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柴静一部“穹顶之下”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大众对于环境问题的空前关注,讨论持续发酵。我们在汲取这部深度调查的纪录片给我们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柴静的演讲能力无疑为它的传播加大了筹码,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和愤慨。
为什么有的演讲者总能引起广大的共鸣,甚至激励群众在艰难的时刻做出行动,而有的演讲者却只能感动自己?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极为推崇的演讲教练比尔发现,演讲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在台上的表现是否无懈可击,而在于你是否与听众建立了连接。想要打动你的听众,告别自High,从以下五步开始。
Question
先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提高你的演讲能力?
对我的工作有利
对我的职业发展很重要
我想表达我的想法
我不想演讲时恐惧
……
如果说上面的想法有什么共同点,那恐怕是这些都是理性的声音,是大脑告诉我们“我应该这么做”,就像“我想减肥”“我想戒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Nothing!你恐怕坚持不了哪怕一周,然后你的动力就逐渐消失了。因为理性的动力根本不足以支撑我们做出改变!
现在回想一下你一生中做过的改变,不管大小、主动被动,所有的改变都是在感性的力量下做出的,理性和逻辑只是我们做出决定的基础,而要立下“宏图伟志”,实现目标,就需要感性上的动力。
当你告诉自己,我提高演讲能力是为了:
我想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我想要人们尊重我
我想要Hold住整个场面
我想要人们记住我
这才是你提升演讲能力的开始键,即下定决心要做出的真正改变。
1 忽略你自己
公众演讲者最大的障碍是“担心自己犯错”,为了避免自己犯错,我们会一遍一遍地去背诵我们的演讲内容,把它练到自己觉得“完美”为止。这没有错,不过你换个角度想想,你参加过多少“完美”的无聊讲座、“完美”的无聊会议,演讲者的表演都很完美,但你仍然会觉得很无聊,因为演讲的内容跟你没有半点关系!
打个比方,如果你演讲的目的是给每位观众发100元钱,他们会在乎你的钱是倒着给他们的吗?他们会在乎你给的是新钞还是旧钞?他们会介意钱掉到地上后,你捡起来再交给他们?
No No No
他们只会在乎钱,而你要做的就是“掏钱”!
所以,反复演练的前一步是“忽略你自己”,关注“你的听众”,想想“如何才能把自己记住的内容输入别人的大脑里”,因为听众只关注“从你的演讲中收获了什么”。
2 减少信息过滤
现在,你的大脑一天内涌入的信息比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一年掌握的还要多,除了来自外界的信息,你的大脑每天还要处理10000到12000条想法。为了保证大脑不会死机,它会自动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这种过滤功能,从我们上学起就开始锻炼,好像我们上了一堂课,结果大部分内容都没有听进去……通常商业场合中,信息过滤的比例在60%甚至更高,而训练有素的演讲者则是在努力争取信息通过滤镜的比例。
要想增加通过比例,这时你需要做回“你”自己了。
1.强化优势,优势决定了你的信息有多少到达观众脑中。
2.眼神交流,用你的眼神向观众证明“他们是重要的”。
3.使用人名,被@的人总会特别关心内容是否与他们有关。
3 弱势语言,删掉!
“让我说说我的观点”“让我补充一句,换句话说”“知道我的意思吗”……
以上语言有任何意义吗?
听到这些话我们只会转转眼珠。
如果你的开场20秒种都是这样的语言,那么接下来的几分钟,观众会加大对你提供信息的过滤比例。这些没有意义的“弱势语言”就像白开水一样,稀释了你表达信息的力度。按下“delete”键,你的话语会更加精辟,字字玑珠。
4 制造场景
人的大脑并不用词语或者数字进行思考,而是一听到就把它们转化成图像或者情绪,以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就像脑中存了部电影一样。然后,当我们想说话时,我们将自己的思维重新转化为词语和数字。词汇与数字才是人类经过长期创造形成的抽象概念。
如果你想要触发听众的情绪,试着让你的语言构建出画面,唤醒情感,那么表达力度也会翻倍。尤其是在你开场白的时候,应该构建一个场景或者用一个画面将人物引入故事。
比如,
在一个周五的深夜……
这是我工作的第一天……
顾客在电话里冲我怒吼……
5 寻求反馈
频繁的演讲只能让你保持已有的水平,却不能提升自己。我曾经在一次关注美国未来的总统峰会中偶遇超级畅销书作家托尼·罗宾斯,这个会议汇聚了柯林·鲍威尔将军,媒体人阿里安娜·赫芬顿等各界名流以及所有健在的美国总统。托尼受邀在这样隆重的会议上发表了一场演讲,薪酬为12.5万美元。我问他如何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他告诉了我一条捷径。就是在演讲之后随机挑选一些观众,把他们请到一边问一两个问题“你觉得这次演讲中最好的部分是什么”“这次演讲有什么不足”,然后促使他们抛开礼数,给出真实的答案。托尼会根据大家的反馈改进下次的演讲,渐渐地,他的演讲事业有了质的飞跃。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领英联合创始人雷德·霍夫曼极力推崇的演讲教练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内容选自《主宰演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