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李嘉诚在多个3G拍卖战斗中供应拔寨,连得十张牌照,并投入上100亿美元,这些已得的和未来将进一步获取的牌照最终能否连接起来,形成垄断之后的财务收益,成为考量和黄3G五略的焦点。
本报记者林 木 北京报道
1与27日,和记黄埔在香港推出3G服务,尽管这次推出的香港3G服务已经是和记黄埔的十张3G牌照中第七张进入实际运行的牌照,但香港与大陆在地缘和和经济上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而且目前全球提供3G服务的所有电信运行商中,和记黄埔亦是覆盖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家,因此香港3G服务甫一面市,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尤其是渡过了近三年的全球电信业低估后,各方对于电信行业复苏前景有着相当期望,在欢呼与置疑中踯躅前行的3G时代,是否会因为和记黄埔为首的运营商的力推而再现生机,和记黄埔电信方面的资源和经验对其他运营商是否依旧奏效,都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
市场反应良好
和记黄埔发言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就截止本周末的情况看,和记黄埔对市场反响相当满意:“用户反应很热烈,感觉3G服务十分新鲜,内容也比较丰富,而且NEC给我们提供的NEC616是目前最先进的3G手机,使香港用户比此前已开通3G服务的欧洲用户能更好地享受3G的功能,因为我们是一家上市公司,相关市场数据要在3月份以后的公司季度财务报表中提供”。
1与27日在香港推出的3G运营服务是香港的3G牌照颁发三年以来的首次实际运营,据悉,这项服务内含19个娱乐频道,能够提供体育,音乐及视频信息,电子邮件,股票和外汇信息等内容。主打的3G手机NEC616每部售价4380元,购买两部以上每部3980元。
除了上述常规业务外,和记黄埔为适应香港人“怕麻烦”的心态,针对用户的消费习惯,每天分四次主动向用户发送电影、新闻等内容信息,供用户选择,“和记黄埔在欧洲的3G用户原来要自己去网上找自己想要的内容,而香港次尝试的推广形式节省了用户时间,效果很好,我们已经计划把这一方式移植到欧洲3G服务中。”和黄发言人表示。
至于困扰业界已久,并且成为3G尚不成熟原因之一的内容问题,和记黄埔也给出了解释:“经过近两年的实际运营与磨合,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3G的大方向无庸置疑,例如路透等全球的娱乐和资讯机构都在积极迎合3G浪潮,在我们这次推出的香港3G网络中,本港的主流媒体,比如无限电视台,有限电视也都参与进来。”
实际上,和记黄埔最初的计划是2003年年初在香港推出这项3G服务,但3G技术存在的故障迫使公司将一计划延迟至2003年8月份,随后又再次延至2003年年底,此次技术和手机供应的问题解决后,这项比初始计划晚了一年的业务终于得以面市。
在电信业务已经实现充分竞争的香港,和记黄埔的这一举动自然对其他运营商形成不小的冲击,即使目前它们都还处于守望的状态,但有消息称包括Sunday Communications,澳大利亚Telstra集团旗下的Hong Kong CSL(香港流动通讯)和SmorTone Telecommuneications(数码通)等三家香港移动电话运营商都将在“今年某个时候”在香港推出3G服务。
瓶颈逐步消除
此次和黄公布的3G收费标准为,选用533元月费计划的客户可于最初两个月,无限次免费使用各项文字和多媒体持定内容的下载和媒体播放服务,选用263元和383元月费计划的客户,除了包括超过1000分钟的话音通话时间外,还包括视频通话时间,短信,多媒体下载及上网使用量则可获加倍,至于带号转网的用户,其最初3个月的国际语音及视频通讯服务,均可获半价优惠。
上述2G成熟业务和3G全新业务结合的资费结构是新业务推广期内比较有效的措施,对那些还没有提供3G服务的运营商构成了现实挑战,香港数码通执行董事陈启龙就在1月19日表示,和记黄埔的上述价格相当于变相进一步减价,可能引发其他运营商不得不调整自己的2G服务价格作回应,数码通会密切留意发展。陈亦重申,由于手机发展还未成熟,目前不是推出3G服务的最佳时机。
市场人士部分支持了陈启龙的观点,他们认为虽然和黄的定价策略很有吸引力,但可选择的3G手机有限,也不太有吸引力,因此初期客户增长数量不会太多,“今年下半年3G手机供应增加时,用户才可能出现令人满意的增长。”
有香港打工皇帝之称的和记黄埔集团董事总经理霍建宁回应上述关于手机供应的评价时称。到今年第一季度末,NEC出货250万部3G手机,摩托罗拉公司也将提供50万部重157克的3G手机,供和记黄埔在全球范围使用。和记黄埔发言人进一步解释,重131可的NEC616是能够利用中国模板的第一款手机,“我们给NEC下的定单很大,相信200多万部手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和记黄埔作为NEC大客户,还享有NEC在手机制造过程中配合我们的要求设计软件的优势。”
