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联通研究院首次在“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展示自主创新成果

摘要:中国联通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部在“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上展示近年来光传输领域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包括同步网络管控平台、智能化光网络管控平台、光纤探伤传感设备、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一体化微波设备(CU-MWR)和可调谐激光雷达。

  2024年5月16日至18日,“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光谷光博会”)在武汉举行,中国联通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部在会上展示近年来光传输领域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并受到多方重点关注。中国联通研究院作为中国联通集团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十分重视锻造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本次展示的自主创新成果包括同步网络管控平台、智能化光网络管控平台、光纤探伤传感设备、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一体化微波设备(CU-MWR)和可调谐激光雷达。

  5G及算力时代的全光底座离不开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基础支撑。中国联通研究院自研开发的高精度同步网管控平台,打破了传统同步网分厂家划界管控的壁垒,业内首例实现对多厂家、多类型高精度时间同步设备的统一管控,目前已在江苏、山东、广东等8个联通省分现网成功部署应用,实现同步网运维降本增效。中国联通智能化光网络管控平台通过统一的模块化波分设备南向管控接口,开发智能化光网络控制器,实现对多厂家的开放光网络设备统一管控,以及对开放光网络进行智能化的运维,并可结合高速性能采集及多维态感知建立精准的数字孪生模型。光纤探伤设备是小型化便携式随路探测装置,可以实现长距离(≤120km),高灵敏度(<10m)光纤入侵事件实时探测,在天津联通陆缆和福建联通海缆监测都有相关应用。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面向B5G和6G空天地一体化光传输场景,能够实现短距(≤10km)高速(10G/25G/100G)和长距(<100km)低速(百兆)传输,目前正在多省试点部署,解决跨湖无缆回传问题。可调谐激光雷达基于联通牵头的ITU-T 5G前传国际标准,探索出新的信号探测机制,能够实时上报物体速度信息,在北京自动驾驶园区和浙江均有相关应用。CU-MWR系列全IP一体化微波系统提供面向基站数据回传的无线承载解决方案,频段7-23Ghz,最高双向速率达到20Gbps,可作为光纤网络的补充和备份,具备广泛用于应急通信、偏远地区接入、承载环路、链路备份、重保补点、抢修抢通和5G快速开站等通信场景。目前已在天津、郑州等地部署试点开展业务。

  展会期间,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唐雄燕到展台视察自研成果,关心光网络方向产品自研进展情况并听取介绍。近年来,中国联通研究院积极响应联通集团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要求,将科研成果赋能一线生产,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探索出一条自研、代产、应用和推广的新路子,实现了多个成果的落地转化,提升了自研成果价值。本次是中国联通研究院第一次独立在光谷光博会布展,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并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未来,中国联通研究院将积极利用行业论坛和会展机会,宣传科技成果,加强产业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应用,为拓展联网通信和算网数智主业作出更大贡献。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