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石光通讯咨询网】“2012宽带中国高峰论坛”上周在中国国际会展中心落幕,掀起了对国家宽带战略和FTTH部署的讨论热潮。在此次论坛上有运营商、设备商、器件相关厂商代表的发言,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面对尚不明朗的经济走势,器件厂商经历了年初的“繁忙”,领略了年中的“冷淡”过后,对最后一季度既有期待又有疑惑。那么,也许从此次论坛的交锋中可以找到些许行业发展的启示,让讯石整理与您共同分享。
中国联通研究副总工程师院唐雄燕博士:国宽带接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据报告分析,截至2012年 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近40%。2012年上半年,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403万户,达到1.64亿户。 2012年上半年,全国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比例达到54%,较2011年底上升14个百分点;新增FTTH覆盖家庭超过2300万户;新增固定宽带接入家庭超过1000万户;全国平均单位带宽价格相比2011年底下降18.7%。总言之,国家宽带计入保持着强劲势头,中国电信推出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计划,中国联通推出“光网世界,沃宽天下”计划,到2012年底,全国新增FTTH覆盖家庭3500万。
一谈论到光纤接入的前景,可以说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否就顺利呢?我们器件商是否就能如期拿到订单呢?为什么总有那么多的波折和等待,从运营商、政府到设备商又面临哪些问题呢?
首先唐总工分析,运营商层面增速不增收,成本压力大。另外入户难,运维难,面对竞争压力大。政府层面,宽带计划都需要政府来推动,但政府对宽带战略期望高,在认识和具体政策上尚存争议,另外就是缺乏资金投入。设备商方面觉得盈利困难,竞争压力大。在用户端、抱怨带宽低、资费高,不愿多付费,抵触室内改造。这些面临的问题都影响着宽带中国计划的推进。
在如何破解宽带战略困局上?唐总工认为政府要加大投入,设备商要千方百计降成本,运营商对技术和成本要理性务实。那么从设备商层面对宽带政策和FTTH推进又有哪些看法呢?
中兴通讯宽带方案总监丁志彬:FTTH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建议优先选择10G-EPON技术
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FTTH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工信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给出目标:十二五期末,光纤入户覆盖家庭2亿个,光纤入户用户数超过4000万!但他也同样提出FTTH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FTTH的巨大投资已成为运营商的沉重包袱同时,FTTH投资回收期过长,设备商的商业模式也难以为继。
PON产业链虽然在进化,但无法解决根本矛盾整个产业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增量不增收的趋势在进一步扩大。据悉,2011年,中国电信FTTH建设共投资超过400亿人民币,主要投资在上海、江苏、浙江、广州四省。然而,部分省份上半年就花光了全年的预算,资金问题让运营商捉襟见肘。
他提出FTTH的异厂家互通是必然的趋势,也是运营商当前关注的重点,总体看,FTTH&FTTB长期幵存、互补发展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也提出了FTTH和FTTB部署的一些策略,他建议优先选择10G-EPON技术。原因在于:首先,运营商当前提速需求已经很明显,现在有直接需求。其次,运营商现网部署的FTTB,绝大多数为EPON设备,可采用10G-EPON进行平滑升级。再次,10G-EPON产业链成熟,是唯一为规模商用做好准备的10G-PON技术,最后,10G-EPON FTTB单用户投资仅上升5%~20%,但带宽可提升10倍,最直接有效的缩小剪刀差。
华工正源总经理助理张昱:光器件成本降低不容易 垂直整合为出路
从近两年主流光器件商的财测数字来看,整体销售收入持续下滑。国内光模块行业的特征表现在:相对国际领先器件商,仍以封装、制造、代工为主,利润薄;面对激烈的成本竞争,业务量增长的同时,销售额、利润增长缓慢,价格仍为主要竞争手段;再者,产能扩张的盲目性,形成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
所以他报告中提出国内光模块行业差异化的发展思路,通过垂直整合,依靠自主芯片提升核心竞争力;选择专业化领域,通过深入的耕耘,专注专业市场;通过规模化投入,依靠代工逐步扩大规模。
据报告分析,FTTx建设中网络设备所占成本约为35%,FTTH模式下ONT终端为主要成本。在ONT终端中,光器件所占比例最高,会达到30%左右。“光器件的生产依靠大规模的设备和人力投入,成本的降低相对困难。”他指出。
谈及后续行业的发展,他认为考虑到成本压力,系统商、代工厂也投入一部分资源进入光模块领域,ONT产品需求量大、技术含量相对略低,成本要求高,系统厂商愿意在类似条件下将ONT终端转移到专业化工厂生产。光模块厂家因对光领域的积累,具备在BOB模式下ONT终端生产的一定优势,华工正源主推BOB ONT。