针对和记黄埔在新年中的这一重大行动,IEG证券分析,和黄的3G服务主要针对高端用户市场在2G和3G两网并存的情况下,必须平衡好二者关系,既要保持2G服务竞争力,延长其盈利期限,又要使3G具备足够吸引力,在高端用户中形成稳固市场,进而扩展用户规模。
据此分析,3G价格在市场导入期仍要维持一定水准,“和黄目前的价格水平在合理范围内,爆发价格战的可能性不太大,同时,近期复苏迹象有所显现,市场气氛亦有改善,对3G的预期也逐渐趋于乐观”。
规模依旧为王
即使市场确实如同ING证券的分析所言,即使电信业的回暖也让3G重回人们的视野,市场人士对和黄3G依旧持保留看法,问题所指主要是其供应给欧洲3G网络的手机是否充足,而此次新推出的香港3G因为市场容量小,资本投资少,反倒可以较快实现盈利。
但和记铺人士对外界评价持不同观点,“和记黄埔从1999年出售Orange Telecom时就已经明确了把业务重点放在3G上,当时正值电信业的繁荣期,和记黄埔在市场高启的时候卖橙,通过那次交易赚取了超过1000亿港币的利润,这在后来成为我们发展3G的资金储备,因此即使在欧洲高价拍卖3G牌照后的全球电信业的箫条期里,和欧洲那些负债累累的运营商相比,和记黄埔的财务实力称得上“非常强劲。
资金实力之外,和记黄埔与那些区域性运营商的另一个显著区别是其拥有主要分布子欧洲的全球共十张3G牌照,当几年前,李嘉诚在多个3G拍卖战中攻营拔寨,连得数张牌照时,观察者最多感叹的是李氏港口码头等传统行业转型电信科技的敏锐与魄力,考虑到的是与全球通讯网里的权重,实际上,当这些已得的和未来进一步获取的牌照连接起来时,形成的成本优势是垄断之外切切实实的财务收益。
和记黄埔目前在英国,意大利,瑞典、丹麦,奥地利,澳大利亚,爱尔兰挪威,以色列和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G经营牌照,2002年3月份和和记黄埔先在英国和意大利推出了3G服务,随后又有澳大利亚,丹麦,奥地利和瑞典,香港是第七个。
获得这一系列牌照,和黄主要采取了与有经验的当地投资者合资的方式。此种合资不仅有效地避免了独家投入的市场风险,缓解了3G建网必须的大规模资金压力,还能与日后的运营过程中降低成本,充分实现业务的本地化。
比如,和黄在意大利3G的Hi3G公司的合营伙伴是瑞典Investor,和黄持有公司60%股权,而Investor则持有40%股份,Investor日前表示计划今年注资约2.58亿美元于双方的合营企业。
“实际运营中,我们的策略是,在一个具有相同特征的区域市场中,几个国家可以共用一套管理团队,像北欧的瑞典,丹麦和挪威,爱尔兰和英国都是这样,在这种区域协同之上是和黄全球3G网络的整体协同,我们的用户规模带来巨大的采购量,内容供应商,手机生厂商可以给我们很低的折扣,某个市场上的新业务或者管理经验都可以推广到全球,比其他正竞争对手节省了创新成本。”
不排除新牌照
无可否认,这是一个投入产出比较非常诱人的模式,但3G所需的巨大投资依旧不容忽视,香港3G推出之前,霍建宁提供的数据称,他们全球已经拥有66万3G用户,而截止最近,和记黄埔业已为3G投入了超过100亿美元。
“电信业的投入周期比较长,我们在1994年推出了Orange,1996年挂牌上市,1999年出售时Orange在还未实现盈利的情况下就卖出了一个好价钱,就是因此对Orange前景预期很好,至于3G,和黄预计在2006年实现收支平衡,目前,码头依旧占和黄旗下业务的主体,但3G实现全面应收后,来自电信的利润贡献会逐步增大,我们也不排除未来分拆,3G业务独立上市的可能性。
在李嘉诚的经营哲学里,实业经营和资本运营才来没有被严格区分,两种发展手段的相辅相成实现了财富的快速积累。前有推出仅仅两年的Orange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就上市,上市三年后的出售更成为电信业的,金融业的经典案例,有“卖橙神话”之说,因此,尚处于投入期的和黄3G未来命运的精彩程度想来会不输于Orange。
这样下一步的扩张,下一阶段的3G牌照争夺也顺理成章。
“2004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推出十张牌照中剩余三个地方的3G服务,现在正全力做的是突击以色列的工程,尽早开通以色列的3G服务,至于新的3G牌照,我们当然不拒绝,但是否争取获得新牌照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这个地方是否有足够吸引力,经济发展潜力和用户规模,还要看这样新地区是否能够与和黄现有的3G网络形成友很好的协同效应,能否融入一个区域经济圈内,因为协同确实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至于对相当越来越重要的中国大陆,和黄方面坦陈:“确实对大陆市场很感兴趣,而内地对和黄此次推出的香港3G服务怀有浓厚的兴趣,显然有部分基于香港与大陆密切的商贸关系,但中国3G的具体时间表尚未敲定,甚至连发放形式也没有定论,由是,和黄在谈及大陆市场时保持了一贯的内敛:“目前我们掌握的只是一些关于大陆的零星资料,也不排除与大陆的运营商任何形式的合作,但一切要视政府发放3G拍照的决定”。
接近李嘉诚的人士称,李是一个内向和外向性格兼有的人,而且两种性格都很强烈,因此,“他的张力很强”。在李嘉诚创建,并且始终直接掌控的和记黄埔,高速扩张与沉稳等待的相融的经营风格是李本人性格的另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