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完成智能追焦单元全球首个试点部署

摘要:中国移动携华为在深圳完成智能追焦单元全球首个试点部署。该单元具备拓扑关系实时可视零错误、工参信息实时可感零误差、多维波束实时可调零等待三大核心能力。试点后,区域单站日均流量显著提升,部分区域增幅超60%,网络整体平稳。

  ICC讯 近日,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发布智能追焦单元,并在广东省深圳市成功完成全球首个试点部署。传统基站天线演进为智能追焦单元是无线基站产业的重要革新,标志着包括天线在内的基站网元内生智能正逐步成为现实,将极大促进网络全面向自智网络(AN)L4级发展。

  自智网络要求网元能实时、自动、智能地感知网络状态,并据此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基站天线作为连接网络和用户的关键“最后一公里”,其与逻辑小区的拓扑关系以及工程参数(工参)是网络维优的基础输入,天面阵列级参数调整则是网络维优的关键输出。然而,传统基站天线的“哑”设备属性,对自智网络构成诸多挑战:一是多频天线拓扑关系复杂且难以校验,无法有效接收基站网络优化指令,据统计,全球天面拓扑关系未配或错配情况高达50%以上;二是天线工参难以准确获取、校验和更新,无法为网络优化提供精准的数据输入,全球有超过56%的扇区方位角偏差大于10°;三是天线波束动态调整能力差,无法满足不同场景下灵活多变的优化需求。这些挑战仍依赖人工爬塔解决,效率低、错误率高,且缺乏实时性,极大阻碍了自智网络的发展。

  此次中国移动与华为发布的智能追焦单元(Beam Tracking Unit,下文简称为BTU)具备三大核心能力:

  拓扑关系实时可视零错误:实现逻辑小区分钟级映射到BTU内部天线阵列,正确率达100%,智能构建BTU与RRU、BBU端到端可视可管。

  工参信息实时可感零误差:基于智能映射的拓扑关系,分钟级自动获取小区阵列工参信息,准确率达100%,为网络优化提供精准的数据输入。

  多维波束实时可调零等待:基于用户分布与业务变化对波束形态和指向进行分钟级调整,实现短周期“波随人动、网随业动”,长周期“随时随地精品网”。

  基于BTU三大能力,配合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的新增功能支持,传统基站可升级成为E2E智能追焦系统,实时感知网络流量和用户分布的变化并进行动态自优化。本次在试点区域开展了小时级的连片网络动态自优化实践,优化后试点区域单站日均流量由374.4GB增至457.2GB,部分优化区域的增幅超过60%;试点区域及周边站点的网络整体平稳,体验类、接入类和切换类等KPI指标保持稳定。本次BTU的成功试点补齐了无线基站网元内生智能的最后一块拼图,实现了网络精细化运营,激发了网络潜在流量,保障用户随时随地最优体验。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完成智能追焦单元全球首个试点部署

  华为天馈业务部总裁孙友伟表示:“传统基站天线向智能追焦单元的演进,就如同机械油车向自动驾驶电车的革命性升级,是设计理念、产品架构与软硬件各层次的全面革新,天线从需要人工上塔调节的‘哑’设备演进为全新智能化感知执行单元,将更有力地支持网络向智能化发展。中国移动是‘自智网络’理念的发起者与实践先行者,华为将持续创新,助力中国移动强化自智网络价值引领,加速全面迈向L4级新阶段。”

内容来自:华为官网
本文地址:http://www.iccsz.com//Site/CN/News/2025/01/16/20250116091505497088.htm 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关键字:
文章标题: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完成智能追焦单元全球首个试点部署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联系方式:讯石光通讯网新闻中心 电话: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