单板的功能,极大的简化了单板数量和内部连纤。

  智慧: NCE全网视角管理所有网络资源,做到业务一键式下发,带宽自动无损调整, 使网络变得更加灵活和智能,以适应云业务的快速变化。

  本次发布会上,华为邀请了合作伙伴:

  德国German Access CTO Lothar Frischholz, 荷兰Tallgrass CEO Reindert Hommes,分别分享了DCI的发展趋势和建网挑战。

  荷兰Tallgrass CEO Reindert Hommes:“荷兰作为西欧流量交换的中心,各大云服务商和MTDC都纷纷在阿姆斯特丹设立数据中心。我们观察到阿姆斯特丹已建成几十个数据中心,随着Mesh化带来连接维度的增多,连接日益复杂,华为全光交换OXC将极大地简化复杂的连纤和光层配置。同时数据中心之间的流量增速超乎想象, 华为600G DCI方案的商用有助于降低每Bit的成本,构建更有竞争力的DCI网络。”

  德国German Access CTO Lothar Frischholz:“德国企业云化的速度非常快,要求网络能够适应云业务的快速迁移。DCI网络需要更加灵活的业务调度,而NCE赋予了网络灵活智慧的能力。”

  “华为DCI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技术高地,不断加速技术创新。华为独创性引入CMS解决600G商用部署的难题,AI神经元技术给网络注入更多AI能力; 同时OXC采用光线路印刷技术,引领DCI进入全光互联时代。” 华为企业传送网产品线副总裁陈文波表示,“华为将携手云服务商、MTDC、IXP等客户和伙伴,持续构建一个超宽无阻塞、灵活智能的DCI网络。”

  华为企业业务坚持平台+生态战略,与合作伙伴一起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联接,无所不及的智能,并通过数字平台协同融合各种新ICT技术,支撑客户数字化转型成功。目前,全球700多个城市,世界500强中已有211家,前100强中有48家企业选择华为作为其数字化转型的伙伴。

内容来自:C114中国通信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19/03/04/20190304060735525078.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华为 DCI OXC
文章标题:华为发布下一代DCI传输解决方案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好友】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讯石光通讯咨询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光通讯咨询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我们诚邀媒体同行合作!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咨询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